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点:家庭教育才是真正的人生“起跑线”
温馨 绘
编者按:
2015年,是中国家庭教育的重要年份。
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强调“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10月22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家庭教育政府主导的原则和“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社会支持”的工作格局。
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发布公报,确定中国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10月31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新教育研究院协办,全通教育公益支持的2015年家庭教育国际论坛在广东省中山市召开,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奥地利、中国等多个国家的教育专家齐聚一堂,围绕“教育始于家庭”的主题,研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学术观点和实践经验在传统与创新、教育与科技、中国与世界、家庭与社会等不同维度融合、碰撞,达成了家庭教育才是真正的人生“起跑线”的共识。
未来最宝贵的资源是孩子的潜能
“最近,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在中国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轰动,短期内这项政策的效果也许无法显现,但是长远来看,这项政策对经济未来走向的影响将会是非常显著的。”日前,在2015年家庭教育国际论坛上,因《大趋势》一书被中国人熟知的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及其夫人、著名政经趋势研判专家多丽丝·奈斯比特指出,中国最宝贵的资源是孩子的潜能。
未来经济发展取决于孩子潜能能否被唤醒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这是继两年前中央提出单独二孩政策以后,对人口政策进行的再次调整,立刻引发巨大反响和热烈讨论。到底要不要生二孩?是否能够养得起二孩?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给家庭教育带来怎样的变化?对此,约翰·奈斯比特表示,这项政策造成的轰动现在只是印象上的轰动,实际效果短期内还无法显现。不过从长远来看,鉴于人口对于经济增长加速或放缓的影响,这项政策对经济未来走向的影响将会是非常显著的。
“大家都知道中国GDP增速正在放缓,未来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取决于孩子的潜能能否被唤醒、被激发出来。目前孩子们的这些潜能,特别是农村地区孩子的潜能,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多丽丝·奈斯比特指出,要进一步开发孩子的潜能,教育的数字化是很重要的方向,要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教育。“要为孩子们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包括平等友好的家庭环境,让他们能够有更多的创新、挑战权威、打破常规,而不是服从教条和权威。”
约翰·奈斯比特和多丽丝·奈斯比特特别强调,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家庭的影响可能会给经济层面带来巨大的影响,但家庭应该有独立的方向,不应该完全受到经济层面的影响。他们相信,发挥家庭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能够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东方的技术和科技将会改变世界。
全面放开二孩,家庭和政府都应该做好准备
“要生二孩了,如果大孩子不同意该怎么办?”奈斯比特夫妇饶有兴趣地回答了记者提出的这个问题。多丽丝·奈斯比特说:这几乎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老大对老二出生的嫉妒,几乎在所有国家都有,跟老大原来是否独生子女没有关系。这个问题能否解决好,取决于父母的智慧。
多丽丝·奈斯比特的女儿生有两个女儿,他们之间的关系很和谐。约翰·奈斯比特教授生有5个孩子,大部分孩子相互之间的关系也都非常和谐。
当问到保持和谐的秘诀时,多丽丝·奈斯比特说,在生二胎之前,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要告诉第一个孩子,新生儿的到来不是冲突的开始,而是家庭兴旺的开始。约翰·奈斯比特家庭形成了一个仪式,每个孩子诞生时,全家人都会以特别的形式来欢迎。“新生命的诞生不是来争抢资源,而是多一个人分享家庭的喜悦感、参与感。关键是在此之前家庭要做好准备。”约翰·奈斯比特说。
对于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不仅爸爸妈妈和第一个孩子要做好准备,约翰·奈斯比特还特别呼吁,政府也应该针对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做好教育、医疗等辅助设施的准备。目前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主要影响的是城市人口,城市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约翰·奈斯比特说:“我们充满期待!”
