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良培、姚秀英夫妇:幸福就是“我在哪儿,你在哪儿”

06.11.2015  12:20

 

图为姚良培、姚秀英夫妇。葛芸摄

 

夫妻间长久的坚守和陪伴看似平淡,但一同走过的漫长岁月却会让那份朴素的爱情历久弥新。家住靖城街道汤家村6组的姚良培夫妇已携手走过61个年头,两万多个日日夜夜,两人相濡以沫,用实际行动演绎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中国式爱情。如今,姚良培一家已经四代同堂,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美满的生活为四邻称道。

 

为了娶她,他随了她的姓氏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熟人的介绍下,19岁的姚良培遇见了20岁的姚秀英。他的清秀挺拔,她的落落大方,两人初次见面便彼此倾心。随后的相处中,他俩的感情渐入佳境,两个家庭之间也相处得其乐融融。一年后,两家人决定将这门亲事敲定下来。

 

以我之姓,冠你之名”这话在姚良培身上恰好相反。姚良培原名肖良培,因为姚秀英的哥哥患有精神疾病,姚家希望他能入赘,为姚家延续香火。所以,他和姚秀英结为连理后,便放弃了肖姓,就此冠上和妻子一样的姓氏。

 

丈夫家中有兄弟姐妹六个,他虽排行老三,但也是父母的心头肉。”姚秀英说,一般人家都不太愿意让男孩“倒插门”,肖家虽不算富裕,但和姚家也不相差太多。当时丈夫顶着外面的闲言碎语,努力说服父母兄弟,这才让他们的结合获得众人的祝福,也让她不曾受到婆家的埋怨。

 

白手起家,她陪他起早贪黑

 

那个年代,没有盛大的婚礼,也没有丰厚的聘礼,甚至连结婚证都没有,两家人坐下来吃顿饭便是组成一个新家庭了。“结婚时我才满20岁,手里没有多少积蓄,只能简单地用一顶小轿将她带到了我的生命里。”姚良培说。

 

种田、养猪,夫妻俩起早贪黑,靠着辛勤的双手,让他们的小日子少了茶米油盐的琐碎,多了细水长流的幸福。1967年,当时市价100多元的永久牌自行车出现在了姚家院子里,惹得村里的孩子一股脑地钻到姚家看新鲜。“她喜欢新奇时髦的东西,我到现在都记得她看到我把自行车骑回来时的笑脸。”姚良培说。婚后,他们陆陆续续生下5个孩子,姚家成了一个大家庭。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姚良培发现靠养猪种田收入有限,养活一大家子并不容易。1982年,姚良培和姚秀英合计借钱购入碾米机,办起一家粮食加工坊。姚良培为人忠厚实在,在村里人缘不错,粮食加工坊开张后,生意很是红火。“平均一天要碾七八百斤谷物,忙的时候曾碾过一千多斤。”姚良培说,很多时候加工坊忙过不过来,都是老伴和他熬夜苦干,日子也在两人的互相扶持、并肩奋斗下越过越好。

 

迟暮之年,相守相依就是幸福

 

从青春到迟暮,姚良培夫妻结伴走过大半个世纪。弹指一挥间,姚良培今年过完了自己的80岁生日,姚秀英也已经81岁。如今,夫妻俩膝下儿孙满堂,最大的重孙去年已经上了小学。这个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和睦美满,成为了当地的一段佳话。

 

婚后的60多年时间里,姚良培亲自下厨的次数屈指可数。“爸爸不太会做饭,如果妈妈要出门,绝大部分时候都会带上爸爸,就怕爸爸会饿着。”姚良培最小的女儿姚月萍说,母亲独自到城里来看自己,从来不肯留宿,就怕父亲一个人在家没好好吃饭。所以两人不论去哪儿,总是守在一块。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姚秀英喜欢四处玩,姚良培怕她在家闷得慌,便买了辆电动三轮车,时常带着她出门散心。“这两年我的身体不如以前,经不起长途颠簸,孩子们也担心我到外吹了风可能着凉。前阵子天气好,他禁不住我央求,瞒着孩子们带我到长江边玩了一下午。”说起这些,姚秀英一脸满足。

 

那些小年轻之间过的什么情人节,我们也不需要,也没心思去赶潮流。”姚良培说,平平淡淡就是真,他们夫妻俩都很知足常乐。对他们来说,哪怕是午饭后一块和邻里打打牌聊聊天,也是一种幸福。

杨恒俊: 能人村官致富不忘乡邻
  2009年,杨恒俊临危受命,靖江网
陈燕萍: 心系人民的“法官妈妈”
  2002年,在办理一起民事诉讼案期间,靖江网
袁凯飞: 靖江造船业的领军人
  1994年,袁凯飞受命于危难之际,靖江网
夏彦奇、夏朵:父女都是“靖江好声音”
    在今年“靖江好声音”的首场比赛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