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72岁老人40年打造“家庭档案馆”

10.06.2015  18:17

     

      1000多张照片,40多本账本,20多本日记,雕庄街道采菱家园小区72岁的刘琦东,花40多年时间打造出的这个“家庭档案馆”,让所有去过他家的人都震惊了。40年前的一支牙膏多少钱?40年前坐趟公共汽车多少钱?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泛黄照片的背后,是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还有刘家不变的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用相机记录孝心


      刘琦东是家中长子,考虑到兄弟们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好,他义无反顾承担起赡养母亲的义务。刘琦东说,他喜欢旅游,为了让母亲的晚年生活过得精彩,1997年开始,他和妻子就带着母亲出去旅游,平均每年都要旅游三四次,这一习惯一坚持就是18年。
18年间,他带着母亲最北到过北京,最南到过厦门,游览过桂林山水,甚至还去过布达拉宫。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用相机留下瞬间,回家后制成相册,闲暇时,全家人在一起看看,回忆那些美好时光。
“赡养老人并不仅仅只是给老人饭吃,给老人衣穿,更重要的是让老人活得有尊严、有盼头。”刘琦东说,父亲去世早,母亲一个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他对此一直心存感激。18年的旅游花销虽然巨大,且母亲身体不好,出门在外更要手脚,但刘琦东还是感觉很值,因为,没有什么比母亲的精神生活更重要。


用数字记录幸福


      刘琦东以前是一名乡镇会计,大半生都和数字打交道。1970年起,他就有了记生活账的习惯。翻开那一本本发黄的账本,有些纸已经发脆、缺角,字迹也已模糊,但还是能从中看出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刘家现在的电视机还是2002年买的老式彩电,看上去和新房子很不搭调。尽管很多人都劝他买一台液晶电视,儿子也多次提出,但刘琦东都拒绝了,他说,看着旧电视心里踏实。看着40多年来那一笔笔的收入和支出,那一页页的数字和批注,刘琦东常常会陷入沉思。
其实,这些账本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儿子在他的影响下,早已学会勤俭持家,虽然自己开公司,但生活非常朴素。孙子、孙女每次来家里,刘琦东都会把账本拿给他们看,起初,孩子们一个个瞪着圆鼓鼓的眼睛,一脸的不可思议。“爷爷,你年轻时候一个月只有20多元的工资啊?”“快看,那个时候2分钱就能买一袋盐了。”“你和奶奶一个月的生活费只用12块,是怎么做到的啊?”生活在物质丰富时代的孙辈很难想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物资的匮乏。每每这时,刘琦东都会微笑地看着孩子,详细解释给他们听。他希望,勤俭节约能根植在孩子们的内心深处。


用文字记录人生


      除了照片和账本,刘琦东的“家庭档案馆”里还有20多本厚厚的日记,有的看上去早已残破不堪,陈旧的扉页上沾染着数不清的历史痕迹,有油污、有水渍,似乎述说着日记本年代的久远。刘琦东说,他从参加工作就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一坚持就是50多年,从未间断。20多本日记,50多年的时间,留在纸上的密密麻麻的文字代表着刘琦东大半生的过往,也是一部反映雕庄街道多年来历史变迁的难得的文字记录。
      “记日记这个习惯我保持了这么多年,早已忘不了,一天不记,就感觉这一天没有存在过,写在纸上,心里才踏实。”刘琦东的这种习惯也已影响到下一代,儿孙都开始记日记了。每次回家,大家聚在一起,彼此交换着日记看,一家人其乐融融。这种家风家训的传承是一种自然的流露,没有太多的说教,有的只是春风拂面般的温柔,润物细无声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