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书店复兴了吗?莫当易碎资本花瓶
曾被网络书店的“价格战”挤压得难以生存的实体书店,最近却出现“回暖”态势。
在上海,无印良品内地最大的旗舰店高调开张,引入的“MUJI BOOKS”首次登陆中国,被称为“最值得期待的亮点”。在南京,“世界最美书店”——先锋书店则不断拓展生存空间,分店已超过10家。在苏州,诚品开张了内地首家门店。在这里,诚品已经不仅仅是一家书店,更多的空间被餐饮、服饰、鞋帽等生活类品牌占领。
此前,全球最大网络电商亚马逊20年来首次开设线下实体书店,当当网也提出了三年内开1000家实体书店的“宏伟蓝图”。看起来,形势一片大好,自2008年以来的实体书店“寒冬”似乎已经过去了。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仔细观察此次的实体书店复兴潮,和以往的一大不同,就是资本的影子无处不在。当当的“千家书店”计划,和“Shopping Mall”的合作便是一大重点。随着一线城市购物中心的不断开张,为了有别于传统的购物场所,类似书店这样的“文化空间”,往往就成了他们的第一选择。
当年,独立书店一家接一家倒闭,实体书店无奈进入寒冬,正是因为资本发动的“价格战”。如今,实体书店又在资本的扶持之下,迎来“第二春”。但在嫁接之后,书店却有沦为“资本花瓶”的尴尬。在资本的浪潮中,书店的人文精神会消解吗?
曾经,书店一度被认为是文人的专属,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但一个简单的“涨租金”,就让它们相继倒下,令人扼腕。如今,书店之所以能走出“寒冬”,倒显得和自己并无多大关系,不过是资本需要而已。这样的春天,真的温暖吗?
当然,资本和书店并非天然对立。资本嫁接文化本无所谓对错,但书店需要警惕的是,不要因为可以“回暖”就在与资本的嫁接中失去自我,成为资本的附庸。如果一头扎进资本的怀抱,完全根据资本的需要来改变自己,把书店变成“图书超市”,这样的结果,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如果你只是个文化花瓶,一旦哪天资本不需要你了,你又该如何自处?
在某个商业阶段,资本总需要文化的“妆点”。尽管成为“口红”有些尴尬,但这条路并非不能走。毕竟,时代是向前发展的,任何一个事物形态总难免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但只要精神内核不变,你就保持住了自我。只要书店能保持自己的人文风格和精神属性,那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化空间”。依附而不从属,坚持自己的品格,这样的书店,才是我们需要的书店,才是城市需要的“文化客厅”。本报记者董晨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