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姑苏交警积极探索“动态布警、网格巡防”新机制

14.06.2016  18:08

  今年以来,苏州姑苏城区交通压力骤增,为了应对流量大、事故多、任务重、道路施工频繁等不利因素集中涌现的严峻形势,姑苏交警大队锐意进取,大胆创意,从管理创新、勤务调整、机制优化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动态布警、网格巡防”的交通管理新机制,实现了辖区主次干道见警率与畅通度双提升。

   警力高度匹配警情

  姑苏大队根据姑苏区道路交通流分布特点等实际情况,按照“区域总包、分段承包、一段一岗、责任到人”的管理方法,围绕主次干道、重点区域、重要节点,设立了翻班岗、固定岗与巡逻岗相结合的勤务模式。因城区中心医院、机关众多、主要干道施工等影响,以往的平峰逐渐消失,中心区域全天候成为高峰,为此大队专门设置了10:30至14:00的中峰岗位,全部由大队机关人员承担执勤任务。同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原则,明确责任区域,包干到人,确保点、线、面全面覆盖,长效管理。

  姑苏大队从民警的身心实际出发,科学布警,量情用警,避免民警打疲劳战,积极探索交警弹性工作制,根据不同岗位,设置不同的在岗时间。因姑苏区商圈、景点集中,双休日拥堵现象加剧,特规定路面执勤中队休息主要安排在周一至周五,双休日确保80%以上警力在岗在位。勤务指挥中心、秩序管理中心、事故处理中心、车管中队分片包干,全员参与早晚高峰执勤。

  姑苏大队重点强化中队之间、与相邻分局大队之间衔接路段的交通特点分析研判,建立信息分享机制与联动放行机制,提升重点衔接路段道路畅通度。同时,结合辖区大型活动会议多、机关学校多、商贸区集中等特点,牢固树立“一盘棋”的大局观念,及时抽调各中队及机关人员加强警力增援,合力保畅通,确保勤务与实际管理需求相匹配。

   延伸拓展交通管理

  姑苏大队大胆推行警务机制改革,从200多名民警中,挑选出8名业务骨干、中坚力量,建立了苏州首批机动骑警队伍,专门配置了大功率摩托车、新型执法头盔等装备。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骑警队的“尖刀”作用,采取节点驻守与路段巡逻相结合的勤务模式,锁定重点时段、重点路段,加大“查、

  扣、罚、拘”力度,对各类重点违法保持严打态势,特别是重拳打击严管道路因临时违停造成的人为拥堵情况。

  自骑警队组建两周以来,已查处重点违法5300多起,在排堵疏导、违法整治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依托所队融合,集全局之力,全面打通背街小巷微循环,通过单行线设置在空间上对车流进行分布,着力打通姑苏区路网的毛细血管,充分发挥支路、背街小巷均分交通流的作用,缓解了主次干道的交通压力。根据已实施的微循环交通组织经验和效果,积极探索以东西向、南北向的干道为主通道,设计整体单向通行线路。

  为提高排堵促畅的前瞻性与预见性,充分发挥视频巡检效率高、覆盖面广的优势,强化网上巡逻勤务,实行三级巡检的工作制度。一级巡检主要针对主要干道和重要路口实行实时监控巡检,二级和三级巡检主要针对次要干道和路口实行轮巡,从早上七点至晚上十点,对辖区堵点、乱点和盲点进行连续巡查,实时发现道路拥堵、事故、违法等情况,及时发布指令,第一时间派警处置。

  姑苏大队积极推行社会化清障模式。违法停车社会化清障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大队清障力量薄弱之困境,更是从根本上打击了乱停乱放等违法行为,净化了道路环境。目前大队所有清障车辆实行白天动态巡逻,晚上驻点待命,保持对严管道路24小时高压态势。与之前相比大队现在平均每天清障80余辆,清障效率提高近三倍,为净化、畅通道路起到了关键作用。

   快速排解堵点难点

  为进一步加强道路通行质态研判,排查交通堵点、路段,提高交通组织科学性、有效性,大队依托秩序管理中心积极落实分析研判和路面巡查制度,不断优化辖区交通组织,完善各类交通设施,专门建立了三项工作机制。

  勤务指挥中心根据各路面执勤中队的责任区勤务安排,利用交警警务工作平台、PGIS平台、视频巡检,做好上岗点名和警力调度,加强到位率和管事率考核,确保责任区勤务落实到位。秩序管理中队以高峰站点、平峰巡线的方式对重要路口、拥堵路段、施工路段的交通安全设施进行巡查。在轨交4号线围挡施工期间,大队每天派人开展高峰定时巡逻,平峰抽查巡检,共计提出整改意见建议50余条,整改设置不规范或隐患30多处。

  明确秩序管理中心与各执勤中队的对接,畅通对接的渠道和手段,简化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中间环节,提高效率。在万达广场周边交通优化、新城左转弯待转区更新、主干道路路口放行方式优化等诸多具体措施中,正是各项对接工作顺畅高效,确保了短期内圆满完成。

  姑苏大队每周召开道路拥堵研判会议,将研判重点放在关乎民生民意热题、百姓关心的焦点难点、媒体关注的堵点乱点问题方面,并拿出针对性措施。在研判机制的引领下,大队先后推出了西美巷至马金桥的干将路沿线的交通优化、观前商圈、石路商圈周边道路交通优化组织、南门商圈轨道施工后的交通调整等综合管理措施,有效改善了重点区域通行秩序。

  同时,姑苏大队堵疏结合,在市土地储备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持续利用闲置土地开发出临时停车泊位,有效缓解了石路、观前、拙政园等旅游商贸区的停车难问题,大大提高了上述地区道路通行效率。(苏州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