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百村一面” 如皋保护传统村落 留住可以触摸的“乡愁”

28.08.2015  18:34
 

如皋市石庄镇张杨园社区居民黄兰美每天吃完晚饭后,喜欢沿着村里的小路散步。“过去村里泥路难走,卫生环境还差;经过整治,路面成了水泥路,还装上了路灯,河水变清,垃圾实现了日产日清,住在这里真舒心。”黄兰美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如皋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指导,整体保护、兼顾发展,活态传承、合理利用,政府引导、村民参与”的原则,充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探索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致力让古意盎然的村落系得住乡愁。

寻找乡愁 恢复旧时庄名

如皋东陈镇尚书村缘起清朝嘉庆年间兵礼吏户四部尚书戴联奎的故里而得名,长江镇(如皋港区)车马湖社区缘起越国大夫范蠡从这里弃车马改乘舟浮海去齐国而得名……这些村庄名引起了海内外如皋人的浓厚兴趣,激发出了悠悠的思乡之情。

近年来,如皋大力开展“自然村庄乡愁寻找工程”,组织镇村的离退休干部及年长同志,对原先自然村庄的名称及由来进行梳理统计,理清了全市自然村庄的历史由来,重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富含自然禀赋和地域特征的“河、圩、埭、渡、口、坝、池、溪、荡、岸、甸、园、门、剁、庙、庵、殿……”的原始村庄名。

在行政村撤并过程中,如皋或保留或恢复具有地域特色的村庄名,并将之作为撤并后行政村的村名,赋予了行政村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丰富内涵。

修旧如旧 打造宜居村庄

走在张杨园社区的小路上,记者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穿越到了那遥远的年代。“这里的平房,有青砖黛瓦的,有前墙青砖、山墙后墙红砖的,黛瓦的占多数,也有红砖红瓦的;最早的房屋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左右。”石庄镇张杨园社区党总支书记蔡显俊给记者介绍起村内的房屋。

近年来,如皋有关部门在推进石庄镇张杨园社区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示范村庄工作中,跳出“就危房改造抓危房改造”的思维定势,对危房进行保护性修缮,最大限度地保护民居原有建筑风貌,做到修旧如旧。以27户不同时期的农村传统民居为基础,着力展示如皋从建国前民居到当代民房的历史,努力打造江苏省如海地区农村民居演变博物苑。

在房屋改造的同时,如皋对社区的居住环境进行改善提升,修筑水泥路、清淤河道、安装路灯、新建公厕、设立垃圾房。“身居农村,享受的公共服务基本上和城里没啥区别,我们过上了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村民张耀国告诉记者,这里比城市更宁静、更绿色,更重要的是延续了农村记忆、留住了浓浓乡愁。

保护遗存 维持村庄特色

以下原镇白李社区遗存的李桥老街和水岸码头李桥埠为基础,站在文化保护的高度,如皋坚持利用与传承并重、开发与保护并举,挖掘张家金泉戏院、孙家富盛米行、钱家钱记酒家、沈家昌荣布庄等8家旧时特色建筑的文化,再现“商贾兴业莫胜李桥,白李河埠富庶一方”的胜景,着力打造“微缩版清明上河图,农耕型村庄大集市”。

丁堰镇夏圩村有一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知青大楼。围绕“知青情结、时代记忆”,如皋致力深挖保存完好的知青楼文化,还原知青村原貌,恢复建设知青生活旧址,打造南通地区颇具影响的知青居住点,满足知青情怀。

以石庄镇张杨园社区的传统民居、下原镇白李社区的旧时商贾河埠、丁堰镇夏圩村的知青楼为切入口,该市正积极探索,引导面上各村结合自身的自然禀赋,保留好传统村落,保留更多的乡愁,赋予更多的特色,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