未来的父母更要接受教育才能适应社会变化
作为全球知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夫妇对未来家庭、特别是未来的家庭教育进行了定义。他们指出,随着社会发展,今天的教育方式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传统社会中,家庭层级划分非常明显,父母是引领者、命令者,是年长者。但是现代社会的家庭关系和家庭层级都在发生改变,父母不再是家长,而跟孩子是平等关系,是孩子的朋友。现在的父母,要顺应社会的变革,就应该跟孩子交朋友,了解最新鲜事物,这样才能跟孩子进行对话,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潜能。
对于广大父母而言,未来家庭教育的另一项挑战是,在整个家庭里,孩子接受教育,父母更要接受教育。奈斯比特夫妇以中国广泛存在的隔代抚养为例,指出很多爷爷奶奶带孩子,他们的主要生活经历都在上个世纪,这与现在的时代完全不同,拿过去的经验抚养现在的孩子,不会有好的家庭教育。
鉴于家庭可能给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奈斯比特夫妇呼吁,政府应当设立扶持计划,帮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以适应整个社会的变化。(记者 李凌 刘盾)
教育始于家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是儿童最初的世界,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长久的老师。父母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法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说过:“推动摇篮的手是推动地球的手。”梁启超先生也说:“故治天下之大本二,曰:正人心,广人才。而二者之本,必自蒙养始;蒙养之本,必自母教始;母教之本,必自妇学始。故妇学实天下存亡强弱之大原也。”瑞典教育家哈巴特也说过:“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校长。”
现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是学校教育,父母更多考虑的也是学校教育,忽视了他们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础,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教育孩子才是人的成年阶段最具挑战性、最复杂的工作,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任务。
很多父母亲以为他们的任务就是让孩子吃好、穿好、身体健康,教育是学校的事情。事实上,无论孩子在哪里,总是离不开父母的影响和父母的教育,父母在餐桌上的每一句话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父母不教育孩子,孩子会变坏;父母用错误的方法教育孩子,孩子则可能变得更坏。通常,孩子成为优秀人才的背后,总能找到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同样,一个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从其家庭中找到充满冲突和矛盾的因素。
大部分父母都没有接受过科学的训练、科学的育儿知识的培训,所以他们很容易犯错误。好父母不应把教育孩子看成是枯燥的责任和义务,而是当作自己的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富足,只有能够享受教育的人,才会演绎教育的精彩。
童年是人生最关键的阶段
人的性格、思维、语言都在学龄前和学龄初期形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育人三部曲》中所说:“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不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时期,而是一段独特的、真正的、光彩夺目的、不可再现的生活。今天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起决定作用的是他的童年如何度过,童年时期有谁携手带路,周围的世界哪些东西进入了他的头脑和心灵。”
孩子在5岁前,家庭教育有特别的重要意义。托尔斯泰曾经说:“孩子自出生到5岁的这段年龄期内,在他的智慧、情感、意志和性格诸方面从周围世界中所摄取的,要比他从5岁到一生终了所摄取的多许多倍。”
家庭教育是最薄弱的环节
英国学者赫胥黎说:“欲造伟大之国民,必自家庭教育始。”但在我国,家庭的教育价值远远没有被认识。
蒙台梭利曾经告诫我们:无知地对待儿童比无知地对待成人更可怕。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儿童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照顾,长大成人后会报复社会。无知地对待儿童,会在他们心中产生巨大的障碍,进而形成一种阻碍发展的个性。因为儿童是软弱的、被动接受的、听天由命的、无法抵抗的,而成人是有意识的、有选择能力的、可以抵御的。所以无知地对待儿童比无知地对待成人后果要可怕得多。
没有驾照不能开车,违规要罚款。然而,做父母却不要任何培训,也不需要证就可以自行其道,家庭之路上充满着无证驾驶的“司机”。实际上,做父母比开车要复杂一百倍、一千倍。一个孩子的方方面面,从生理到心理到养育方式,从知识的学习到人格的养成,是一门大学问。但是,我们不需要接受任何培训就可以做父母,就可以对孩子发号施令。我们无法统计,有多少家庭、多少父母是不熟悉教育常识、没有做父母的“驾驶执照”就匆匆上路的。但这样的父母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如果一个国家的国土上到处充斥着这样的“司机”,这个国家一定是危险的。
家校合作是最有效的教育
家校合作共育是指通过家校互动、亲子共读、新父母学校、家校合作委员会等形式,强化家校共育机制,建立新型的家校合作方式,让父母更多地参与学校生活,引领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同互补、互相促进,最终实现家庭、学校教育的协调发展。
家校合作有利于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有利于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满意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构建和谐家庭关系,有利于父母孩子共同成长。
家长委员会是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发挥家长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的有效途径。作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育人体系的重大举措,应当以更大的热情、更有效的措施,创造更好的条件,大力推进建立家长委员会工作。
从许多家校合作的范例中,可以看到父母参与学校管理事务带来的巨大力量,让父母从学校的阻力变成动力,从与学校对立变成友好,改变了学校的生态,形成一种正能量。(朱永新 作者系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赢得竞争要靠道德智能
——孙云晓对话韩国前教育部长文龙鳞
■文龙鳞 韩国前教育部长,韩国教育研究会主席,首尔大学名誉教授
■孙云晓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著名青少年研究学者
孙云晓:中国人很重视德育、崇尚道德,但是,我们的道德经常是指一种觉悟、道德品质,而您的研究提出一个核心概念叫“道德智能”,在《10岁之前教会孩子如何做人》中,用大量的科学分析证明,道德智能低下的孩子将无法适应十年后的社会。作为教育部长,您给年轻父母的忠告是:学做人是成才的第一课,道德智能是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您是怎么样得出这个结论的?怎么提出“道德智能”这个概念的?
