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南京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重点监测指标完成良好
“十二五”南京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重点监测指标完成良好
“十二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关爱妇女儿童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全市妇儿事业在经济、参与决策与管理、教育、健康、文化、社会保障和福利、法律保护、生存环境八个领域的大多数指标都达到了国家、省、市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规划主要量化指标的要求,但也有部分领域的少数目标值尚未达标或呈波动变化。现将南京市对照国家、省、市量化评估指标的执行情况综合反映如下:
一、量化指标实施情况
国家(2020年目标)、江苏省和南京市(2015年目标)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规划主要量化指标,目前可监测的189项(妇女指标117项、儿童指标72项)指标中,国家目标涉及的指标共有97项(妇女指标51项、儿童指标46项),有90项指标已经达标(妇女指标46项、儿童指标44项),达标率为92.8%;江苏省目标涉及的指标共有125项(妇女指标85项、儿童指标40项),有117项指标已经达标(妇女指标79项、儿童指标38项),达标率为93.6%;南京目标涉及的共有161项(妇女指标106、儿童指标55项),有148项标已经达标(妇女指标97、儿童指标51),达标率为91.9%。
表1 国家、省、市妇女儿童量化指标达标情况表
指标分类 目标分类 | 妇女指标 | 儿童指标 | ||||
指标数 | 达标数 | 达标率 (%) | 指标数 | 达标数 | 达标率 (%) | |
国家2020年目标 | 51 | 46 | 90.2 | 46 | 44 | 95.7 |
江苏省2015年目标 | 85 | 79 | 92.9 | 40 | 38 | 95.0 |
南京市2015年目标 | 106 | 97 | 91.5 | 55 | 51 | 92.7 |
1 、妇女与经济
“十二五”期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重生态、惠民生各项工作,妇女就业状况在经济社会 “稳中向好、转中提质”的良好态势下得到较好发展。
妇女与经济11项指标中,国家目标涉及的5项指标,全部达标;江苏省目标涉及的6项指标,有5项达标,1项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中女性比例指标没有达标;南京市目标涉及的9项指标,有7项已经达标,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中女性比例和法人代表和企业家中女性比例两项没有达标。
表2 妇女与经济领域量化评估指标统计表
主要指标 | 单位 | 国家2020年目标 | 达标 判断 | 省2015年目标 | 达标 判断 | 市2015年目标 | 达标 判断 |
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中女性比例 | % |
| ≥45% | 没有 达标 | ≥45% | 没有 达标 | |
城镇非私营单位女性就业人员 | 万人 | 增加 | 达标 | 增加 | 达标 | 增加 | 达标 |
执行了《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企业比重 | % | 提高 | 达标 | 提高 | 达标 | 提高 | 达标 |
女职工特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签订率 | % |
|
| ≥90% | 达标 | ≥90% | 达标 |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女性比例 | % |
|
| ≤47% | 达标 | ≤47% | 达标 |
公有经济企事业单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女性所占比例 | % | ≥35% | 达标 | ≥35% | 达标 | ≥35% | 达标 |
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对象中女性 | 万人 | 应保尽保 | 达标 |
|
|
|
|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 | 元/人·月 | 提高 | 达标 |
|
|
|
|
法人代表和企业家中女性比例 | % |
|
|
|
| 提高3—5个百分点 | 没有 达标 |
市级以上劳动模范 | 人 |
|
|
|
| 保持一定比例 | 达标 |
#女性 | 人 |
|
|
|
| 保持一定比例 | 达标 |
2 、妇女与决策管理
“十二五”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培养选拔女干部的有关精神,围绕教育培训、实践锻炼、优先配备等环节,强化措施,完善机制,妇女参政议政程度进一步提高。
