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市康乐表演队:传统节目表演20年不走样

18.11.2016  05:06

 

图为康乐表演队成员在打腰鼓。

 

每天晚上7点,在季市镇大中公寓东侧的广场上,随着一阵阵节奏整齐的鼓点,点燃寂静的夜晚,总有上百名居民驻足围观。这个长约七八分钟的花式腰鼓节目的排练,从服装搭配、动作编排到列队表演,均由季市康乐表演队一手包办。

 

成立20多年历经四代成员

 

季市康乐表演队的前身是上世纪90年代成立的季市居委表演队,2001年顺应时代潮流更名,寓意“健康快乐”,传至今天,已经历经四代成员。

 

当年第一代成员现在已经80多岁,她们中有的人从表演队光荣“退休”后,做起了后生的指导老师。今年81岁的刘月美就是表演队第一代成员之一。她经常来到大中公寓东侧的广场上指导新进成员打腰鼓,手把手教学,有时还会送课上门,为基本功稍差的成员“开小灶”,成为整个表演队坚实的后盾。第二、三代成员都已六七十岁,是表演队的中坚力量。两年前排练室搬到了新地方,表演队陆续迎来10多名四五十岁的第四代成员,整个团队焕发出蓬勃的朝气。

 

季市康乐表演队现有一个30多人的舞蹈团和一个60多人的合唱团。每年春节,表演队坚持参与镇里组织的“三下乡”活动,送戏下乡。“我们每年都在本地及周边地区开展20多场公益演出,有时是交流演出,有时是帮活跃气氛,主要是为了给当地居民带去欢乐,自身也在演出中不断提高表演水平。”65岁的队长张德芝说。

 

传统+创新,让节目更惊艳

 

季市康乐表演队成员在排练花式腰鼓节目前,穿上演出服装,三三两两交流一些技术难点、走步要求。排演时,她们用红绸子将鼓绑在腰间,双手握住鼓槌。作为指挥的铜钹被敲响后,成员们以基本鼓点为节奏,开始有序地变换队形。

 

张德芝介绍,腰鼓是表演队20多年来的保留节目,从最开始简单的原地打鼓,到简单走步,慢慢演变成今天三角形、圆形、交叉、纵横等七八个队形的花式打鼓,并在动作上融入了民族舞和京剧表演元素,不断推陈出新,打出新花样来。

 

除了“欢乐腰鼓”,康乐表演队还有将唱、打、跳融为一体的莲湘表演、根植于乡间的花船表演等传统特色节目。为了跟上时代的变化,使节目更加喜闻乐见,近年来,表演队在舞蹈中加入了不少现代舞蹈的元素,形式更加多变。

 

康乐表演队每次演出,都有经典节目和新编排的舞蹈、歌唱等节目10多个,让表演场地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观众,博得满堂喝彩。

 

努力传承民间艺术

 

为了打好基本功,练好硬功夫,每年除了过年的五六天,康乐表演队舞蹈团成员早晚都会自觉聚集到排练室练功。

 

一个新节目的诞生,需要无数次的排练和磨合。尤其是新加入的成员在刚接触到腰鼓、莲湘等传统民间节目时,由于没有掌握技巧,动作不熟练,总会把手打肿了、把脚崴了,但大家都憋着一股劲,不喊疼、不叫累,只想把节目练好。由于经费有限,除去镇里的支持和补贴,很多节目用的服装、道具等也是成员们自掏腰包购买。光阴变换二十载,不变的是成员们对演出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不少民间艺术出现了边缘化的现象,民间艺术需要后继有人。”张德芝感叹道,她们如今努力练习腰鼓、莲湘等传统节目,是为了让更多人领略到民间艺术的魅力,希望吸引更多人加入传承民间艺术的队伍里,并将其发扬光大。 (见习记者孙圣悦 全媒体记者何旭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