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经济温和复苏 总理强调就业稳金融稳
本周开始,3月份和一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陆续披露。这不仅成为影响资本市场的重要因素,也被市场人士看作判断下一步中国经济走势的重要参考拐点。
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部分省(市)政府主要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他在会上强调,今年中国经济开局良好,一些主要经济指标都好于预期,稳中向好因素增多。但基础还不够牢固,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从目前已经出炉的数据和高层讲话来看,一季度经济回暖已成定局,但“开门红”能否持续还面临更多挑战。此外,国内外机构纷纷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市场信心明显增强。
对于下一步的经济政策走向,多名官方人士近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均强调“稳”。一名中层官员告诉记者,一季度经济回暖说明目前的政策方向是对的,短期内不会发生重大转向,而是更多去促进落地,夯实基础。
温和复苏成定局
本周将是世界目光聚焦中国的一周。本周一,3月份CPI、PPI已经公布;今天,3月的贸易差额、M1M2、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新增人民币贷款增速披露;周四,3月社会用电量增速出炉;周五,3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工业增加值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公布,此外,一季度的GDP也在同日亮相。
去年中国经济的回落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在当前内外经济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如何走成为市场最关注的话题。
在前述会议上,李克强对一季度的经济情况提前做了“剧透”。李克强说,今年我国经济平稳开局,一些主要经济指标都出现积极向好变化:就业保持平稳,固定资产投资出现反弹,制造业PMI跃上荣枯线,日均发电量、用电量、货运量均出现环比增长,消费、企业效益等指标增速同样超出预期。
市场方面,多家机构预测一季度GDP较去年四季度小幅下跌,但强调复苏态势明显。本报记者统计多家机构预测报告发现,机构GDP预测值主要分布在6.5%~6.8%。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发布《2016年二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认为,2016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处于“多空博弈”关键阶段,受外需疲弱、去产能、消费放缓等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同时投资回升、PPI降幅收窄等因素将有助于经济企稳。预测一季度GDP增长6.6%左右。
尽管回暖明显,但实际复苏根基依旧显示出疲态。“总体来看,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开局良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因素增多,但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李克强说,一方面,当前国际环境中新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在增加,国内实体经济发展仍面临多重困难,一些领域风险不容忽视;另一方面,各地区、各行业走势分化现象仍在持续。
“从行业看,新兴行业保持旺盛发展势头,但传统行业面临困难较多;从区域看,各地区分化越来越明显。”总理说。
对于未来的工作部署,李克强在会上强调:“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同时要直面挑战、顶住压力、夯实基础,扩大积极因素,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近日撰文表示,从目前经济温和换挡的趋势看,2016年经济增速在6.5%以上问题不大。无论从当前的经济增速,还是从经济增长的动能转换看,都没必要对中国经济过度担忧,而应充满信心。
政策三点着力
对于经济回暖的主要动力,《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大多数人士均认为是政策红利的显现,认为未来一段时间需要政策持续加码,才能激活市场本身的内生动力。
而从中央和部门的部署来看,政策加强趋势明显。在11日的会议上,为了进一步扩大积极因素,李克强提出了“持续推进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具体来看,总理特别强调了继续简政、推进减税、激励创新三个方面。
在谈到5月1日即将全面推行的营改增时总理说,营改增这一仗一定要打赢,中央让利5000多亿元,这一“政策红包”一定要直接发到企业手中。
李克强特别指出,只要就业稳、金融稳,经济的支柱就能稳固,就能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从全国来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现在每天新增市场主体4万户,这对‘保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关部委中层干部接受本报采访时也表示,现在的政策储备已经足够,在态势良好的情况下不会轻易转向,更多的是要为市场创造空间和机会,发挥好市场自身的决定性作用。(原载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