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豫:“3335”工程为师生撑起“安全伞”
近年来,宿豫区教育系统站在对师生生命负责的高度,秉承“安全发展”理念,强化“红线意识”,落实“责任归属”,推行“3335”安全工程,夯实校园安全管理。
抓实“三项建设” 完善防控体系
一是加强安全制度建设。出台《宿豫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汇编》,指导和规范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突出安全工作考核奖惩及事故责任追究,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全区各学校在严格执行汇编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符合本校实际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切实将制度管理融入到工作各个环节,确保广大师生安全,确保校园和谐稳定。
二是强化安全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学校安保经费投入机制,完善学校人防、物防、技防设施,切实保证学校安全工作所需人、财、物合理配置,提高学校“三防”配备合格率和使用率。依托教育信息化建设平台,升级改造学校技防系统,在重要部位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应急报警系统、幼儿园门禁系统等技防设施,做到校园监控全覆盖。
三是深化平安校园建设。按照《江苏省中小学“平安校园”建设考核细则》的要求,开展平安创建“回头看”活动,对标找差,认真梳理,查漏补缺,固强提弱。进一步完善平安校园建设工作档案管理,并使之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以利于在深化平安校园创建复核评估过程中与省、市对接,促进“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抓紧“三项教育” 提升安防能力
一是认真开展生命安全教育。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抓好安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教师落实等工作,通过“安全教育日”、“消防宣传日”等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及应急演练的开展,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
二是扎实开展学生法制教育。严格执行校园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制度,进一步加强与乡镇派出所、司法所等单位的联系,推进 “法制教育进校园”活动,积极开展消防、交通、禁毒、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教育,提高学生法制观念及预防不法侵害的意识和能力。
三是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依托心理健康课、心理咨询室等平台,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开展普及性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对问题学生、单亲学生、困难学生、留守儿童等加强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广泛开展谈心交流、心理讲座、结对帮扶等活动,避免因心理障碍引发安全事故。
抓好“三个常态” 注重过程管理
一是常态抓好常规安全管理。持续深入开展学校安全大检查活动,按照“全覆盖、零容忍、重实效”的要求,做到全方位、全覆盖、拉网式,不留死角、不留空档、不走过场。要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制,对检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列出清单,下发整改通知书,一般隐患即查即改,较大隐患限期整改,重大隐患挂牌督办。
二是常态抓好校车运行安全。加强学生乘坐非合格校车教育和管理,按照市政府相关文件精神,全面规范城区三轮车(四轮车),杜绝使用农用车和报废车辆接送学生以及非法超载接送学生的现象。认真落实《宿豫区教育局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校车运行的监控管理,确保校车安全运行。
三是常态抓好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区教育局在区委政法委、区安委会的统一领导下,主动衔接各相关部门、单位,针对校园周边存在的问题,结合时令特点集中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各中小学要积极配合,全力给予支持,净化优化校园周边环境。
严格“五项排查” 强化源头预防
一是加强消防安全排查。以教学楼、图书室、实验室、食堂、宿舍等场所为重点,全面开展消防隐患排查整治,重点检查消防设施器材配置、应急疏散预案制定与演练、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消防安全制度及责任制落实情况。
二是严防拥挤踩踏事故。加强校内人员密集场所的管理,保证疏散通道、疏散楼梯、安全出口的畅通,并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学生上下楼、进出入的有序疏导。学校组织大型活动必须实行报告制度,制定安全预案并报审,严防在集体活动中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三是加强校舍安全排查。结合学校建筑使用寿命等因素,突出检查屋面、女儿墙、楼梯、栏杆、窗台等是否符合建筑规范,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新建校舍严格按照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实施,规范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工程验收等环节,确保新建改建一所,验收合格一所,安全达标一所。
四是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实行食品卫生校长负责制,配备专兼职食品卫生管理员,落实食堂物资定点采购和索证、登记制度、饭菜留验记录制度。区教育局联合卫生、市场监督部门指导学校做好卫生防疫、食堂商店管理等工作,落实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监督食品卫生状况。
五是做好防溺水工作。深入开展预防溺水主题教育,重点针对农村学生、男学生、留守儿童等群体,通过家长会、告家长书、家访等形式,告知家长学生脱离学校监管后的看护责任。主动提示和协助地方政府、村组在水域设置警示标志,杜绝学生溺水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