妇女与决策和管理领域38项监测指标中,国家目标涉及的11项指标,有6项达标, 5项指标不达标;江苏省目标涉及的25项指标,18项达标,7项指标不达标;南京市目标涉及的35项指标,有28项达标,7项指标不达标。
表3 妇女与决策管理领域量化评估指标统计表
主要指标 | 单位 | 国家2020年目标 | 达标 判断 | 省2015年目标 | 达标 判断 | 市2015年目标 | 达标 判断 |
市人大常委中女性比例 | % |
|
| 提高 | 达标 | 提高 | 达标 |
市人大代表中女性比例 | % |
|
| 提高 | 没有 达标 | 提高 | 没有 达标 |
市级人大班子中女干部配备数 | 人 |
|
|
|
| 一名以上女干部 | 达标 |
市政协常委中女性比例 | % |
|
| 提高 | 达标 | 提高 | 达标 |
市政协委员中女性比例 | % |
|
| 提高 | 达标 | 提高 | 达标 |
市级政协班子中女干部配备数 | 人 |
|
|
|
| 一名以上女干部 | 达标 |
区政协常委中女性比例 | % |
|
|
|
| 提高 | 达标 |
区政协委员中女性比例 | % |
|
|
|
| 提高 | 达标 |
区级政协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 | % |
|
|
|
| 100% | 达标 |
市政府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数 | 人 | 至少一名 | 达标 | 至少一名 | 达标 | 至少一名 | 达标 |
市级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中配有女干部的班子比例 | % | 提高 | 达标 | 提高 | 达标 | 提高 | 达标 |
市级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中配有正职女干部的班子比例 | % | 提高 | 没有 达标 | 提高 | 没有 达标 | 提高 | 没有 达标 |
市厅级正职女领导干部占同级正职干部的比例 | % |
|
| 提高,力达15% | 达标 | 提高,力达15% | 达标 |
市党委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数 | 人 |
|
| 一名以上女干部 | 达标 | 一名以上女干部 | 达标 |
市级党政部门中配有女干部的部门的比例 | % |
|
| ≥50% | 达标 | ≥60% | 达标 |
市厅级后备干部中女性比例 | % |
|
| ≥15% | 达标 | ≥20% | 达标 |
区管正职领导干部中女性比例 | % |
|
|
|
| ≥20% | 没有 达标 |
区级政府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 | % |
|
|
|
| 100% | 达标 |
区政府领导班子配备女干部的班子比例 | % | 提高 | 达标 | 100% | 达标 |
|
|
区政府领导班子正职中女干部的比例 | % | 提高 | 没有 达标 | 提高 | 没有 达标 |
|
|
区级政府部门领导班子中配有女干部的班子比例 | % |
|
|
|
| 提高 | 达标 |
区级政府部门领导班子中配有正职女干部的班子比例 | % |
|
|
|
| 提高 | 达标 |
县处级正职女领导干部占同级正职干部的比例 | % |
|
| 提高,力达15% | 达标 | 20% | 达标 |
区党委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数 | 人 |
|
| 一名以上女干部 | 达标 | 一名以上女干部 | 达标 |
区级党委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 | % |
|
|
|
| 100% | 达标 |
县处级后备干部中女性比例 | % |
|
| ≥20% | 达标 | ≥20% | 达标 |
乡镇(街道)正职女领导干部占同级正职干部的比例 | % |
|
| 提高,力达5% | 达标 | 不低10% | 达标 |
市级党代会代表中女性所占比例 | % |
|
| 不低于女党员占党员总数的比例 | 达标 | 不低于女党员占党员总数的比例 | 达标 |
区党代会代表中女性所占比例 | % |
|
|
|
| 不低于女党员占党员总数的比例 | 达标 |
女党员占党员总数的比例 | % |
|
| —— |
| —— |
|
新发展的党员中女性比例 | % |
|
| 35%左右 | 达标 | ≥35% | 达标 |
事业单位(含高校)领导班子中1名以上女干部的比例 | % |
|
|
|
| 80% | 达标 |
企业董事会中女职工董事占职工董事的比重 | % | 提高 | 没有 达标 | 提高 | 没有 达标 | 30% | 没有 达标 |
企业监事会中女职工监事占职工监事的比重 | % | 提高 | 没有 达标 | 提高 | 没有 达标 | 30% | 没有 达标 |
职工代表大会中女代表比例 | % | 提高 | 没有 达标 | 提高 | 没有 达标 | 提高 | 没有 达标 |
村委会主任中女性比例 | % | ≥10% | 没有 达标 | ≥10% | 没有 达标 | ≥10% | 没有 达标 |
村委会成员中女性比例 | % | ≥30% | 达标 | ≥30% | 达标 | ≥30% | 达标 |
