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人刘善龙在靖大发秧草财

06.11.2015  12:20

 

他说,如果靖江有人愿意从事秧草种植,他会提供技术支持,让大家共同致富

 

图为刘善龙到田间除草。叶丽莉摄

 

11月的农田,刚刚完成秋收,看上去似乎有那么些荒芜,然而位于生祠镇生祠村的秧草种植农场里,却是一片绿意盎然。农场的主人刘善龙来自安徽,今年52岁的他和秧草打交道已有30年时间。

 

在靖流转180亩地种秧草

 

上世纪80年代末,家住安徽阜阳的刘善龙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但是,没有文凭、没有资金,他觉得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种地。有一次,刘善龙跟随一位远房亲戚去上海小住,亲戚家经常会吃一种叫做“草头”的食物,这种食材在安徽并不多见,上海人却将其视为最爱。这次上海之行让刘善龙灵光一闪,他当即下定决心要到上海种植秧草(俗称草头)。

 

这些年来,刘善龙的秧草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从最初的三四十亩到后来的数百亩,刘善龙凭借秧草种植渐渐在上海站稳了脚跟,但刘善龙并没有局限于上海市场,他开始寻找无锡、扬中、靖江等地客户。对靖江人来说,清炒秧草是餐桌必备,秧草河豚、秧草河蚌等更是许多酒店的特色佳肴。2008年左右,刘善龙拓展了第一位靖江客户,渐渐地,越来越多的靖江客户找到他订购。单单是2014年,刘善龙就为靖江食客提供了近30万斤秧草。

 

今年年初,刘善龙在上海经营的土地到期,其他土地租金又太高,加上近50%的客户来自靖江,刘善龙毫不犹豫地将目光转向了靖江这座小城,决定在这里建秧草基地。今年3月,他来到生祠镇生祠村,流转了180亩土地,投入220万元,崭新的蔬菜大棚在田间地头竖起。

 

种植成本和附加值都较高

 

很久以前,人们觉得秧草就是野草,但现在不一样了,人家喜欢吃,再加上这种植物生命力旺盛,产量较高”,刘善龙指着田里的秧草兴奋的告诉记者。秧草一年中可以收割多茬,第一次播种后,一个月后就可以收割,此后一周收割一次,一直可以持续半年时间再播种。一亩秧草的年产量可以达到1万~1.5万斤,依照不同时节,每斤收购价3~8元不等。

 

秧草的产出虽高,投入成本自然也不低。今年刚流转的生祠村土地以前都用于种植农作物,土地肥沃程度远远达不到秧草的生长要求。刘善龙便从生祠周边的生猪养殖户那里买来许多有机肥料埋到土里,增加土壤的肥力。此外,每亩地光秧草籽的成本就要八百元左右。刘善龙说,这几年秧草的市场需求量上升,成本也跟着水涨船高,对种植户来说无形中增加了压力,但总体来说附加值比一般的农作物还是要高一些。

 

刘善龙介绍,在刚开始种植秧草时,也曾因恶劣天气、收割不及时等因素备受困扰。不过经过多年实践,这些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刘善龙根据秧草的生长习性以及环境的变化对它们采取不同的种植方式,尽可能地避免损失。

 

带动亲友和村民共致富

 

180亩的秧草,因为还没有实现机械化收割,工人们只能采用普通的镰刀收割,一个工人一天可以收割五十斤左右。后来,刘善龙发明了一种专门用于割秧草的刀具,增加刀具硬度、扩大切割面,收割效率是原来的近十倍,说起自己的小发明,刘善龙颇为自豪。

 

秧草种植基地落户靖江,对靖江老百姓来说,意味着以后能购买到更新鲜的秧草,而对附近村民来说,这还意味着多了一份就业的机会。如今,每天都有周边的村民到他的秧草地来帮忙,施肥、除草,每天八小时的工作让村民们忙得不亦乐乎,到大批量收割的时候,四五十个人手都不嫌多。

 

刘善龙在上海奋斗的三十年中,老家也有不少亲友前去投靠他,在他的指点下,一些亲友也种起了秧草。刘善龙坦言,假如有靖江的朋友从事秧草种植,他也愿意将种植经验倾囊相授,让大家共同致富。

 

在农场的附近,有一座正在建设的厂房。刘善龙介绍,这里是生产车间和仓库。目前,刘善龙的客户主要还是集中在靖江周边城市,要想往更远的地方拓展,摆在面前的一大难题就是保鲜。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帮助,接下来刘善龙将引进蔬菜冷冻技术,改良包装,争取让秧草走向更多人的餐桌。

 

在刘善龙的计划中,还有一项目标就是“触网”,通过“互联网+秧草”,拓展秧草的销路。

杨恒俊: 能人村官致富不忘乡邻
  2009年,杨恒俊临危受命,靖江网
陈燕萍: 心系人民的“法官妈妈”
  2002年,在办理一起民事诉讼案期间,靖江网
袁凯飞: 靖江造船业的领军人
  1994年,袁凯飞受命于危难之际,靖江网
夏彦奇、夏朵:父女都是“靖江好声音”
    在今年“靖江好声音”的首场比赛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