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海:坚守竹编技艺,筹建靖江竹编博物馆

24.02.2015  13:22


 


 

汤包、肉脯、盆景、竹编是靖江四宝。竹编技艺看似简单,实质奥妙无穷。一根竹片,在竹编师傅的刀下,被破成一条条厚薄均匀、韧性十足的竹条,在师傅们灵巧的双手下,这些竹条又被编织成各种各样的器具和工艺品。若要变换花纹或图形,则需变换编法,采用不同的技法方可完成。没有一定艺术素养的人,编出的产品是达不到预期的艺术效果的。

 

半个世纪的情缘

 

   

李如海是靖江外贸工艺品有限公司的掌舵人,六十多岁的李如海对竹编倾注了一生的心血。他告诉记者:“做竹编都是从篾匠开始,我15岁做篾匠学徒,后来慢慢试着做竹编,到现在49年了。篾竹先要经过清洗、绞节,拿劈刀对准竹子的顶端,握竹往前推,右手拿刀朝下划。一根竹子可以根据需要劈成千丝万缕,最细的细如发丝。”在李如海的记忆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靖江家家户户少不了用竹器,篾匠们冬天劈竹备料,春天走村串户,常年有活儿干。篾匠们在雇主家里编斗笠、竹桶、蒸笼、簸箕、桌椅、床榻等家常物品。忙了一天歇下来,再编个小玩具哄哄主人家的小孩,晚饭的餐桌上,两道笋尖小菜,不亦乐乎。春天,人们提着竹篮挖竹笋,端午,捡把老笋叶扎粽子;活泼的孩子在竹林捉迷藏,竹林里洒满了童年的欢笑。

 

当时靖江除了有一家竹器工艺厂之外,还有好几百个家庭作坊。作为乡间有名的竹编师傅,李如海进了工艺厂。几年后,厂里选派了一批年轻师傅到浙江进修,他就是其中一个。在他和同事的努力下,竹编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产品也漂洋过海,卖到了日本、法国、德国。

 

回忆起竹编厂的历史,李如海如数家珍,他说,作为一项纯手工产品,竹编的产量很低,工厂曾经一度走入低谷,当他掌舵竹编厂之后,大胆改革,改变了经营方式,把老工人全部放到基层,让他们在家中进行编织,编出成品后,厂里动用面包车到家中去收货。这些老工人在村里逐渐带了一批徒弟,成了一个个村民家门口的加工点,厂里节约了工作场地和仓库。在最兴旺的时候,靖江有近两万人进行竹编加工。

 

非遗传承人的坚守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的竹器逐渐被使用更为方便的金属、塑料制品代替,国内的竹制品需求量大大减少。加上靖江的淡竹资源逐渐枯竭,人工工资水平的不断上升,竹编加工利润不断下降,竹编艺人纷纷改行,年轻人也不愿学习竹编这门技艺,在不知不觉中,篾匠悄悄地走出了大众的视线。只有在李如海的公司,还有30多位员工仍在默默坚守着。

 

我一直喜欢编竹篮竹筐,干这活儿不重,就是工价太低,一天忙到玩,忙不到多少钱,还不到装潢工的一半,现在的年轻人不可能愿意干这活。”一位在李如海公司干活的老篾匠笑着说。

 

李如海公司天然环保的竹制品很受日本、韩国客人的青睐,但由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的人力资源成本较低,使得这些地区的竹制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竹编的主要生产基地纷纷往这些地方转移。李如海公司去年虽然接到了一千多万元的订单,但是利润很薄,有些产品还出现了亏损。如果不做这些订单,就意味着彻底放弃竹编这个行业;但如果继续做,亏损可能越来越大,李如海陷入了两难的局面。

 

放弃这个行业,与竹编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李如海有很多不舍。他必须要坚守,他要等到公司的30多位手艺人全部退休后,才能放下肩上的担子。他绞尽脑汁想办法,宁可亏本也要完成订单。他和儿子一起至安吉、如皋、淮安等地,通过当地的联络人组织一些没有工作的村民,传授他们一些基本的竹编技艺,完成简单的加工工序,然后统一收购到靖江进行再加工,降低一些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李如海实行多元化发展,开办了一家小型纺织厂,将空余的厂房出租,用这两个项目上产生的利润来弥补竹编生产过程中的亏损,让公司继续维持下去。

 

将青竹印记定格

 

 

 

这几年,竹编制品的产量不断下降,李如海也知道时代的车轮谁也无法阻挡,竹编终会变成记忆。但作为靖江竹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有一个使命,要将这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瑰宝定格下来,让后人也能看到这一切,而定格的最好办法,便是建立竹编博物馆。

 

在李如海公司的三楼,有个陈列室,满满摆放着公司几十年来制作的三千多个竹编样品,它们不仅实用,造型中还蕴含着一种传统的审美趣味。有以菜篮、淘米篮、筛子、凉席等为主的传统日常生产生活用品,用漂白或彩色篾丝、篾片编织的各种造型的花瓶、花篮、餐具等极具观赏价值的工艺品,还有以前在国外十分畅销的各种背篓、提篮、竹编包装盒、手提包等实用性较强的外贸竹器产品。它们是李如海的宝贝,闲下来就会来看看,摸摸这摸摸那,回忆从前的岁月。

 

这两年,李如海已经在让一些老手艺人复制以前的作品,为成立竹编博物馆做准备。他要让靖江历史飘出一股竹的清香,让靖江人散发出竹的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