居委会成员中女性比例 | % | 50%左右 | 达标 | 50%左右 | 达标 | 50%左右 | 达标 |
3 、妇女儿童与教育科技
南京市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教育规划纲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教育现代化工程建设进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倡导终身教育观念,以发展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为基础,以促进教育公平为着力点,促进了“十二五”期间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均衡、协调、快速发展。
妇女与教育科技领域共有11项主要指标,涉及国家目标的8项指标,江苏省目标的9项指标和南京市目标的9项指标全部达标。
表4 妇女与教育科技领域量化评估指标统计表
主要指标 | 单位 | 国家2020年目标 | 达标判断 | 省2015年目标 | 达标判断 | 市2015年目标 | 达标判断 | |
在园儿童中女童所占比例 | % | 平等接受教育 | 达标 | 平等接受教育 | 达标 | 平等接受教育 | 达标 | |
小学初中在校生中女生所占比例 | % | 平等接受教育 | 达标 | 平等接受教育 | 达标 | 平等接受教育 | 达标 | |
普通高中在校生中女生所占比例 | % | 平等接受教育 | 达标 | 平等接受教育 | 达标 | 平等接受教育 | 达标 | |
职业学校在校生中女生所占比例 | % | 提高 | 达标 | 提高 | 达标 |
|
| |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 | ≥40% | 达标 | ≥50% | 达标 | ≥60% | 达标 | |
普通高校在校生中女生比例 | % | 平等接受教育 | 达标 | 平等接受教育 | 达标 | 平等接受教育 | 达标 | |
由就业培训中心和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中女性所占比例 | % | 提高 | 达标 | 提高 | 达标 |
|
| |
女性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比例 | % |
|
| 提高 | 达标 | 提高 | 达标 | |
女性青壮年文盲率 | % | <2% | 达标 | <2% | 达标 | <2% | 达标 | |
全市科技创新项目带头人中女性比例 | % |
|
|
|
| 提高 | 达标 | |
科技成果评比获奖人员中女性比例 | % |
|
|
|
| 提高 | 达标 |
儿童与教育领域共有11项主要指标,涉及国家目标的6项指标,江苏省目标的7项指标全部达标;南京市目标的9项指标中公办幼儿园达省级优质园的比例和公办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的比例两项指标没有达标。
表 5 儿童与教育领域量化评估指标统计表
主要指标 | 单位 | 国家2020年目标 | 达标 判断 | 省2015年目标 | 达标 判断 | 市2015年目标 | 达标 判断 |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 % | ≥70% | 达标 | ≥96% | 达标 | ≥98% | 达标 |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 % | ≥95% | 达标 | ≥99% | 达标 | 100% | 达标 |
城市公办幼儿园数(公办幼儿园数) | 个 | 增加 | 达标 |
|
|
|
|
公办幼儿园达省级优质园的比例 | % |
|
|
|
| ≥70% | 没有 达标 |
公办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的比例 | % |
|
|
|
| ≥70% | 没有 达标 |
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在校学生数 | 万人 | 平等接受教育 | 达标 |
|
|
|
|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 % | ≥90% | 达标 | ≥96% | 达标 | 100% | 达标 |
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 | 万人 | 保持 | 达标 | 保持 | 达标 | 增加 | 达标 |
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点的城镇社区的比例 | % |
|
| ≥95% | 达标 | ≥95% | 达标 |
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点的行政村的比例 | % |
|
| ≥85% | 达标 | ≥85% | 达标 |
中小学及幼儿园的儿童家长年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率 | % |
|
| ≥98% | 达标 | ≥98% | 达标 |
4 、妇女儿童与健康
