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雨花颂》,用信仰打动人心
以真实故事为主线,对真实人物进行艺术化呈现
图为剧照(本报资料)。
自去年7月首演以来,大型情景音舞诗画《雨花颂·信仰》已在全国各地演出20余场。“每一场演出,就是一次让我们重新思考的过程。”该剧总导演王平说,“革命年代,先辈们常说信仰。到了今天,信仰对我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雨花颂·信仰》通过“雨花祭”“雨花恋”“雨花魂”三个篇章,生动再现了雨花台烈士在生死关头的选择和坚守,展现了信仰的力量。剧中,邓中夏、施滉、许包野、恽代英、李耘生、史砚芬、冷少农、丁香等烈士的故事逐一展现。“同志们,我要到雨花台去了,你们继续奋斗吧!最后胜利终究是属于我们的!”这是邓中夏留下的信。临刑前,曹顺标吐露心声,“死是没有什么可怕的。如果我死了,只有两件事感到遗憾:一件是再不能革命了,还有一件是我活了十九年还没有恋爱过。”郭纲琳在信中写道,“为了表示我的坚定,我在狱中把铜钱磨成了心状,上面刻着‘永是勇士’。我不愿造一点点罪恶在我的生命中。我不能屈服在一个无罪而加上有罪的名义下来遵从你。”
《雨花颂·信仰》最大的特点是真实。以真实故事为主线,通过真实的人物进行艺术化呈现。冷少农烈士的孙子冷启中在舞台上念起祖父写给曾祖母的家书:“母亲,你老人家和家庭中一切人过去和现在的痛苦,我是知道的,但是无论怎样的苦,总不会比那些挑抬的、讨田耕种的、讨饭的痛苦。我因为见着他们这样的痛苦,心里非常难过,我想使他们个个都有饭吃,都有衣穿,都有房子住,都有事情做。我要这样干,非得把全身的力量贯注着,非得把生命贡献。”冷启中说,爷爷的信仰是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这种信仰延续到今天,我们应该做的是让这个社会更加完善、美好,“我是雨花台烈士的后代,今年已经71岁了,早已退休,但我依然在写教材,做公益事业,我想,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要对得起我爷爷一辈革命先烈的赴汤蹈火。”
选择崇高信仰,就是选择历史担当。谈起《雨花颂·信仰》的创作缘起,王平说,“每一次走进雨花台,依然止不住热泪盈眶。这里的许多烈士牺牲已近一个世纪了,他们忠诚于党,把自己的生命和理想托举到人类精神的永恒天空,成为当下共产党人学习的楷模。全剧围绕‘生与死、家与国、利与义’的话题和先烈进行时空对话,并以思辨风格的语言来展现先贤的高尚品格与无私追求。”
在总撰稿戴晓权看来,主题最后确定为“信仰”有着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他说,这部剧不仅是对英烈们的深情回望,也是对当下现实的严肃思考。现在很多人信仰缺失,创作《雨花颂·信仰》,就是要向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传递一种精神。通过现代人和烈士之间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每个人体会信仰的意义。很多烈士年纪轻轻,如果为了自己的前程,完全可以轻而易举拥有一份富足而体面的生活。可是他们却做了另外的选择,“这次艺术创作是用柔软的情感讲述严肃主题,希望能唤起大家对自我的思考:你有信仰吗?你的一生在坚守什么?”
《雨花颂·信仰》整场演出没有主持人,而是设置了一个“思考者”的角色。首演这一角色的人,是著名演员胡军。“在伟大的历史进程中,雨花台,成为中华民族不能忘却的红色坐标,留下一个个生与死的拷问。”走下舞台,胡军说,“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对很多东西都不那么相信了,通过演这部剧,我更加坚信:规则会战胜潜规则,正义一定能战胜邪恶!”
“当初跟着你,是因为一无所有;如今跟着你走,那是因为我举过右手……”台上,著名歌唱家佟铁鑫深情地唱起《为什么跟你走》——这是全剧第二篇章的主题歌。佟铁鑫深有感触地说,“真希望多一些这样的文艺作品,能让更多人了解党的历史,唤起更多人对信仰缺失的危机感。”
“亲爱的弟弟妹妹:我今与你们永诀了。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这是史砚芬烈士的家书,在舞台上诵读这份家书的是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讲解员高翱。在纪念馆凭吊先烈时,胡军和佟铁鑫见到了这封家书的全貌——两张血迹斑斑的纸,而这意味着诀别。当舞台上呈现过的烈士故事以如此真实的方式展现在面前,两位艺术家被深深地震撼了。
演出接近尾声,当舞台上的恽代英慷慨激昂地吟诵起“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时,在富丽达工贸有限公司工作的赵明远止不住热泪盈眶。他说,“先烈们的故事给我们上了一堂警示课,今天,虽难见生死考验,却依然有着底线的坚守。”20多场演出下来,观众的留言字里行间流露出每一个人对信仰的思考——“信仰是试金石,考验着每一位共产党人。”“共产党人的信仰不是纸面上的文字,不是思想上的空中楼阁,而是融化在血液中,体现在不同历史时期具体鲜活的目标。”“在新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信仰来定位自己的精神坐标,指引人生的前进方向。”本报记者董晨
编辑: 邓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