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先行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代表委员热议加快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代表委员们表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重大机遇,一体化要交通先行,更要推进利益共享一体化。
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利益共享一体化
去年1月,由上海牵头,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共同组建的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在上海正式设立。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经济系主任杨德才说,从欧盟的建设经验到京津冀协同发展都可以看出,区域一体化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来推动、统筹,之前在省级层面成立的合作办公室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行政壁垒和利益冲突。”杨德才直言,长三角一体化推进中的根本症结,在于不同行政区划之间的行政壁垒。“各个行政区域对于经济发展的追求,如财政、税收、就业等都存在着地方利益的诉求。在这种情况下,实现区域一体化仍比较困难。”他建议在顶层设计上,加强组织一体化、制度一体化、利益共享一体化建设。
杨德才认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应该做的,是提供应有的服务,其他的事应该交给市场。
交通先行,补齐区域基础设施短板
杨德才认为,眼下可以采取先易后难的方式推进,首先是推进长三角区域内基础设施、交通、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尽快补齐区域基础设施的短板,构建区域共享的一体化交通和公共服务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周健民说,交通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的基础,目前长三角地区综合交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但交通发展不充分、不均衡,区域间、各交通方式间相互割裂等问题依然存在,与交通高质量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适宜长三角地区发展的大容量的轨道交通和水运未得到足够重视。
“过去考虑交通布局,都是以自己城市为中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应该把长三角地区作为整体来考虑。”周健民认为,眼下首先要理清跨界地区主要的“断头路”和“瓶颈路”,在既有框架下加强双边或多边协商,切实推进规划与建设的跨域衔接,着力破除机制与体制的一体化障碍。他建议,探索交通发展的股份合作方式,由三省一市共同出资组建长三角地区交通投资公司,统筹推进区域、尤其是跨界地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世界级机场群,助力城市群走向“世界级”
全国政协委员、东南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吴智深说,作为城市重要公共基础设施的机场群,如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级机场群,对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国际科创中心的形成以及产业集成的形成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体系。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完善长三角区域机场规划布局,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推进民航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吴智深说,对照建设交通强国和民航强国的要求,以及世界级机场群的基本功能,长三角区域民航协同发展仍有可提升空间,如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仍需提高、航线网络优化尚有潜力、空域资源供给有待加强、综合交通衔接还有空间。要强化上海机场的国际航空枢纽功能,提升南京禄口机场、无锡硕放机场等区域枢纽机场的带动能力,重点发展国内重点城市和部分国际旅客运输,同时由南通等地的辅助机场主动承接上海疏解的非国际航空枢纽功能。
吴智深还建议,统筹建设内畅外联的综合交通网络,各重点机场配套建成公路、城市道路、铁路、城市轨道等运输方式齐全的交通体系,形成“轨道上的机场群”,形成与各机场吞吐量相匹配、内外衔接能力充分的机场集疏运网络。此外,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推进空铁联运、空陆联运,实现空陆两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输服务运营管理相协调,建立空陆联动的应急服务体系。(郁 芬 顾 敏)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