“十二五“以来,全市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围绕促进基本公共卫生逐步均等化目标,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强化监督、规范服务,推动各项工作稳步向前发展,妇幼保健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妇女儿童医疗卫生水平继续提高,健康水平进一步提升。
妇女与健康领域共有22项主要指标,涉及国家目标的8项指标,江苏省目标的22项指标和南京市目标的21项指标全部达标。
表 6 妇女与健康领域量化评估指标统计表
主要指标 | 单位 | 国家2020年目标 | 达标判断 | 省2015年目标 | 达标判断 | 市2015年目标 | 达标判断 |
孕产妇死亡率 | 1/10万 | ≤20/10万 | 达标 | ≤10/10万 | 达标 | ≤10/10万 | 达标 |
流动人口中孕产妇死亡率 | 1/10万 |
|
| 降低 | 达标 | 降低 | 达标 |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 % |
|
| ≥85% | 达标 | ≥85% | 达标 |
孕产妇保健管理率 | % |
|
| ≥95% | 达标 | ≥95% | 达标 |
住院分娩率 | % |
|
| ≥98% | 达标 | ≥99% | 达标 |
其中:城市 | % |
|
| ≥98% | 达标 | ≥99% | 达标 |
农村 | % |
|
| ≥98% | 达标 | ≥99% | 达标 |
孕产妇中、重度贫血患病率 | % | 降低 | 达标 | 降低 | 达标 | 降低 | 达标 |
婚前医学检查率 | % |
|
| ≥80% | 达标 | ≥80% | 达标 |
妇幼保健机构健全率 | % |
|
| ≥95% | 达标 | 100% | 达标 |
妇女常见病筛查率 | % | ≥80% | 达标 | ≥85% | 达标 | ≥85% | 达标 |
其中:城市 | % |
|
| ≥85% | 达标 | ≥85% | 达标 |
农村 | % |
|
| ≥85% | 达标 | ≥85% | 达标 |
从事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的人员持证执业率 | % |
|
| 100% | 达标 | 100% | 达标 |
感染艾滋病的孕产妇及所生儿童采取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比例 | % |
|
| ≥90% | 达标 | ≥90% | 达标 |
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感染率 | % | 控制 | 达标 | 控制 | 达标 | 控制 | 达标 |
感染梅毒的孕产妇及所生儿童采取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比例 | % | 100% | 达标 | ≥90% | 达标 | ≥90% | 达标 |
妇女梅毒年报告发病率 | % | 控制 | 达标 | 控制 | 达标 | 控制 | 达标 |
妇女人均预期寿命 | 岁 | 延长 | 达标 | 延长 | 达标 | 延长 | 达标 |
每万人拥有晨(晚)练健身点 | 个 |
|
| ≥5 | 达标 | ≥5 | 达标 |
国民体质测定网络覆盖率 | % |
|
| 100% | 达标 | 100% | 达标 |
妇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 | % | 提高 | 达标 | 提高 | 达标 |
|
|
儿童与健康领域共有26项主要指标,涉及国家目标的16项指标,有14项指标达标;江苏省目标涉及的24项指标,有22项达标;南京市涉及的25项指标,有23项达标;国家、省和市没有达标的项目都为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和出生人口性别比两项指标。
表 7 儿童与健康领域量化评估指标统计表
主要指标 | 单位 | 国家2020年目标 | 达标 判断 | 省2015年目标 | 达标 判断 | 市2015年目标 | 达标 判断 |
出生缺陷发生率 | ‰ |
|
| ≤ 8‰ | 达标 | ≤ 8‰ | 达标 |
婴儿死亡率 | ‰ | ≤10‰ | 达标 | ≤6‰ | 达标 | ≤5‰ | 达标 |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 ‰ | ≤13‰ | 达标 | ≤10‰ | 达标 | ≤10‰ | 达标 |
流动人口中婴儿死亡率 | ‰ |
|
| 降低 | 达标 | 降低 | 达标 |
流动人口中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 ‰ |
|
| 降低 | 达标 | 降低 | 达标 |
低出生体重发生率 | % | ≤4% | 没有 达标 | ≤3% | 没有 达标 | ≤3% | 没有 达标 |
妇幼保健机构健全率 | % |
|
|
|
| 100% | 达标 |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率 | % |
|
| ≥95% | 达标 | 100% | 达标 |
