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水退人进,劫后田园重披绿装

23.07.2016  23:09

  新华报业网讯 7月上旬,持续的强降雨席卷大江南北,我省50多个县(市、区)受灾,给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21日,本报记者冒着烈日酷暑,分赴受灾较为严重的溧水、高淳、宜兴、兴化、阜宁、句容等地,田间地头察看恢复生产,走街入巷探访百姓生活。

  众筹自救,绝收农田播下希望

  21日上午,阜宁县吴滩街道立新村,四组种粮大户陈军家的秧田里,秧苗油绿,长势良好,七八个村民脖子上挂一只塑料桶,甩开右膀,把桶中的肥料一把把撒向田间。

  “要不是政府和大伙帮忙,根本忙不过来。”陈军告诉记者,龙卷风刚过又遭暴雨,家中140多亩田淹水,一根秧苗也没栽。灾后第三天,街道就调来水泵,半天功夫把田里水抽完,接着又喊来两台插秧机,一天光景将秧苗全部插上。“这不,今天找了几个乡亲,给小秧上第二遍肥,今年收成有着落喽!

  南京市溧水区和凤镇吴村桥曾是重灾区。半个月前,记者经孔枫线驱车前往时,路边一片“汪洋”,不见丁点绿色。21日再次经过,只见路边稻田里,绿色的秧苗像地毯一样铺开。陈郭村第八村民小组的陈兴春带着草帽,赤脚弯腰在田里插秧。之前,他家8亩多田全部“没顶”,几近绝收。

  “多亏种粮大户给我秧苗!”50岁的老陈告诉记者,眼下水稻育苗季已过,要是重新播种,稻子要到11月底才成熟。如果下霜早,收割之前遇到寒潮,大半年白忙一场。 “我们散户只有种子没有苗,谷丰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小建知道我家被淹,给了我6亩田、150多个秧盘的苗,这可是救命苗啊。

  7月上旬的强降雨,使得兴化市海南镇金储村陆玉生种在圩外的9亩水稻成了“绝收田”。该市农业部门建议,对7月15日前无法种植水稻的田块,改种玉米、绿豆、蔬菜等生育期短的作物。目前,陆玉生家9亩地里,玉米出苗喜人。当地8000亩绝收改种田都已重披绿装。

  农技下乡,专家田头把脉忙

  “稻田里的水已经排尽了,趁天气晴好赶紧把闷坏的秧拔掉,然后重新补上。”“补种是有讲究的,先要把田里的水排干晾田,防止淹过的水稻发生霉病;土地晒出小裂缝,才能补栽上水”……连日来,宜兴市徐舍镇农服中心主任丁荷芳冒着酷暑,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民补种秧苗。丁荷芳介绍,徐舍镇受灾稻田有1万多亩,早在抗洪抢险的同时,该镇就着手落实灾后补种事宜。为了尽快帮助农民恢复生产,农服中心15名工作人员全部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排水保苗、补肥补药。

  宜兴市杨港镇水产养殖业这次受到重创,暴雨导致境内河流出现多处破圩,池塘受灾面积达13000多亩,受灾养殖户达400多户。“漫塘的、串塘的,要投喂药饵,增强鱼体抗病力……”21日,镇上养殖户的手机同时收到这样一条短信,提醒大家注意灾后对塘口消毒杀菌。杨巷镇农服中心主任蒋庆荣说,水还没完全退去,农技人员就到塘口查看情况了。通过编发手机短信、上门技术服务的办法,对养殖户进行指导。7月到8月上旬是秋季虾放种时间,受灾塘口可以增加虾种放养数量。目前鱼苗、蟹苗比较缺,已经动员养殖户之间互相调剂。

  在句容,农业专家分成四个组,从7月4日起就分赴受灾一线。句容市农委副主任王友成介绍,句容采取“一降三补”的措施指导救灾,即降低水位和田间灾害,补种补栽补肥药,大力推广科学救灾。“果园推广立体种植,水面推广鱼虾鳖混养,稻田推广绿肥养殖鹅和羊。在茅山芳山茶园推广种植灵芝,亩均投入1000元左右,收入5000元以上,10月份以后还可以种一季鸡菇,本月底将在全市推广。

  政府援手,“再过两天搬新家

  “6·23”龙卷风冰雹特别重大灾害发生后,阜宁县金沙湖街道549户、1960间房屋受损,其中138户、668间房屋倒塌。家住两合居委会的五组村民王庆龙家里三间瓦房全倒了。将近一个月过去了,王庆龙家现况如何?

