穿汉服诵家风“三字经” 南京娃娃听家训话家风

17.06.2016  13:15

  新华网南京6月16日电(戚轩瑜 庞雪汀/文 应康伟/图)“大海有能容之度,明月以不满为怀”,“以诚敬为本,能修能戒,则为君子为善人”,“遗子以经不以金”……这些琅琅上口、充满正能量的文字均出自南京名门世家的经典家规家训。

  6月15日下午,“好家风,伴我行”传统家训文化校园、社区体验活动走进南京市新城小学南校区,为家长与孩子们讲述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晚清名臣曾国藩、清代两广总督邓廷桢、老一辈革命家周恩来总理治家教子、修身正己的生动故事。

  

  新华网无人机拍摄身穿汉服的学生拼组的“”、“”、“”三字及爱心图样。

     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的家风故事让孩子们沉浸其中。

  “好家风,代代传;教儿俭,司马光;劝子勤,曾国藩;邓廷桢,禁烟片;周总理,守清廉;家风美,子孙贤;国与家,共发展。”身穿红色汉服的孩子们,在南京师范大学国学项目团队张念老师的带领下,用清脆的童声齐声朗读家风“三字经”童谣。

  家风故事“三字经”朗朗上口,内容丰富通俗易懂,让孩子们在道德讲堂上就可以将家风小故事“说出来”。家风小故事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学生的良好人格。“老南京”邓廷桢召开族人大会,严惩吸食鸦片的孙子的故事更是让孩子们深受触动。

  “‘清白做人,自强不息’,是邓廷桢的家训,100多年后今天,南京的邓氏后人还在坚守,这句话也值得我们每一个同学牢记在心!” 张念老师说道。南京历史上留下了很多清官名士足迹,也有世家大族定居于此,他们都有着独特的家族文化,如六朝颜氏家族、清代甘氏家族等。探寻南京历史上的传统家规,就是要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分享自己的家风故事。

  

  

  “老南京”邓廷桢召开族人大会,严惩吸食鸦片的孙子的故事让孩子们深受触动。

  

  “我们家提倡并传承的家风是‘孝’与‘仁’。”现场旁听“家风课”的家长陈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孝’字当先,我们家长首先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在家庭里对待老人尽孝尽心,这样孩子也会主动向家长学习,成为知晓仁义的孩子。”陈女士认为,将家风课程送进学校,可以帮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家风”的涵义,孩子们再将优良家风的理念带入家庭影响父母,从小家到大家,最终形成和谐友睦的社会氛围。

  现场观摩了家风课程后,南京市新城小学南校区校长侯俊东有感而发,他认为:“好的家风对孩子成长非常重要,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孩子影响非常大,家风正孩子就正,每一个小家正,整个国家才正。在好的家风文化的影响下,孩子能够受到良好的熏陶,养成良好的品行。孩子的成长仅仅靠家长,或者仅仅靠学校是不够的,我们希望能够家校融合,利用社区资源和学校资源,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南京市新城小学南校区校长侯俊东接受新华网采访。

  

  现场旁听“家风课”的家长陈女士接受新华网采访。

     孩子们收到了小海豚托管中心提供的书籍《弟子规》,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     身穿红色汉服的孩子们,在南京师范大学国学项目团队张念老师的带领下,用清脆的童声齐声朗读家风“三字经”童谣。

  “好家风,伴我行”传统家训文化校园、社区体验活动由南京市纪委、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妇联、新华网江苏频道联合主办。主办方不仅走进中小学课堂讲述家风小故事,也将深入社区居民宣扬好家风、好家训,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弘扬优秀家风,涵养为政之德,营造风清气正、淳朴和谐的社会氛围。让好家风“”进千家万户。

  据悉,“好家风 伴我行”传统家训文化校园、社区体验活动还将邀请南京中小学校学生朗诵经典家训家规家书,如《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傅雷家书》等,并在新华网江苏频道的专题页面及微信公众号集中展出,让孩子们在朗朗读书声中感悟古人修身正己、涵养心性的智慧。

  另外,南京市纪委、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妇联、新华网江苏频道即日起联合开展最“”家风征文活动,面向中小学生群体征集家风故事。优秀原创作品将择优发布在新华网江苏频道“小记者大世界”专栏、“新华网江苏频道”微信公众号。更多活动详情敬请关注新华网江苏频道(http://www.js.xinhuanet.com/)及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