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 | % | ≥50% | 达标 | ≥50% | 达标 | ≥50% | 达标 |
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 | % |
|
| ≥80% | 达标 | ≥80% | 达标 |
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 | % | ≤12% | 达标 | ≤12% | 达标 | ≤12% | 达标 |
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 | % | ≤7% | 达标 | ≤7% | 达标 | ≤7% | 达标 |
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 | % | ≤5% | 达标 | ≤5% | 达标 | ≤5% | 达标 |
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 | % |
|
| ≤5% | 达标 |
|
|
以乡(镇)为单位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 | % | ≥98% | 达标 | ||||
卡介苗 | % | ≥95% | 达标 | ≥95% | 达标 | ≥98% | 达标 |
脊灰疫苗 | % | ≥95% | 达标 | ≥95% | 达标 | ≥98% | 达标 |
百白破疫苗 | % | ≥95% | 达标 | ≥95% | 达标 | ≥98% | 达标 |
含麻疹成分疫苗 | % | ≥95% | 达标 | ≥95% | 达标 | ≥98% | 达标 |
乙肝疫苗 | % | ≥95% | 达标 | ≥95% | 达标 | ≥98% | 达标 |
甲肝疫苗 | % | ≥95% | 达标 | ≥95% | 达标 | ≥98% | 达标 |
乙脑疫苗 | % | ≥95% | 达标 | ≥95% | 达标 | ≥98% | 达标 |
流脑疫苗 | % | ≥95% | 达标 | ≥95% | 达标 | ≥98% | 达标 |
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 | % |
|
| ≥90% | 达标 | ≥95% | 达标 |
新生儿听力筛查率 | % |
|
| ≥90% | 达标 | 90% | 达标 |
出生人口性别比 | % | 控制 | 没有 达标 | 控制 | 没有 达标 | 控制 | 没有 达标 |
5 、妇女儿童与文化
“十二五”期间,南京市按照上级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有关要求,结合文化新闻出版工作特点,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工作,牢固树立服务妇女儿童的工作理念,坚决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采取措施、履行职责,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为妇女儿童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妇女与文化领域共有4项主要指标,这4项主要指标都仅涉及江苏省目标和南京市2015年目标,且都全部提前达标。
表 8 妇女与文化领域量化评估指标统计表
主要指标 | 单位 | 国家2020年目标 | 达标判断 | 省2015年目标 | 达标判断 | 市2015年目标 | 达标判断 |
区以上党校(行政学院)开设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教育课程的比例 | % | - | - | 100% | 达标 | 100% | 达标 |
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开设妇女活动场所比例 | % | - | - | 100% | 达标 | 100% | 达标 |
城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设妇女活动场所比例 | % | - | - | 100% | 达标 | 100% | 达标 |
村(社区)综合文化室开设妇女活动场所比例 | % | - | - | 100% | 达标 | 100% | 达标 |
儿童与文化领域共有12项主要指标,涉及国家目标的8项指标,江苏省目标涉及的2项指标和南京市涉及的4项指标,都已达标。
表 9 儿童与文化领域量化评估指标统计表
主要指标 | 单位 | 国家2020年目标 | 达标 判断 | 省2015年目标 | 达标判断 | 市2015年目标 | 达标 判断 |
儿童图书出版物 | 万册 | 增加 | 达标 |
|
|
|
|
儿童音像制品 | 万盒(张) | 增加 | 达标 |
|
|
|
|
少儿广播节目播出时间 | 时:分 | 增加 | 达标 |
|
|
|
|
少儿电视节目播出时间 | 时:分 | 增加 | 达标 |
|
|
|
|
动画电视节目播出时间 | 时:分 | 增加 | 达标 |
|
|
|
|
未成年人参观科技馆人次 | 万人次 | 增加 | 达标 |
|
|
|
|
公共图书馆少儿文献 | 万册 | 增加 | 达标 |
|
|
|
|
