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新媒体 “标题党”去病根
现在,一些新媒体——包括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使用标题唯恐不骇人听闻。在转载传统媒体的新闻时,这些新媒体的编辑们更是有意无意“消费”传统媒体,任性转载
近来,随着《别人的标题vs网易的标题》在微信朋友圈疯传,“标题党”“图片党”现象被广泛热议,北京市网信办和首都互联网协会日前还组织新浪、搜狐、网易等17家北京属地重点网站开会部署整治这一乱象。
“别人的标题”和“网易的标题”真的是颇值得对比,看后人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虽有改得好让人赞叹佩服的,更多的是令人哭笑不得、气愤之极的。仅举一例:2015年2月3日,《人民日报》原文标题是《农村题材电视剧需升级换代》,文章来自对几位专家的采访,通篇都在讲农村题材影视剧的现状与困境。网易的新闻标题非要多加一句“只字未提赵本山‘乡村爱情’”,变成《党报评农村题材剧 只字未提赵本山“乡村爱情”》,文章中没提到的影视剧多着呢,为什么单单盯着《乡村爱情》?想是那段时间,有关赵本山的议论不少,编辑就把标题往热点上生拉硬靠。
现在,一些新媒体——包括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使用标题唯恐不骇人听闻。在转载传统媒体的新闻时,这些新媒体的编辑们更是有意无意“消费”传统媒体,任性转载,标题或断章取义,或避重就轻,或低俗暗示,或偷梁换柱、无中生有。
网络编辑任性改标题、配图片,目的终归是为了增加点击率和流量。新媒体的运行规则就是只有流量上去了,阅读数达到了,才有经济效益。据笔者所知,目前新媒体对编辑的考核多直接以流量、阅读数来定,达不到一定数量,直接降级、降薪……这样看来,编辑压力大啊。
但是,压力大就能“为博眼球赚点击,篡改无底线”“未授权无版权,转载变劫持”吗?当然不能。笔者以为,与其一味抱怨网络编辑的无节操,不如有关部门行动起来,为“标题党”们治治病,去去病根。
治病的第一要务是加强新媒体发稿流程管理。在现在的新媒体中,能做到传统媒体要求的“三审制”的少之又少,有时只要编辑一人轻点鼠标,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的负责人根本不过目,就把消息传遍各类屏幕了。甚至,一些稿件上连编辑的真名实姓也不署,这样的流程下,编辑的责任心怎么保证?新媒体的主办方、负责人怎么负责?
治病的第二要务是加强对网络编辑的培训。网络编辑和传统媒体编辑不同,我国大多数新媒体编辑没有采访权,工作不属于新闻序列,也没有国家强制性的岗位培训、岗位考试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对新闻标题制作缺乏必要的业务素质,尤其底线意识、警戒线意识缺乏,“标题党”野蛮生长就可想而知了。
治病的第三要务是对出现的问题标题及时处理。笔者发现,如《党报:‘拼爹’只要不违法乱纪也是人之常情》(原题为《“拼爹”难拼出美好未来》)、《党报批独生子军人“我死了家里人怎么办”思想》(原题为《军人“血性”哪里来》)之类违背原意的标题至今仍在一些网站混淆视听,未被及时处理。扁鹊曾对齐桓公说:“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笔者以为,有关监管部门就是医治“标题党”“图片党”疾病的扁鹊,网络编辑有“病”也要及时“医治”,不治将恐深。 (范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