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质监局集中约谈20家肥料生产企业

13.07.2018  10:50

  本报讯 12日,省质监局集中约谈20家肥料生产企业,督促被约谈企业正视问题,落实质量主体责任,提高全员法治意识,切实整改到位,提升我省肥料企业整体质量水平。

  今年3月以来,省质监局以化肥产品为重点,深入开展农资执法打假专项行动,检查企业(店铺)459家,抽取肥料样品1535批次,办结肥料产品违法案件22起。4月,质监部门采取随机买样方式,从全省19个乡镇150多个销售点购买33家企业的样品,占全省271家持证生产企业的12%。检测结果显示,19家企业样品不合格,4家企业样品涉嫌违反《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样品不合格的企业中,除4家企业实物质量不合格,相当一部分企业的问题集中在肥料标识不符合国家标准,包括不按规定标注总养分、单养分含量或具体养分形态,微量元素、增效剂等成分未标明含量,含有其他成分时未同时标注企业标准、国家或行业标准,含氯元素的肥料标注不规范、未标或错标警示性语言,用“总成分”“总含量”偷换总养分概念等。

  “从举报反映和执法抽查情况看,农资市场产品质量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化肥产品质量状况堪忧。”省质监局稽查局副局长谭骏介绍,特别是不按规定标注委托和被委托企业名称,成为一些企业的潜规则。比如,本地企业生产的肥料,不标注本地生产企业的名称和地址,却标注外地厂名,让用户误认为外地企业生产。质监部门调查发现,这些所谓的外地企业其实是空壳公司,故意混淆、欺骗农户,一旦发生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很难维权。这类行为违反《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扰乱肥料市场秩序,是严重的坑农害农行为。 (黄伟)

标签: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