文龙鳞:“道德智能”是指可判断对错,并可以通过自己的伦理信念来做出不愧对于自身以及他人的行动的能力。理解和关怀他人痛苦的能力,调节自我情绪、将满足欲望推到其次的能力,能够包容理解与我不同想法的能力,怀着尊敬之心对待其他人的能力等,都包括在其中。
我最重要的观点是“道德就是竞争力”。很多父母一味地希望子女出人头地,能挣很多钱,但是,道德欠缺的人在世上是很难立足的。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就决定你在人际关系中必定会获得成功。而且,负责任、关怀别人、遵守约定等一系列的能力,是做人和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先决条件。如果你不遵守约定、不负起责任,你就会失去朋友,也就不必谈什么成功了。
孙云晓:去年春天,我曾经有机会与“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始人、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有一个对话,他不认为智能本身具有道德性,也不会提出“道德智能”的概念,但是他特别提出应该将“智能”与“伦理道德”以及“责任感”结合起来,赋予“智能”以“人性”,即“智能的人性化”。他说“智能的人性化”将一直是他的研究目标。那么,您的“道德智能”理论,与加德纳教授的“智能人性化”有什么异同?
文龙鳞:我曾邀请霍华德教授到韩国,就“道德智能”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霍华德教授未曾用过“道德智能”这一词汇,他提出了人的八种智能(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交往—交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我问他:您觉得这八种智能,有没有可能演变为九种或者是十种智能?霍华德教授回答说:有可能。其中最重要的是“存在智能”,也就是人类对于自己存在的反省,一种富有灵性的智能。那么,“道德智能”为什么不能算为一种智能?霍华德教授认为,“道德智能”是一个功能性智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跟大脑本身的功能没有根源性的联系,因此,他没有把“道德智能”算进八种智能里面。
孙云晓:那么,“道德智能”是不是您第一个提出来的呢?
文龙鳞:是的。我在美国攻读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的方向就是“道德心理学”,我的老师提出了“道德智能的发育”这个研究方向。从出生开始,一直到20岁、30岁,道德判断能力是不断增长的。其实,“道德”是一个进退两难的问题,因为感觉上好像遵守道德自己就吃亏了。人为什么不能正直到底?我不正直的话,这笔钱我可以拿到,我要是正直的话,这笔钱我就要吐出来。人总是面临这种抉择的矛盾状态。所以,为了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必须具有正确的理性判断能力:我是否能够承受“吃亏”的状态然后做有道德的人。也就是说,理性判断能力的培养,是培养有道德的人的关键。
培养理性判断能力的第一阶段是10岁以前,第二阶段是小学高年级,第三阶段是初中,第四阶段是高中,最后阶段是二十五六岁。前四个阶段都需要在家庭里培养。
孙云晓:您对道德培养提得非常具体。比如0至1岁的孩子需要“无条件的爱”;2至4岁的孩子“就算孩子听不懂,也要向他们说‘不’”。很多的中国父母可能不这么认为。这样做是否为了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文龙鳞:孩子通过离自己更近的人来学习更有效果。父母对待孩子的模式有三种:一种是自由放任型,第二种是民主型,第三种是独裁型。这三种模式都不是理想的状态,只不过第二种民主模式可能相对好一点,但这也有实际的问题,因为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征求孩子的意见。
