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们怒斥“伪科学养生保健”
分组讨论中,委员们积极发言。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余萍摄
当今各种“伪养生”大行其道,但相当多养生保健机构及从业人员不具备从事保健服务的资质,由于缺乏服务技术标准和规范,养生“养出”伤病甚至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而最近曝光的“权健”事件,再度折射出保健品市场的乱象。昨天在省政协的分组讨论当中,医药卫生界委员对此展开热议。
市场现状
1千多万从业人员受过正规培训不到5%
看看各地大街小巷的店铺,到处都是养生馆、美容美体馆等机构推出的刮痧、拔罐、艾灸等,只要你进了门,往往人家一上来就给你“号脉”,女士往往“气血不足”,男士多是“肝肾阴虚”,治疗方法都是推拿、艾灸、拔火罐、刮痧等。甚至不少店面营业执照中只有美容美发或健身洗浴服务,却做着“跨界”业务:足疗店里做推拿、刮痧;美容店可艾灸、拔罐、中医理疗。
“一些所谓的养生馆打着中医药的旗号,对广大民众进行误导。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一百多万家保健养生机构,从业人员达到1千多万,”省政协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陈涤平说,但是其中受到正规培训的不到5%。在大健康时代,医疗卫生已经从以疾病为中心变成以健康为中心,问题主要一是出在养生保健、健康服务,第二就是康复和养老。特别是前一个,涉及的问题多,社会影响大,对中医药行业的影响更大,“但其实出问题的,都不是属于真正的中医药范畴。”
委员建议
江苏试点中医养生领域从业人员持证上岗
陈涤平委员建议,对于养生保健人才系统的培训,除了加强大专院校学历教育,还要加强和规范非学历教育的培训。
据介绍,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申办的中医养生学医学本科专业获批招生,该专业学制5年,今年计划招生60人,学生毕业后授予医学学士学位,是全国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开设的首批中医养生学专业。这些人才适合在各类养生、治未病机构和各级医院治未病科(中心)、老年科、慢性病相关科室等,从事中医养生、治未病和慢性病、老年病干预治疗、防护等工作,他们是合格的专业人才。
委员建议,除了本科阶段的学历教育外,能不能对健康养生机构人员进行1年以内的培训规范,让所有从事中医养生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这可以在江苏几个点先试行,然后逐步推广,让江苏的保健品市场逐步得以规范。
通过项目招标,让专门机构承担科学宣传职责
老百姓为什么会“迷信”保健品,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科普宣教的不足。江苏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为18.8%,高于全国的10%,但仍低于上海和浙江。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比如,吸烟和被动吸烟会导致癌症、膳食要清淡少盐等等这些都属于健康素养的范畴。“‘并不是一发烧就要挂水’,每天儿科医生面对那么多患儿的家长,没有足够的时间一一解释。”省政协委员、南京市儿童医院院长黄松明如是说。
“以前这个问题不突出,现在很突出,以养生的名义欺骗,已经成为了社会问题。”省政协委员、南京医科大学教授高兴亚提议说,卫健委能不能成立专门机构,承担起管理和服务的职责,其中管理就是对养生保健领域监管;而服务则是通过一些项目招标,让一些民间机构或者高校机构承担起科普宣传这样的工作,让医疗专家巡回科普演讲。 实习生张添诚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于丹丹
标签:
编辑: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