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能不能多建些微型图书馆
小记者档案
姓名:胡耀宇 学校:南师附小一(2)班 我从小就特别喜欢看书,爸爸妈妈经常带我去南京图书馆、金陵图书馆,我可羡慕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了,他们可以在专门的少儿阅览室看书,而我那个时候还没有到六周岁,不能办借阅证。现在我上小学了,认识的字多了,更加喜欢看书,可是图书馆离我们家不是很近,平时上学,放学回家就来不及去看书,只有双休日能去看。我的一些小伙伴不是住在市区的,想去图书馆看书更加不方便,江北、仙林地区都没有大型图书馆。我是南京晨报小记者,我想向两会提问:我们身边能不能多建一些家门口的微型图书馆?不仅是我们小学生喜欢看书,让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可以随时享受图书带来的乐趣。 原音 重现 小记者调查:图书馆看书受年龄、距离等方面限制 胡耀宇是个爱看书的小记者,妈妈在东南大学工作,从小他就养成了爱看书的好习惯。“去图书馆借书、看书确实是个非常好的阅读途径,但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确实有不少孩子存在和胡耀宇一样的困惑,受年龄、地域等因素限制,到图书馆不是很方便。”胡耀宇请妈妈一起和他做起了小调查,不少同学现在看书的渠道主要是上网购买和到书店“蹭书”,学校阅览室和图书角也是孩子们喜欢的阅读场所,真正去图书馆的并不多。“我们班就让每个同学带一两本自己的书放在班级图书角,大家带的书都不一样,一交换,大家都能看到更多的好书了。”胡耀宇说。 委员回复: 整合图书馆、文化馆、出版社等多方力量 江苏省政协委员、南京图书馆研究部主任徐忆农是一名“老图书馆人”,在此次召开的两会上她就带来了有关全民阅读的提案。“今年1月1日起,江苏首推全民阅读法规正式实施,对于这项新法规,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具体实施细则。”徐忆农说,南京有不少阅读活动品牌,如南京市中小学读书节、南京图书馆阅读节、金陵图书馆“朗读者”活动、南京新华书店“书香南京晚七点”等,但是这些活动由于时间、主题不统一,造成的社会影响力和实际效果不够理想,建议在省政府引导下,凝聚图书馆、文化馆、出版社、书店、民间阅读组织等各方面力量,举办有规模、有影响的阅读推广活动。此外,她建议借鉴纽约、莫斯科的经验,利用公共阅读服务平台和自助电子图书借阅机技术,将内置有电子图书的多功能电子设备安放在街边、车站等公共区域,让民众无需注册免费下载图书,同时提供免费阅报、上网、手机充电等服务,并与各图书馆、书店、出版社等网址相链接,让越来越多的读者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晨报小记者胡耀宇记者刘颖
原标题:
编辑: 项贤军、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