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儿童家庭 “三点半难题” 应该这样化解
小学生放学时3点半, 父母为此很困扰, 若政府能凝聚和协调学校、 社区、 企业和家庭多方力量, 逐步建立支持学龄儿童家庭的友好社会环境, 将有效解决此问题。
学校缘何放学早?
2009年9月, 为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北京市教委发出 《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教学管理科学安排 教 学 授 课 时 间 的 通知》 , 对中小学生在校上课时间做出统一要求, 中小学须在8点后才能安排集体教学活动, 其中区县和学校必须保证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为了便于学校操作,市教委提供了一份供学校参考的课时安排表。小学参考课时表的时间安排总计为 7 小时 50 分钟,按照这个安排, 小学如果上午从8点上课, 将于下午3点50分下学。
调查中我们也征询了学校老师对放学时间的意见, 以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为例, 她们是7 ∶ 40开始一天的工作, 除了自己的任课外, 还要负责全班的各种事务, 中午吃饭时间也是工作时间, 如果是下午3 ∶ 30下课, 则工作时间基本上是8小时 ( 7小时50分钟) 。因此如果不推迟上学时间, 而强制性要求学校延长放学时间, 对于教师而言, 也是不合理的。为了部分解决学校放学时间与家长下班时间的错位,北京市教委2014年1月20日发布了《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行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的通知》,通过提高学生社会大课堂的生均补贴(市区400元/生,郊区500元/生), 希望学校可以通过在社会购买相关的课外教学活动, 来延长学生在校时间。但该通知实施1年多后的效果如何呢?
据我们对北京市区20所小学每天放学时间的调查发现, 各个学校的放学时间差异非常大: 在20所小学中只有5所是执行每天统一的放学时间, 但校际的差异也很大, 早的是3∶ 00放学, 晚的则到5 ∶ 30;其余15所则是每天的放学时间不尽相同: 某些天早, 某些天晚, 并且最早(11 ∶ 45) 到最晚 (5 ∶ 00) , 相差近5个多小时!由此可见, 中小学课外活动计划的实施, 并没有有效解决小学生放学时间与家长下班时间错位的难题。
放学时间为学龄儿童家庭带来的困扰
这样的放学时间安排, 无疑给学龄儿童的家庭, 特别是双职工的父母们带了巨大的困扰和负担。北京市各类单位平均的下班时间为下午5:00,并且绝大多数人的工作单位、家庭住址与小学学校之间都还有相当的距离,即便是交通顺畅,家长们也能够在5:30赶到学校接孩子就已经是早的了。
北京市教委2014~2015年度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 当前北京市共有小学1040所, 在校学生821152人, 也即大约有82万户家庭存在接送孩子上下学的问题。而小学生的父母绝大多数是处于30岁~44岁之间,正处于劳动效率最高的黄金时期,是在各级各类单位发挥重要作用的优质人力资源。
2010年北京市人口普查显示,30岁~44岁人口的劳动参与率总体为 86.5%,其中男性为93.5%。女性为78.8%,也即按照最保守的估计,在80万学龄儿童的家庭中,父母双方均参加工作的双职工家庭至少占到7成以上,也即至少有56万个小学生的父母都存在接孩子与工作时间的冲突问题。目前各个家庭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了多种策略来化解这一冲突:
1.托管班: 目前市场价格平均1000元/月左右。
2.雇请保姆: 目前北京市保姆市场的最低价格也在 3500元/月。
3.老人接送: 需要家中正好有健康低龄老人, 可遇不可求。
4.社区邻里互助组: 几个学龄儿童的父母互助, 轮班接送孩子。
5.夫妻一方灵活就业/全职妈妈 (爸爸) : 这些家长未来的社会保障、 参与能力将受到一定的损害。
从上述的策略来看, 政府和社会对这些学龄儿童家庭几乎没有提供什么切实的支持和帮助。虽然学校提供的是免费的义务教育,但实际上, 不少家庭都需要花上一笔数目不小的钱来解决孩子安全上下学的问题。这无疑是有违国家提供免费义务教育的初衷,也是各个家庭所迫切希望改变的状况。
建立家庭友好的社会环境
对此我们建议应形成全社会合力, 逐步建立支持学龄儿童家庭的友好社会环境, 政府凝聚和协调学校、 社区、 企业和家庭多方力量, 共同化解困扰80多万学龄儿童家庭的 “三点半难题” 。
(一) 政府
1.保障学龄儿童安全、 免费地上下学, 将作为政府承担义务教育的责任之重, 其纳入社会重点民生工程。
2.修改相关法律法规, 如义务教育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劳动法、 税法等, 为社会各界保障学龄儿童能享受真正免费、 安全的义务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3.加大对社会课题的经费投入。4.建立 “社区—校际” 公共交通专线。5.增加学校专职生活老师编制, 或购买专业社工承担学生在校的课外监护工作。
(二) 学校作为实施落实义务教育的主体, 也是解决 “三点半难题” 的主力军。建议落实 “三个三” 。
1.三同: 同一个学校、 同一个班级、 每周每天同一时间放学。
2.三实: 课外活动经费落实、 生活老师待遇落实、 社会大课堂内容安排落实。
3.三保: 儿童意外有险保、公益基金来付保、 课外活动设施安全有保障。
(三) 社区北京市社区建设经过20多年的发展, 各个社区的基本设施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在人、 财、物三方面都可以为解决 “三点半难题” 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
1.人: 依托专业社工为主,充分发挥和调动社区中老年志愿者参与学龄儿童的课后托管。2.财: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资金以及社区事务资金。
3.物: 利用社区活动室、 图书室、 阅览室等社区资源, 作为学龄儿童托管场地。
(四) 企业
1.创建家庭友好的企业文化、 支持职工承担家庭责任。
2.实施灵活弹性的工作时间制度, 业绩考核重成效、 工作场所灵活化。
(五) 家庭
1.倡导平等家风, 夫妻平等分担家庭责任。
2.家庭成员互助、 共济, 充分发挥老人的支持作用。
3.和睦邻里关系, 开展邻里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