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魅力“创客城”迸发创新活力
集聚6大特色众创空间孵化450多家“双创”企业
一连几天与南来北往“创客”们打交道,让如皋市委常委、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向阳有些恍惚,仿佛自己也变身“创客”了。
10月16日,如城镇与南京曼度国际牵手,将纪庄社区一栋原计划用来办公的大楼改造成1万平米“如意创想空间”,招引有想法、有项目的“创客”前来创业。
此前两天,该镇还与苏南一家大型创意园艺公司签约,使之成为入驻街道重点打造的“创意农业E家”的第12个创意团队,一个以花木盆景全产业链培育为主体的众创空间初具雏形。
打造“创客城”,如皋在发力。如皋市委书记姜永华介绍,该市正放大世界长寿休闲养生福地品牌优势,依托四大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吸引海内外“创客”集聚,打造高吸附力“创客城”,以此带动经济社会创新转型。
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市,如皋拥有4个国家级、省级高新载体平台和13个特色产业园区。该市正重点打造科创园、软件园、农科园、临港产业园等6大特色众创空间,已累计孵化“双创”企业450多家,这些企业实施的新能源、高新材料、软件开发、现代农业等项目,引领如皋产业转型发展。
记者来到位于该市科技创业园内的“迈克吧”。它创建于今年5月,专为“创客”提供“孵化+辅导+投资”服务,不久前刚被南通市首批认定为唯一位于县(市)的市级众创空间。
正在忙碌的刘李杰今年28岁,是最早进驻“迈克吧”的“创客”之一。他只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就研发出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空气净化器新产品。该产品刚下线,就被300多家单位抢先订购。一家风投机构追风而来,出资300万元帮他进军终端市场。
“我马上就要从这里搬走了。”紧挨着“创客吧”的南通苏诺特掌门人史发全告诉记者。这是一家专门从事“私人订制”灌装包装生产线特色企业。2012年底,史发全带着技术回到家乡如皋创业。在科技创业园政策、资金、技术等多种“营养”的滋养下,短短两年多时间,史发全的企业不断发育成长,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昔日的“鸟巢”已容不下苏诺特迅速壮大的体量,最近,该公司已在国家级如皋经济开发区征地30亩,投入2000万元建新厂。
“立足良好的产业基础,如皋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载体平台、生态宜居等综合优势,努力打造让‘创客’们追梦而来、来了不愿走的强磁场。”如皋市市长陈晓东介绍。
目前,如皋已形成船舶海工及配套、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纺织服装等四大主导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四大新兴产业,现代物流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特色旅游业、休闲养老等四大服务业,花木盆景、有机农业、优质果蔬、特色渔业等四大优势农业产业体系。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政策环境,同样成为如皋吸引众多“创客”的重要条件。由于不遗余力建设生态高地,该市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超过70%,集中式饮用水水质100%达标,先后被评为国家生态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花木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休闲小城、中国最具幸福感县级城市等。今年,如皋在全省县(市)中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局,真正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打造最佳办事平台。
截至目前,如皋累计引进以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为代表的国家级顶尖人才30人,以省“双创”团队、个人等为代表的省级人才97人,全市各类高层次人才总数达7000多人。
“创客城”的加速打造,为如皋经济转型创新发展注入强劲活力。今年上半年,该市GDP增幅达9.5%,全面小康指标达标21个,居长江以北县(市)最高。1至9月,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20.1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1%、10.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税收占比达82.17%;完成增值税(不含营改增)19.01亿元,增长6.54%,总量居南通县(市)第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0.71%,高于工业增幅7.85个百分点;软件研发、服务外包、港口物流等服务业应税销售563.18亿元,总量居南通县(市)之首。
本报通讯员马志刚
本报记者陈明顾新东许建军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