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让“两学一做”见成效出成果“我是党员,有事来找我”
大湖鸿雁唐真亚、忠孝院长李银江、阳光使者乔春、情暖淮安杨玉琴……“两学一做”教育中,淮安市以“学习伟人周恩来,争做模范共产党员”为引领,广泛宣传学习伟人精神和榜样事迹,在真学深学上下功夫,在笃行实做上见行动,在务求实效上出真招。
推动知行互促
让学习教育实起来
“胡书记,村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能不能建个互助基金帮帮村里的老人小孩?”淮阴区老张集乡洪涯村的孔庆兵夫妇忙完秋收就要回苏南打工,不放心家里的老小,在“我是党员、有事找我”微信群上提出自己的想法,很快得到村党总支书记胡建松的回应。目前,淮阴区259个村(社区)已有70%建起了“我是党员、有事找我”微信服务群,党员干部与群众的交流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线上线下互动,实现了“百米之内有平台,党群沟通有桥梁,急事难事有办理”,打通了农村基层党建“最后一百米”。
“蔡建刚,党员,牵头完成‘赛络菲尔加弹性氨纶’产品研发;董业荣,党员,被表彰为‘淮安市五一巾帼标兵’……”在洪泽区翔宇纺织有限公司车间,电子显示屏上滚动展示着党员先锋骨干的事迹。“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而我们的党组织更是企业的中流砥柱。”公司董事长、党支部书记潘金凤自豪地说。该公司在“两学一做”中实施“红领双联”结对工程,让每名党员联系10名职工,合力攻关一个以上技术课题,激发党员作表率、职工学先进的热情。
为确保“两学一做”教育成果落地生根、以学促做,淮安结合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实际,开展承诺践诺活动。农村社区开展争创“党员示范户”,窗口行业开展“101%服务流动红旗”优质服务竞赛,国有企业和非公企业开展“红旗班组”创建,推动各行业党员立足岗位担当奉献。
创新方式载体
让学习教育活起来
去年6月28日,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场“两学一做”的“微课堂”正在开展。有着30多年党龄的杨茂洲,特意搬了把椅子,在窗外“旁听”:“好长时间没听到这样的党课了,讲得真好。”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针对园区基层党组织特点,通过“微课堂”“微载体”“微感悟”“微行动”“微积分”,开展“见缝插针式”学习教育。先后举办82期“微型”讲座,开展“做合格党员,我的贡献在哪里”等专题讨论活动180余次,晒出1000余名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感悟。他们量化评价“学”和“做”,为全体党员干部建立个人积分档案,助推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淮安严格落实“四个讲清楚”要求,推动全市13000多个基层党支部上好党课。推广“一刻钟小党课”“我是党课主讲人”等做法,通过“辅导党课”专家讲、“示范党课”干部讲、“微型党课”人人讲、“实境党课”现场讲、“在线党课”随时讲,增强党课的生动性和实效性。全市各级党组织按照地域,划分建立流动党员网络党支部,组建QQ群、微信群等“一村多群”,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学”。市县联动举办《践行党章的楷模——周恩来》专题巡展、“身边的榜样·前行的力量”优秀共产党员风采展,拍摄专题片《周恩来的党性之光》,编排大型情景话剧《纤夫》,引导广大党员在学习伟人精神、身边优秀典型事迹中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
强化考核督导
让学习教育严起来
“党员干部回社区,不是报个到、见个面,要实实在在办些事。”在职党员曹军华说。他历经一个多月的调研谋划,解决了石塔湖小区反映强烈的停车难问题。
清江浦区推动在职党员回所居住社区服务群众,建立了严格的考核管理办法:社区对在职党员每月服务情况进行公布,每年向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反馈,作为年终党员民主评议、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等。截至目前,2900多名在职党员主动回社区认领志愿服务岗位,结对帮扶困难家庭4050余户,化解邻里纠纷252件,解决信访问题66件,参与社区群众公益性活动16000余人次,解决社区各类问题4212件次。
淮安组建了一支由10名专职督导员、若干名兼职督导员组成的党建督导员队伍。这支“撤不走”的队伍分成若干督查组开展常态化“巡查”,拧紧螺丝、上紧发条,确保学习教育见成效、出成果。党建专职督导员王海涛在某县区督查时发现村党组织书记普遍年龄偏大,年轻人不愿当。他们与当地探讨解决办法,抓住乡镇换届契机,确保三分之二的乡镇都有一名村书记进入领导班子,增强了村书记岗位吸引力。(公元 蔡志明)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