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农民不动产也可“变现”了
江苏农行“两权抵押”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
新华报业网讯 最近,仪征兆鹏畜禽养殖场老板赵根很忙,两个新猪舍进入了最后建设阶段。“从去年开始,猪肉价格一路上涨,销售特别好,就想扩大养殖规模,走高效养殖路子。”赵根说,两个猪舍投入近200万元,政府补贴是先建后补,钱一时不够,幸好赶上农行到村里宣传农房抵押,交材料后很快收到通知,30万元贷款到账,没想到原来“不值钱”的农村房子也可以变现了。
赵根养猪十多年,养殖场规模年出栏1万头,成为仪征市的农业龙头企业。如今找人做担保就跟向人借钱一样难,农村的房子能抵押,就不需要求人作担保了。赵根的房子位于仪征市新集镇胜利小区,单门独院,建筑面积137.6㎡,两证齐全。放在以前,由于这房子属于农民宅基地用房,不能用作抵押物,央行3月24日公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之后,这套房子变成可抵押物,他拿到了江苏农行在我省发放的首笔农房抵押贷款。
江苏农行农户金融部副总经理丁海峰告诉记者,自央行这一规定出台后,对被列入试点的仪征、武进、泗洪进行了专题调研,查看三地的农房确权颁证、产权交易市场等情况,虽然有了法律、政策上的支持,但具体操作还属于“摸着石头过河”,比如农村房屋的价值评估、处置等,都是待解的问题。
江苏农行与当地人民银行、金融办、国土局、房管局等部门合作,设计了农房抵押贷款试点办法。农户用于抵押的农房须为多余房产,以保证农民的居住权利。6月20日起实行两证合一,农房登记将统一到“仪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领取“不动产登记证”。价格评估方面,有三种方式可以选择:银行与农户协商、第三方权威评估、银行定价。一旦发生风险,仪征市成立三农资产管理公司,统一对抵押房产进行管理,处置范围主要在本村、本镇,方式为拍卖、转让。
长期以来,“三农”融资难,主要瓶颈之一就是农房无法抵押贷款。近年来,农业成为不少人热衷投资的领域,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出现了大量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仅在农业大县泗洪,承保面积在500亩以上的新型经营主体就有8112个。省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省经认定的家庭农场总数超过2.8万家,合作社总数达7.2万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98家,对农民增收影响日渐明显,已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
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面临的问题,同样是宅基地无法抵押,而土地多为流转也无法抵押,规模农业受到资金投入大、产出慢、融资难等困扰。6月7日,麦收时节,在泗洪县花庄家庭农场集群服务中心,记者见到种植大户马朋标。2012年,村里8000亩土地统一流转,他一个人流转了2226亩。“每亩土地的租金原来是800元,今年涨到900元,一年一交,先交钱后种地。此外,盖烘干厂房、买机器、建仓库、人工等成本已投入1200万元。”他说,收粮也是一笔费用,秋季是用钱高峰,至少要500万元流转,夏季麦收相对少一点,也要上百万元。
在推行农房抵押之前,江苏农行先行先试开展了流转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去年在省财政厅支持下,江苏农行出台“金农贷”产品,以“银行+财政风险补偿基金担保+农户”模式,专门解决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融资难题,马朋标就以2226亩流转土地的使用权作为抵押,贷款200万元。仅泗洪县,一年来已发放土地流转抵押贷款超过1000万元。全省“金农贷”累计发放贷款12.9亿元,支持了近4000户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
作为“三农”金融市场的主力军,江苏农行推行“两权”抵押,不仅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了融资难题,更拉动市场融资成本的下降。以赵根获得的贷款为例,远低于市场贷款利率平均水平,一年可以少支出利息一万多元。接下来,江苏农行将在全省大范围推出“两权”抵押。
本报记者 赵伟莉
编辑: 廉昕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