所以,很多学者认为,理想的教育状态是严格和慈爱相结合。给孩子制定一个严格的行为标准,但同时用爱去教会孩子:这个是可以做的,那个是不可以做的。培养孩子能力的关键是父母的态度,取决于父母是否有一贯性的、明确的、正确的行为标准。
孩子的感情需求比成绩更重要
我们家有一个家庭教育失败的例子。我们的长子入学之前学会阅读,8岁跳级念高中,后来的学业一直非常顺利,最后成了一名成功的律师。但由于他总是和比他心智成熟的同学在一起,个人成长历程遭到了破坏。他几乎和所有人吵架,很少和兄弟姐妹交流,甚至在过去的14年中一直拒绝和我们说话,活得非常苦涩和不开心。
从1967年第一次来中国开始,我们一直关注中国年轻人的情况,一直与高中生和大学生有交流。在众多邮件中,有一个高考没有发挥好的学生说:“我很难受。我不知道我可以去哪儿,我也不知道我能做什么、我应该做什么,你可以帮助我吗?”有一次在一所高中演讲,一个男孩声音颤抖地提问:“我爱上了一个女孩,但她不爱我,我应该怎么办?”这样的情形提醒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必须关注他们的感情需求。
中国已经变成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经济体,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进步。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学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什么样的环境最适合孩子?如果用金字塔来打比方,最基层是父母的爱,第二层是好奇心,第三层是自信心,第四层是创新精神。没有任何力量比父母的爱更加重要,相信未来的自信心及战胜困难的能力都来自家庭,父母的爱能让孩子长出天使一样的翅膀在未来的困境中飞翔。
孩子的天性使他们永远对事物产生好奇,有自信心才有足够的胆量将想法和意见表达出来,而创新精神就像“小宇宙爆发”,将心中的潜力发挥出来。父母把自己的梦想强加给孩子是一种陷阱,不要束缚孩子的想法和创意,家庭教育的角色和义务正是帮助孩子发现自己隐藏的潜质。
中国GDP的发展取决于中国孩子的潜能能否被唤醒。在任何一个国家,孩子都有一定的水平和才智,死记硬背耽误了多少天才?中国的儿童是非常有价值的财富,每个人才的浪费都是中国的损失。
中国想要成为一个创新大国,必须创造一种环境能够促进创造性,父母应该从问题解决者成为机遇寻求者,要支持创造性而不是追求趋同性,要容忍那些打破常规的人,容忍别人挑战权威。世界是由好奇心推动的,中国的家庭正处在十字路口,我们相信中国的父母拥有选择正确道路的能力。(约翰·奈斯比特系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未来学家,《大趋势》的作者;多丽丝·奈斯比特系著名的政经趋势研判专家)
日本专家提醒中国父母
关爱过度就成了伤害
“日本整个社会都有要求完美的压力,在过分要求完美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容易得抑郁症,这是日本青少年自杀率较高的原因之一。”在2015年家庭教育国际论坛上,日本明治大学文学部教授诸富祥彦痛惜地说。
据报道,2014年日本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学生自杀人数为866人,其中高中生为213人,初中生和小学生则分别为99人及17人。中小学生自杀的原因多为“受到家长的管教和责骂”、“和学校朋友不和”,而高中生自杀多因“学习成绩不理想”、“烦恼未来发展方向”等。
诸富祥彦发现,父母错误的关爱方式不但会是孩子自杀的原因之一,更导致很多孩子迷失自己的方向。
“毒妈妈”和“守墓女”