未成年人参观博物馆人次 | 万人次 | 增加 | 达标 |
|
|
|
|
建成独立的市级儿童图书馆或少儿图书阅读活动部数 | % |
|
| 100% | 达标 | 有 | 达标 |
建成独立的儿童图书馆或少儿图书阅读活动部的区的比例 | % |
|
| ≥90% | 达标 | 100% | 达标 |
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个数 | 个 |
|
|
|
| ≥11 | 达标 |
乡镇(街道)建立各类妇女儿童活动阵地的比例 | % |
|
|
|
| ≥90% | 达标 |
6 、妇女儿童与社会保障和福利
“十二五”以来,南京市通过增强妇女儿童维权意识、加强妇女儿童维权力度、完善妇女儿童维权网络,以及探索诸如“单亲贫困母亲”综合帮扶、“困境儿童”帮扶等项目化服务等方式,不断提高对妇女儿童社会保障和福利方面工作的重视程度,在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妇女与社会保障领域共有15项主要指标,涉及国家目标的12项指标、涉及江苏省目标的4项指标和涉及南京市目标的13项指标皆全部达标。
表 10 妇女与社会保障领域量化评估指标统计表
主要指标 | 单位 | 国家2020年目标 | 达标判断 | 省2015年目标 | 达标判断 | 市2015年目标 | 达标判断 |
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 万人 | 增加 | 达标 |
|
| 增加 | 达标 |
其中:女性参保人数 | 万人 | 增加 | 达标 |
|
| 增加 | 达标 |
以城乡社区为单位的养老保险服务覆盖率 | % |
|
| ≥90% | 达标 | ≥90% | 达标 |
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 万人 | 增加 | 达标 |
|
| 增加 | 达标 |
其中:女性参保人数 | 万人 | 增加 | 达标 |
|
| 增加 | 达标 |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 万人 | 增加 | 达标 |
|
| 增加 | 达标 |
其中:女性参保人数 | 万人 | 增加 | 达标 |
|
| 增加 | 达标 |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 万人 | 增加 | 达标 |
|
| 增加 | 达标 |
其中:女性参保人数 | 万人 | 增加 | 达标 |
|
| 增加 | 达标 |
城镇女性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 | 万人 | 增加 | 达标 | 增加 | 达标 | 增加 | 达标 |
城镇女职工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 | 万人 | 增加 | 达标 |
|
| 增加 | 达标 |
城乡职工生育保险参保人数 | 万人 | 增加 | 达标 |
|
| 增加 | 达标 |
其中:女性参保人数 | 万人 | 增加 | 达标 |
|
| 增加 | 达标 |
政府实施妇女儿童民生实事的数量 | 个 |
|
| 增加 | 达标 |
|
|
政府实施妇女儿童民生实事的受益人数 | 万人 |
|
| 增加 |
|
|
|
儿童和福利领域13项主要指标,国家目标中9项指标,江苏省目标中3项指标和南京市目标中10项指标全部达标。
表 11 儿童与福利领域量化评估指标统计表
主要指标 | 单位 | 国家2020年目标 | 达标判断 | 省2015年目标 | 达标判断 | 市2015年目标 | 达标判断 |
孤儿家庭收养人数 | 人 | 提高 | 达标 | 提高 | 达标 |
|
|
孤儿家庭寄养率 | % |
|
| 提高 | 达标 | 提高 | 达标 |
孤儿家庭收养率 | % |
|
| 提高 | 达标 | 提高 | 达标 |
儿童福利机构个数 | 个 | 增加 | 达标 |
|
| 增加 | 达标 |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 | 个 | 增加 | 达标 |
|
| 有 | 达标 |
每个乡镇(街道)配备专兼职儿童社会工作者人数 | 人 | ≥1 | 达标 |
|
| ≥1 | 达标 |
基层组织中持有证书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人数 | 人 | 增加 | 达标 |
|
|
| |
社区服务中心(站) | 个 | 增加 | 达标 |
|
|
| |
残疾儿童接受康复训练和服务人数 | 人 | 增加 | 达标 |
|
| 增加 | 达标 |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人数 | 人 | 增加 | 达标 |
|
| 增加 | 达标 |
开展残疾儿童康复的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 | 个 | 增加 | 达标 |
|
| 增加 | 达标 |
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训练人数 | 人 |
|
|
|
| 增加 | 达标 |
是否建有困境儿童保护机制 |
|
|
|
|
| 有 | 达标 |
7 、妇女儿童与法律保护、生存环境