  “阳光总在风雨后,再过两天搬新家,100多平方米呢!”21日中午,王庆龙兴奋地告诉记者,县里出台政策,购房安置可享补贴,一家人一致决定买房。三天前,他和政府签订了救助安置自愿购房协议,拿到了选房派号001号。100平米左右的现房,政府补助9.5万,自己再贴四五万元,新家就有了。

  7月5日,按照省防指的要求,句容赤山湖外河赤岸闸和南闸同时打开,并在郭庄镇和赤山湖风景区扒开二处河坝泄洪,3个村庄、万亩圩区全部淹没,仅郭庄镇就损失秧田7000多亩,鱼池11350亩,苗木、大棚蔬菜、果树各几百亩。

  “对因开闸泄洪受淹的稻田,损失全部由政府‘买单’。”句容市郭庄镇农业服务中心吴阳俊告诉记者,面对受灾群众的愁容,郭庄镇当即作出承诺。以当地的纪兵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为例,该合作社育的秧苗平均每亩成本在220元以上,可补栽大田3000亩,这些成本将全部由政府支出,目前从连云港紧急调运2000亩秧苗已经到位。吴阳俊坦言,目前理赔最难的还是鱼塘。因为保险公司明确规定,政府决定泄洪的不在理赔范围。目前,省海洋和渔业局已经下来调研,希望能出台相应政策为养殖户“止损”。

  灾后重建,着眼于前。宜兴市徐舍镇洪水尚未褪去,镇里就着手落实灾后补种事宜。12万斤稻种在7月9日就分到了各个农户手中,同时下发的还有一份技术指导意见。“每斤稻谷3.8元,我们收取农民一半的费用,其余由镇政府承担。

  攻坚克难,期盼多方帮一把

  党委政府伸出援手,受灾群众自救互救,一场重建家园的战役正在受灾地区打响,所见所闻令人振奋。但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因农业保险赔付额度有限,不少地方和农户经济薄弱等因素,受灾较重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恢复仍然面临诸多困难。

  20日,南京市高淳区首笔螃蟹和水稻因灾理赔正式发放,东坝镇沛桥村安福水产专业合作社和桠溪镇南村223户村民分别获得100.861万元和8.25万元赔款,开出受灾水稻理赔全省第一单。镇南村支书吕新头介绍,今年全村共有1645亩水稻受灾,其中223户的375亩水稻绝收。7月4日人保公司就派人前往该村核实灾情,确定了220元/亩的理赔标准。但按照一般年份来算,水稻的亩产在650公斤左右,每斤能卖1.4到1.5元,农户每亩的收入约1800元。

  溧水区和凤镇农业中心主任俞同军介绍,和镇南村一样,和凤镇政府也给农户统一购买了“水稻险”,根据保险理赔规定,如果水稻绝收,农户每亩可以拿到补贴550元。但水稻是否绝收要到9月才能确定,根据目前定损的情况,虽然能拿到理赔,但农户的损失依然“不会小”。青锋村党总支书记梁国诚则介绍,青锋村600多亩水产养殖水面均不同程度受淹,有些农户并未购买保险,损失惨重。青锋村已和南京水产养殖研究所进行对接,养殖所专家于12号到村里考察指导,并愿意提供50亩左右的虾苗给农户,“这也只能弥补部分损失而已”。

  本报记者鹿 琳王世停董超标

  浦敏琦卞小燕顾介铸刘宏奇

  本报通讯员杨长喜李雪婷

  李祝海顾日升

  本报实习生张雨晨

编辑: 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