诸富祥彦举例说,日本有“毒妈妈”和“守墓女”的社会问题。“毒妈妈”将女儿看成自己的一部分,倾尽全力地关爱孩子,生活中如影随形,还将自己想做的事情强加给女儿,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女儿身上,让女儿一辈子都感到痛苦,有的母亲甚至要求女儿在自己死后也要守护自己的坟墓。而“守墓女”则是母亲诉说烦恼和依赖的对象,为了母亲一直不出嫁,为照顾母亲奉献自己一生,为报答母亲的期望拼命努力,结果迷失了自己、丧失了自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么。也有的女儿因为自己达不到母亲的期望而内疚、自咎,因而对母亲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诸富祥彦对她们进行心理辅导常常要花上十年时间,“这样的女儿到40岁、50岁、60岁都会感到妈妈的存在让她一辈子不幸福。”他建议母亲要反省是否对女儿过于期待、是否太勉强女儿。
对此,日本青少年研究所研究员胡霞建议,母亲要找好自己的努力方向,“在关爱孩子的同时也要活出自己,要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不要以爱的名义限制孩子的自由。”
帮孩子摆脱网络的“奴役”
“父母不要过度关注孩子,更不要随意干涉孩子的生活,对孩子全身心的关爱有可能会害了孩子。”胡霞认为,即使在使用智能手机和电脑上网的问题上,父母也要学会适当放手。
诸富祥彦说:“孩子对智能手机的依赖,正如对酒精的依赖一样,是一种病。”他了解到,日本的一项调查显示,如果一个孩子每天玩一个小时智能手机,这个孩子再怎么努力学习,成绩都很难提上去。
诸富祥彦认为,除智能手机外,家长还要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聊天工具。但让已经上瘾的孩子养成良好的智能手机使用习惯很难,父母必须身体力行,比如在孩子面前不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玩游戏等。同时,要事前和孩子沟通交流,达成约定,让孩子在适当的年龄段再学习使用智能手机,每天要有节制地适量使用。
“使用智能手机网络聊天不节制,确实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危害,但也不必将它们视为洪水猛兽,不让孩子用。”胡霞认为,进入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和网络聊天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方便,已经成为成年人不可或缺的社会沟通工具,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和网络聊天工具近乎是新时代的“文盲”,所以不能简单地一堵了之。
胡霞认为,父母如果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禁止孩子使用智能手机和网络聊天工具,或者限制太多,很可能会引起孩子的反感,甚至导致孩子反其道而行之。父母有责任帮孩子把智能手机和网络聊天工具当做工具使用,而不是被这两项工具所“奴役”。
孩子快乐比出人头地更重要
“中国的父母过于重视孩子的学业成绩,希望孩子在学习上非常优秀,给孩子很大的压力。”在日本生活多年的胡霞发现,与中国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相比,日本的父母特别尊重孩子的想法。
胡霞说,中国的父母特别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力争在身份地位、经济收入等方面处于社会上层;而日本的父母尊重社会上的每一份工作,对孩子没有很高的要求。“他们往往希望孩子怎么高兴怎么来,希望他们能拥有一个快乐自由的人生。”
胡霞举例说,哪怕一个日本孩子认为做清洁工很快乐,想做清洁工,他的父母一般也不会强烈反对,他们往往只会要求孩子把这份工作做好。相对于中国孩子的进取、勤奋、自立而言,日本孩子往往不会给自己特别大的压力,长大后也往往很在意自己的日子能否过得开心快乐,对升官发财兴趣不大。
针对准备要第二个孩子的父母,胡霞建议他们一定提前唤起第一个孩子的责任感,要让他明白有弟弟或妹妹的好处,千万不能让第一个孩子认为即将到来的弟弟或妹妹要跟他抢夺物质和精神关爱。要引导第一个孩子能够接纳他人,同时担负起作为家中老大的责任,让他有要保护弟弟或妹妹的意识。当然,更重要的是,父母一定要公平对待两个孩子。(记者 刘盾)
有多少孩子的家庭教育亟待“脱贫”?
