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出版应尽的使命担当
德国斯普林格(Springer-Verlag)出版社有着150多年发展历史,以出版学术性出版物而闻名于世,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出版社之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理解中国”系列丛书(英文版)由斯普林格出版社翻译出版向世界发行。
“理解中国”系列(英文版)签约暨研讨会在北京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姚成号 摄
继中国作为主宾国参加在纽约举办的美国书展,“理解中国”系列丛书成功亮相曼哈顿河畔,8月26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办的“理解中国”系列(英文版)签约暨研讨会在北京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会议的主题为“用国际表达讲中国故事,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
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成功地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效性充分显现,当代中国研究成为国际学术界的一个热点。“理解中国”丛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著名学者撰写,旨在系统阐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和中国制度的基本内涵,研究和回答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副司长许正明在研讨会上指出:“‘理解中国’丛书的价值和特色体现在客观准确、全面丰富和贴近实际三个方面。即中国学者力图用中国自己的理论客观准确地解释中国的实践;力图从不同社会领域、不同学科全面系统地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力图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国外读者理解中国。”
“理解中国”丛书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近几年重点打造的高质量丛书,作为本套丛书的实际策划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赵剑英从出版人的角度介绍了本套丛书的三大特点:“第一、“理解中国”丛书中的每一本书选题的角度都非常独特,都是读者比较关心的问题;第二、我们选定的作者层次高,都是中国国内最优秀的学者之一;第三、丛书的写法上比较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理解中国”丛书一经问世就很快被列入“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重点图书,这套丛书也同时在海内外读者中获得了热烈的反响。“蔡昉副院长所著的《破解中国经济发展之谜》一书,最近成了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六届优秀通俗理论读物推荐活动’所入选的8本图书之一。”赵剑英说。
除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理解中国”丛书还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据了解“理解中国”丛书已售罄,有些图书已经开始重印。
“理解中国”丛书(英文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与Springer Nature出版集团联合出版发行。2015年5月,“理解中国”丛书第一批5本图书已被译成英文,并在纽约美国图书博览会上亮相。今天在北京国际会展中心签约的图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宗教学会会长卓新平所著的《中国人的宗教信仰》。
签约仪式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合作方Springer Nature出版集团副总裁、Springer新加坡分公司董事总经理潘万和(Harmen·van·Paradijs)也表示:“我们合作出版的这一系列图书的重要性是不容低估的,每一本书都包含了对当代科学和现代现象的深入见解。与此同时,向世界广泛地传播这些书中介绍的见地和出版这些书同样的重要。”
“理解中国”系列(英文版)签约暨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总编郭沂纹主持。签约仪式之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郝时远研究员就“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之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室主任张晓晶研究员就“中国经济改革的大逻辑”,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所所长助理柴瑜研究员就“中国与拉丁美洲如何合作共赢”等议题分别作了发言,他们的研究成果已经或将在“理解中国”丛书中予以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