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积极化解卖粮难
今年,扬州市秋粮再获丰收,大部分面积亩平单产超过650公斤。在喜庆丰收的同时,也出现了新“烦恼”:粮食连年丰收,国有库存高企,一些地方遭遇卖粮难,而扬州市产粮大县宝应,依靠政策性收购主渠道和社会力量腾挪仓容,敞开收购,多措并举化解农民卖粮难。记者获悉,截至12月3日,宝应县秋粮收购进仓量已近20万吨。
卖粮难的症结在哪?短期看仓容不足是主要原因
“今年的粮食仓容紧张不是个别,而是普遍现象。”粮食部门有关人士介绍,近年来,粮食产量逐年提高,而粮库建设滞后,库存量高,仓容缺口大,各地粮库纷纷告急。据统计,我国玉米、小麦、稻谷的库存加起来约为2.3亿吨,高居世界之首。
种粮成本长期居高不下,政策性收购价节节攀升,导致粮价越来越偏离市场,国内农产品价格与国际价格“倒挂”。目前,国际大豆、玉米、小麦价格分别比国内价格每吨低1175元、923元、626元。在高库存的“天花板”和种粮高成本的“地板”双重挤压下,国内粮农靠补贴度日越来越难以为继。
收购点门前排长龙 政策性收购成为农民售粮主渠道
宝应国有粮企仓容38万吨,但现有库存达30万吨以上,而全县稻谷产量在30万吨左右,仓容缺口明显,与满足和方便农民售粮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加上今年稻谷托市价格大幅高于市场价格,农民不愿选择相对价低的社会仓容,政策性收购渠道成为农民售粮的最主要渠道,部分地区出现农民排长队售粮和远距离运输售粮的情况。
3日,在宝应湖粮食物流中心有限公司大门外,一纵一横两条公路边上,售粮大货车排成长龙。
“仓容再紧张,也要想办法将到手的粮食收进仓。”作为主渠道粮食购销企业,宝应湖粮食物流中心有限公司给排队售粮的农民提供防雨塑料布,让食堂每天蒸两次馒头,免费分送给粮农充饥;同时,夜里安排8名保安轮流巡逻看护公路边的粮食车队,让粮农放心回家休息。
“粮食部门早就承诺过,只要符合国家收购标准,大家自觉排队,按质销售,不愁粮食卖不掉。”排在售粮车队中间的种粮大户赵小兵,在宝应安宜镇承包种植了700亩地,“已经全部收割上来了,今年的产量很高,亩平单产1300斤以上,总共90多万斤,粮食部门还帮忙提供运输车。”赵小兵说,“宝粮集团”早先和他订有购销合同,尽管前段时间阴雨不断,稻谷含水率超标,但收购方主动提供三辆大货车帮他运送并烘干,而且全部执行国家托市收购价。赵小兵乐观预计,今年他的700亩稻麦两季的纯收入可达35万元以上。
“贴价销售”腾仓收粮 一条龙服务保证粮食及时入库
“要让农民丰产又丰收,化解卖粮难十分关键。”宝应县粮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入秋以来特别是后期多阴雨,县委、县政府要求相关部门挂钩包干到所有托市收购库点,督查各库点搭建大棚,开足马力,加班加点,满负荷启用烘干设施处理粮食。针对仓容紧张问题,对部分现有储备粮申请提前出库,通过“贴价销售”等办法加大出库力度,腾仓收粮,全县先后腾出空仓容7万吨。同时要求全县各收购库点提供整晒场地,针对大户开展预约检验、预约收购、订单收购、上门收购,提供从田头运输到烘干售粮的一条龙服务,保证粮食及时入库。
“宝应还通过相关措施鼓励引导,充分挖掘社会仓容潜力,千方百计增设收购库点,鼓励粮食经济人等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宝应湖粮食物流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龚晓军说。
“趁着这几天太阳不错,哪怕少赚钱也要抢时间多收一些。”在京杭大运河东堤公路边,每个码头上车来船往络绎不绝。宝应安宜镇粮食经纪人林茂盛每天要收购稻谷120吨以上,“我有两条500吨的船,这边码头刚装满,那边送出去的船又回来了。”林茂盛说,只要质量说得过去,就会给个公道价钱收下来。
【采访后记】
化解卖粮难,需要政策引导粮食“流动”
化解卖粮难,在加大收购力度的同时,亟待加强粮食流通能力建设,大力发展粮食深加工,扶持龙头企业。龙头强,不但可以消化更多原粮,而且能提升仓储能力,分担仓容压力。要尽快出台政策解决粮食“流不动”的问题。稳妥消化库存,让粮食有进有出,仓容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周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