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实实在在服务赢得群众满意

14.01.2015  17:01



  □本报通讯员 戴世燕 本报记者 施为飞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把司法行政工作做到群众身边去。”这是如皋市司法局打造人民满意实战型司法行政机关中一贯坚持的指导思想。2014年5月以来,如皋市司法局紧扣省司法厅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实战化试点工作部署,积极推动“四个全覆盖”在基层的工作落实,打通司法行政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中树立了司法行政机关崭新的形象。

  12348平台

  “实打实”惠民生

  “老板拖欠工资,请不起律师打官司怎么办?”“你可以拨打12348寻求法律援助。”“周一到周五上班没时间办理公证怎么办?”“你可以拨打12348预约公证。

  群众生活中法律需求五花八门,足不出户就能获得法律服务、解决涉法问题,这是出自如皋12348动漫宣传片的一幕。宣传片采用卡通动漫形象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扩大了12348公共服务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和群众知晓率。

  作为县级试点单位,如皋市司法局向市政府争取资金120万元,专项用于平台建设。12348协调指挥中心于2014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下设12348热线呼叫平台、12348网络服务平台、12348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和视频指挥中心四个工作平台,集法律咨询、业务咨询、群众诉求服务分流指派、投诉接处、数据分析、协调指挥等功能于一体。平台正式启用3个月以来,共解答群众电话法律咨询3312人次,回复网上法律咨询296件,受理其他法律服务申请155件,平台成员单位转办工单124件,对群众诉求即时受理、及时交办、限时督办、按时回访,做到群众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村居工作站

  “面对面”暖民心

  “多亏司法站的老冒,不然我的家庭就散了。”如皋丁堰镇风山村21组村民杨福林激动地说。

  83岁的老杨一直和孙子、孙媳一起生活,孙子因为交通事故去世后,孙媳在赡养老人、财产分割等方面与老扬产生矛盾。他们找到村司法所,服务人员老冒做通了两个人的思想工作,本来要破碎的关系又和好了。

  对照省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的部署,如皋建立市镇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解决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市镇两级“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窗口集法律援助、公证服务、法律服务、人民调解、法治宣传、信访接待六大功能于一身,实现群众进门一次申请、一窗受理。在此基础上,将公共法律服务向村居拓展,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确定5大类36项法律服务产品目录。据统计,如皋市镇村三级法律服务平台运行一年多来,现有85%的村居建立了司法行政工作站,共接待群众来电来访19098次,办理法律援助1475件、公证业务5872件,开展法治宣传活动348场次,现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3000余次。

  在推进实战化司法行政机关建设过程中,如皋注重基层保障、工作推进、群众工作“三项机制”,整体谋划、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以“及时梳理群众诉求、实时代理群众事务、即时处理群众难题”的“三理工作法”为主要内容,帮助群众反映合理诉求、代理具体事务、解决实际困难。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调解千家事

  “心贴心”解民忧

  2014年7月的一天傍晚,暴雨如注,如皋江安镇王某一路小跑到村调委会,按下村调委会门口的“调解服务一键通”,村调解员的手机迅速接通,在了解情况后,快速反应机制立即启动,10分钟后两名村调解员来到王某家的田头现场情况,通过借地挖渠、适当贴补的方式,迅速解决了两家的矛盾纠纷。

  针对当前矛盾纠纷突发性、多样性、群体性的特征,如皋市司法局积极研究探索新方法、新举措,推进“多元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体系建设。如皋加强村居网格信息员和调解队伍建设,建立村(社区)信息员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积分考核机制,以智能服务为突破口,投资50万元在全市14个镇(区)调处中心和348个村居全部安装了“调解服务一键通”,即便在节假日,群众只要按“一键通”提出调解求助,15分钟内就会有专门人员赶到现场。2014年镇村调解组织通过“调解服务一键通”受理矛盾1586起,调处成功率达98%,提供便民服务2618次,群众不跑远路、不花钱财,在家门口就能接受专业高效的调解服务。

2015年1月14日    《江苏法制报》    第1版

 


编校: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