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丁堰调解能手陈慧明: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新华网南京9月28日电(毛春玲) 众所周知,乡镇基层司法所处于司法行政工作的第一线,直接面对民众,是司法行政工作的窗口。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司法行政工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怎样拥有一支能为群众解忧的优质调解队伍,如皋市丁堰镇党委政府通过几年的摸索筛选,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路。
丁堰镇上的政法书记申进,今年刚从其他乡镇调过来,他告诉本网:“这个乡镇的司法矛盾调解氛围没有你们想象中的那么难,我来了之后就做了详细的摸底工作。这几年没有发生过一起民转刑事件,没有发生过一起群体性事件,在我们的司法所队伍里面,具备了能应对各种矛盾的调解‘高手’,他们分工很细致,能根据各种矛盾纠纷、群体性质的不一样进行分工。”申进又说,提到维稳调解,我给你们介绍位大姐,她是我们镇上一致公认的“高手”,至今还没有她化解不了的矛盾呢。
走进该镇司法所所长贲锋利的办公室,我们并没有找到这位传说中的“调解高手”——陈慧明。贲所长解释,“陈大姐前几天开着电瓶车去农户家里做思想工作时被撞,脚上受了伤。要过段时间才能来上班了。”
但是对于这位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陈慧明,贲所长有话要说。
2009年,陈慧明同志从厂里退休后,成为丁堰镇司法所的一名专业社工。自从从事社区矫正工作以来,陈慧明严格按照社区矫正的要求开展矫正活动,从调查评估、入矫、思想汇报、手机定位、社区服务、教育、走访直到解矫等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在严格大胆管理的同时,注重与矫正对象的思想交流与心理矫治,矫正对象不管男女老少都喜欢亲切的称她为“陈大姐”。
家住丁堰镇红桥村的周某是一名年轻的社区服刑人员,今年只有20岁的他因盗窃罪被判拘役四个月,缓刑六个月。在做审前调查时,陈大姐发现,周某之所以会走上犯罪的道路主要是因为初中毕业之后,周某不愿意继续上学,一直在社会上混日子,结交了一批“讲义气”的朋友,其父母平时一直忙于工作,忽视了对他的教育。经过与周某的谈话,陈大姐觉得周某内心也是想悔过自新,重新做人,但是又担心别人会因为他犯过错而用有色的目光看待他。
针对周某的情况,陈大姐为他制定了一套特殊的矫正工作方案:无论在工作中还是亲情教育下,除了对他实施严格管理外,更多的是注意挖掘他内心的闪光点,并时常给予鼓励,她把周某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以自己一片真情去关心他、帮助他。陈大姐还经常主动与其父母联系,把周某的点滴进步告诉他们,希望他们配合司法所共同做好周某的教育转化工作。陈大姐所做的这一切,都被周某牢牢地记在了心里,并成为推动他努力改造的动力。陈大姐还积极帮助周某找了一份工作。自打有了工作后,周某除自觉遵守矫正规定,不断加强自我改造外,还主动断绝了与过去混在一起的“朋友”的往来。周某主动向陈大姐表示:“我要抛弃过去,重新开始,做一个真正的好人。”周某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
社区服刑人员宗某,是一名年轻的单身母亲。今年33岁的她,已经是两个小女孩儿的妈妈。作为一名单身母亲,她没有固定的工作,赚的钱不够母女三人日常的开销。因为子女抚养费的问题,她多次上门讨要无果,无奈之下,产生了与人同归于尽的想法,在纵火未遂的情况下,被判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三年。在到司法所报到的时候,她哭着对陈大姐说:“如果我还有一点办法,我都不会选择这条路。”
如果不解决生活困难的问题,宗某还是有很大的重新犯罪的可能,针对这个问题,在矫正期间,陈大姐积极为她奔走,希望能帮她找到一份固定的工作。通过走访,劝说宗某的亲戚帮她照顾小孩,让宗某能有时间打工赚钱,更是为她申请法律援助,帮她争取小孩儿的抚养费。在每次的集中教育学习中,陈大姐都会和她单独谈话,告诉她有任何生活中的困难都可以打电话,司法所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她,为了两个孩子,也应该认识错误,重新做人。现在,宗某每星期五自觉向陈大姐进行电话回报,积极参加集中教育学习,定期参加社区服务,她说:“是大姐给了我一个重新再来的机会,我不会再犯以前的错误,我一定努力改正自己,好好做人。”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司法矛盾调解工作中错综复杂的情况很多很多,怎么样让群众过上安稳的生活,是陈大姐一直思考的大事。五年来,她的工作不仅赢得了党委政府的认可,当地群众更是对她交口称赞。大家说,只要是陈大姐进门,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
陈大姐这些年调解的案例,难计其数。5年来,她从未对工作有过抱怨,任何时候都保持着积极热情的工作态度。矫正工作需要电脑操作,48岁的她,向人请教学习五笔输入,学习各种软件的操作。5年的时间里,她从开始的不会开机到现在能够熟练地操作社区矫正管理系统,她以实际的工作成绩告诉我们,只有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五年来,陈大姐在该镇社区矫正工作中,尽心尽力,爱岗敬业,前后共计承担了140余名社区服刑人员的社区矫正工作,无一人脱管漏管,无一人重新犯罪。她以辛勤、负责的工作态度,赢得了领导、同事以及社区服刑人员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