“十二五”期间,我市持续严厉打击和防范各种侵犯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犯罪活动,依法审理侵害妇女儿童权益案件,着力抓好普法、信访、法援与“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有效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并着力打造优良的宜居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环境的过程中,着力强化妇女儿童生活、文化环境管理,严格执法监督,城乡妇女儿童的人居环境得到较大优化,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妇女与法律保护、生存环境共有16项主要指标,涉及国家目标的7项指标,涉及江苏省目标的15项和涉及南京市目标的15项指标,皆全部达标。
表 12 妇女与法律保护、生存环境领域量化评估指标统计表
主要指标 | 单位 | 国家2020年目标 | 达标判断 | 省2015年目标 | 达标判断 | 市2015年目标 | 达标判断 |
妇女获得法律援助人数 | 人 | 增加 | 达标(应援尽援) |
|
|
|
|
对符合条件并提出申请的女性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的比例 | % |
|
| 100% | 达标 | 100% | 达标 |
破获强奸案件数 | 件 | 有效控制 | 达标 | 有效控制 | 达标 | 有效控制 | 达标 |
破获拐卖妇女案件数 | 件 | 有效控制 | 达标 | 有效控制 | 达标 | 有效控制 | 达标 |
破获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等)妇女卖淫案件数 | 件 | 有效控制 | 达标 | 有效控制 | 达标 | 有效控制 | 达标 |
女性犯罪率(女性刑事作案成员率(占同期刑事作案成员人数的比例)) | % |
|
| 降低 | 达标 | 降低 | 达标 |
经过性别评估的法规政策的数量 | 部/个 |
|
| 增加 | 达标 |
|
|
受暴妇女儿童救助(庇护)机构数 | 个 | 建立 | 达标 | 增加 | 达标 | 增加 | 达标 |
受救助(庇护)所救助人次 | 人次 | 应助尽助 | 达标 | 应助尽助 | 达标 | 应助尽助 | 达标 |
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例 | % | 85%左右 | 达标 | ≥90% | 达标 | ≥90% | 达标 |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 |
|
| 100% | 达标 | 100% | 达标 |
城市污水处理率 | % |
|
| ≥90% | 达标 | ≥95% | 达标 |
建成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市、区的比例 | % |
|
| 100% | 达标 | 100% | 达标 |
建成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乡镇(街道)的比例 | % |
|
| ≥90% | 达标 | ≥90% | 达标 |
村(社区)建成“妇女儿童之家”的比例 | % |
|
| 100% | 达标 | 100% | 达标 |
妇女用品(化妆品 、卫生用品、文胸等)抽查合格率 | % |
|
| ≥90% | 达标 | ≥90% | 达标 |
儿童与法律保护、生存环境共有10项主要指标,涉及国家目标的7项指标,涉及江苏省目标的4项指标,涉及南京市目标的7项指标全部达标。
表 13 儿童与法律保护、生存环境领域量化评估指标统计表
主要指标 | 单位 | 国家2020年目标 | 达标 判断 | 省2015年目标 | 达标 判断 | 市2015年目标 | 达标 判断 |
得到法律机构援助的未成年人数 | 人 | 增加 | 达标 |
|
|
|
|
对没有聘请律师辩护的未成年刑事案件被告人实施法律援助的比例 | % |
|
| 100% | 达标 | 100% | 达标 |
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占同期犯罪人数的比例 | % | 降低 | 达标 |
|
| 降低 | 达标 |
解救被拐卖儿童数 | 人 | 及时解救 | 达标 |
|
|
|
|
未成年罪犯占刑事罪犯的比例(未成年刑事作案成员占刑事作案成员的比例) | % | 降低 | 达标 | 降低 | 达标 |
|
|
儿童玩具及用品抽查合格率 | % |
|
| ≥90% | 达标 | ≥95% | 达标 |
大型游乐设施定期检验合格率(定期检验率) | % |
|
| 100% | 达标 | 100% | 达标 |
妇女儿童之家个数 | 个 | 增加 | 达标 |
|
| 增加 | 达标 |
家长学校数 | 个 | 增加 | 达标 |
|
| 增加 | 达标 |
家长学校培训人次 | 万人次 | 增加 | 达标 |
|
| 增加 | 达标 |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以来,南京的妇女儿童事业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从监测统计的指标数据来看,有部分指标与各级制定的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存在一些应予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城镇非私营单位女性从业人员比例实现目标难度大
