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检察构筑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监督“三平台”
近年来,常州市天宁区检察院积极探索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监督新模式,将规范化理念结合未成年人年龄、心理的特殊性,突出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监督的人性化特点,搭建“三大平台”,保障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同时,彰显了社区矫正的实际效果。2013年以来,所有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中,无一人脱、漏管,无一人重新犯罪,并有一人考上大学。
构筑全面监督平台
突出“规范化”
“社区矫正的相关手续是否已经办理妥当?”“矫正宣告是否通知监护人参加?”“最近表现怎么样?”未检科干警和往常一样来到司法所,向社区工作人员询问,关注每一位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动态。
“在社区矫正法律监督中,我们总结探索了矫前筛查、矫中监督、矫后回归的‘三段式’社区矫正检察新模式,将入矫、在矫、矫后的每个阶段都纳入监督视野,并对成年和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在监督重点上加以区别,着力坚持监督程序与监督成效并重。”该院分管此项工作的副检察长吴坚洪告诉记者。
针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在入矫监督环节,重点关注矫正手续是否完备,是否与成年人分开矫正;在矫监督环节,主要关注宣告场所、人员、程序、内容是否合法,是否通知相关监护人参加,是否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给予身份保护,矫正宣告是否不公开进行,矫正档案是否保密;在矫后监督环节,则侧重定期约谈,及时了解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近况,进一步监督社区矫正的实质效果。
“你们工作做得真细啊!”前不久,一位人民监督员应邀陪同院未检科干警上门家访时,赞叹道,“你们不仅关注矫正对象的思想动态,还关心他们是否有生活困难,这样的家访既可以了解有无脱管漏管,又让矫正对象感到温暖,有利于他们悔过自新。”
构筑系统帮教平台
突出“专业化”
他们刑期在身,却处高墙之外,他们在接受改造,却被称为“学员”,和普通人一样生活,想学技术有人教,定期还能参加拓展训练、公益劳动,空余时间也能看书……这就是“新希望”社会实践基地所呈现出的真实写照。
为深入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2010年天宁检察院联合司法、教育、民政、共青团等部门,在常州月夜灯芯绒有限公司设立“新希望”社会实践基地。在实践基地专门设立社区矫正管理中心,为包括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在内的轻微涉罪人员,提供食宿、管护帮教、劳动技能培训等服务。基地运行以来,现已接纳200余名学员入驻,与上海、无锡观护基地被高检院称为三大模式。
“孩子你真行!”看着社区宣传栏中的内容焕然一新,老沈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听到夸奖,小王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是学习设计专业的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小王为自己选择的公益劳动。
考虑到公司给学员安排的锻炼岗位不同,组织集中公益劳动容易出现时间难统一、人员难到齐的问题,该院全面推行“菜单式”公益劳动,将可供开展的公益劳动分为几个大类,若干小项,以菜单形式提供给学员,学员即可通过“点菜”的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公益劳动类别。
这不,当小王拿着菜单“点菜”时,她果断选择了“为社区提供义务宣传服务”这一项。“现在社区要开展普法、禁毒、计生等宣传活动,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在公益劳动中,小王体会到了付出的快乐,找到了奉献爱心的落脚点。
构筑心灵交流平台
突出“人性化”
近日,在“新希望”实践基地集中学习交流会上,小陈讲述了自己的成才之路,以亲身经历鼓励其他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积极改造。“我能有今天的成绩,多亏了‘心理辅导员’!”小陈动情地说。
小陈所说的“心理辅导员”来自该院针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身心特点,组建的一支由机关工作者、心理医生、中学老师、志愿者组成的“心理辅导员”队伍。他们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整体矫正计划,通过心理咨询师授课、“一对一”帮教座谈等活动,积极帮助社区未成年服刑人员调整心理状态,重树生活信心。
小陈是一名中学生,一年前在网吧玩游戏时和别人发生口角,情急之下操起水果刀将对方刺伤,被宣告缓刑。刚被判刑之初,他万念俱灰,觉得自己年纪还小,就此中断学业,再没有前途可言,整天在家无所事事、唉声叹气。
得知情况后,检察官吴敏决定主动与小陈谈谈。“犯错不要紧,重要的是不能再犯。即使带着污点,通过努力,也能让自己的人生变得丰满,同样可以破茧成蝶。”吴敏语重心长的告诫融化了小陈内心强烈的抵触情绪,他连连点头,暗自下决心从拒绝“坏朋友”开始,重新做人。
如今,小陈已是一家私企的安保部负责人。对于情绪控制方面,小陈也表示:“现在情绪已经比较平稳了,不再那么冲动了。即使别人无故辱骂、挑衅,也认为没什么大不了,忍忍就过去了。”
检徽虽有形,大爱却无边。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命题中,在当前逐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天宁检察干警正在用一颗最真诚的心,去感化、去帮扶那些误入歧途的孩子,努力做到教育一个、矫正一个、回归一个。□本报通讯员刘晓康蒋丽娇本报记者郎建强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