“只靠种地,连我的学费都不够,但父母一直没离开家,最多到县城的建筑工地上干活,但晚上一定会回到我身旁。他们宁愿少挣些钱,也要给我温暖的陪伴。”在2015年家庭教育国际论坛上,深圳市宝安区官田学校教师曾巧燕的发言令与会者无不动容。
曾巧燕说,她的44个小学同学由于缺失父母陪伴等原因,大部分在初中就辍学了,或在工厂打工,或在家务农,“加上我,只有4个升入高中,只有我一个人考入统招大学。”
在曾巧燕看来,她与小学同学的人生轨迹会有如此大的反差,主要原因是父母从小到大一直陪在她身边。
曾巧燕的老家在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县刁坊镇长塅村,村民都比较穷困,很多人外出打工。但曾巧燕的父母从她读小学到高中,一直陪伴着她。尽管当时他们没有跟风出去赚钱,村里有一些风言风语,现在却赢得村里很多同龄人的佩服。曾巧燕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如果我父母也外出打工,我很可能也在初中就辍学了。”
曾巧燕的切身体会和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的感受如出一辙。作为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王湛指出,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子女、流动家庭子女以及边远贫困地区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或十分薄弱,与已经实现小康、走向富裕的广大城市家庭和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村家庭存在很大差距。
对此,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认为,经济相对富足的家长一般能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由于物质条件相对富足,他们有意愿、有能力获得良好的家庭教育方法、路径、资源。而很多经济较为困难的家长不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们提升自己家庭教育能力的意愿很弱,同时受物质等条件所限,很难获取较好的家庭教育资源。
朱永新担忧地说,在部分贫困农村、边远山区,家庭教育几乎是空白,“很多外出打工的家长别说开展家庭教育了,他们很少联系留守在家中的孩子,甚至几个月不打一次电话。”
王湛认为,处于弱势地位的家庭,尤其是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薄弱与缺失,扩大了城乡之间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加大了不同家庭出身学生之间的素质落差,已经影响到教育均衡与社会公平。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在朱永新看来,脱贫不应只是物质方面的脱贫,也包括精神方面的脱贫,提升贫困地区家庭教育水平,应是精神脱贫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湛认为,家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两大战略,逐步解决不全面、不均衡的问题。
王湛还建议,将义务教育领域促进均衡发展的有力举措逐步、适度地向家庭教育延伸,比如制定并实施扶持农村和贫困地区家庭教育的专项计划,重点关注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动员学校与社会参与实施,通过购买服务和社会关爱相结合。
朱永新则呼吁政府相关部门能将家庭教育作为公众服务的重要部分,呼吁有爱心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公益组织行动起来,到山区等边远贫困地区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讲座,无偿为有需求的家长提供良好家庭教育的方法路径。
在天津社会科学研究院的社会学研究员关颖看来,家庭教育需要脱贫,根源在于孩子的父母对儿童权利的无知和漠视。生了孩子要养,要履行父母作为监护人的责任和义务,保障孩子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这是法定的责任,也是其他人不可替代的。生活在贫困家庭和富裕家庭中的孩子,对生活的体验、对世界的看法、对自我的设计以及发展的机会会有很大的差异。但家庭所给予孩子的不仅是物质生活条件,更重要的是亲情的抚慰和滋养。像曾晓燕的父母对她儿时的陪伴,就是童年最需要的。
关颖还特别提到她不久前在贵州一所农村中学的调研中了解到的情况,许多留守儿童并不缺钱花,缺的是亲情。尽管学校有很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但由于体会不到家的温暖,很多孩子陷入亲子分离导致的心理孤独和情感冷漠,产生学习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并不鲜见。有的孩子与远在外地的父母几年不见,在学校的心理咨询室与父母视频连线时竟无话可说。
“亲情淡漠将成为这些孩子今后的发展隐患,对他们的一生产生严重影响。”关颖强调说,无论怎样的家庭经济状况,父母都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保护孩子生存与发展的权利。政府和社会要重视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权利和父母的责任,为他们履行家庭的抚养教育功能创造条件。(记者 杨咏梅 刘盾)
观 点
家庭教育首先是父母的自我教育,父母与孩子双向互动、彼此受益、共同成长。
——翟博(中国教育报刊社总编辑,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
不能忽视对孩子情感的培养。孩子一旦有能力从细微之处感受到“有人爱我”,价值观的种子也会开始生根发芽。
——卢勤(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首席教育专家)
新世纪的家庭教育目标应该是培养情商高、习惯好、身体好的“新三好”孩子,这才是决定孩子未来幸福快乐的关键。
——张怡筠(心理学博士,“情商力”教育专家)
父母教育强势的过分张扬,与学校缺乏良性的沟通互动,以不恰当的方式妄加评议,导致家校不能很好合作。
——熊少严(广州教育学会副会长)
父亲的教养方式以温暖、理解为主,孩子学习成绩好;以惩罚、拒绝和否认为主,孩子学习成绩往往差。
——李文道(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系副教授)
独生子女的“独”不是与众不同,数量的唯一性不能代表内涵的唯一性,平凡未必就是平庸。
——洪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教孩子与人交往诚实守信、宽容谦让、关爱他人、热心公益的习惯,整洁卫生、举止文明的习惯,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习惯。
——陈延斌(江苏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