“十二五”期间,虽然女性就业人数总体上在不断增加,但城镇非私营单位女性从业人员比例数值始终都低于江苏省和南京市2015年目标45%的目标要求。从就业领域来看,“十二五”期间,女性在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中从业人员比重虽有所增大,就业领域不断拓宽,但大部分的女性就业领域多集中在劳动强度大、职业稳定性差、待遇水平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商业零售、餐饮、社区等服务行业。
2 、妇女参政议政比例还比较低
近年来,我市在妇女参政议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女干部人数有所提高,但市级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中配有正职女干部的班子比例、区政府领导班子正职中女干部的比例、村委会主任中女性比例仍较低,各级各类领导班子中,女性领导干部任副职的多,任正职的少,女性后备干部人数偏少等问题仍然存在。
3 、 出生人口性别比高于正常值
国际公认正常的出生性别比(以女孩为100)应在102 -107 之间, 但我市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值一直高于正常值。2010年至2014年该数值分别为108.95、108.81、108.03、107.08和108.75。出生性别比长期高于正常值,将造成人口生态失衡, 影响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引起全市上下的关注。
4 、妇幼保健工作仍需加大实施力度
“十二五”以来,全市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一直高于3%,且2014年比2013年还增加了0.45个百分点,尽管2015年达到4%,但要达到江苏省和南京市2015年小于3%的目标仍有一定差距。
三、对策和建议
1 、保障妇女劳动权益和特殊利益
加大对妇女就业和再就业的工作力度,努力开展教育和培训,强化妇女的发展观念、市场观念、创业观念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妇女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落实女职工劳动保护的各项政策和法律规定,增强妇女的就业技能,保障女职工享受应有的待遇,保护女职工的身心健康。
2 、加大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
进一步提高妇女参政议政能力,要使女干部特别是女领导干部的任用在各地区间、各时间阶段都能保持稳定和均衡,并逐步增加女领导干部的人数。加大政策宣传、典型引导作用,积极营造女干部、女党员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加大女干部、女党员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切实提升女干部、女党员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培养选拔女干部、发展女党员工作的研究,积极探索工作规律性,健全工作机制,从政策上、宏观上、整体上确定女干部的配备比率,为扶持女干部健康成长,可以采取一定的政策倾斜。
3 、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采取综合措施,切实控制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开展健康宣传,提高群众对母婴保健重要性的认识;推进孕前医学检查工作,提供孕前保健和生育知识的指导,实行生育保险社会统筹和免费孕检等相关措施,及早发现疾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因妊娠合并症造成的严重后果;积极促进生育观念的转变,坚持不懈地普及社会性别意识, 改善女孩生存环境, 提高妇女地位, 促进妇女发展, 实现性别平等,禁止非法鉴定胎儿性别等法律法规, 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载体, 努力创建新的婚育文化。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进一步加强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对于保证和提高婴儿出生质量重要性的舆论宣传,营造自觉进行婚前医学检查的良好氛围,卫生机构要积极为适婚青年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他们提供方便和服务;政府部门也应积极采取减免婚检费用的实施方案,通过财政补贴婚检费用等,鼓励和支持婚前检查。(拟稿人:龚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