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城市点亮一盏文化之灯

14.04.2015  12:33

  南京首个24小时阅读空间昨开放——

  新华报业网讯 昨天,南京首个24小时阅读空间,位于秣陵路21号民国建筑4号楼的二楼南书房正式开业,该阅读空间将打造“不关灯的书房”,24小时对市民免费开放。早在开放前数天,这条消息就在网络上“不胫而走”,很多普通市民和文化界人士纷纷在微信上转发,这本身就体现了人们对24小时阅读空间的期待。

  主办人陈烨是一个80后,最近几年从事教育、文化、公益等。如今他再次创业时没一心想着“赚大钱、发大财”,而是把目光投向公益性文化项目,这样的勇气和追求无疑值得赞许。

  对南京这样一座城市来说,阅读资源本身非常丰富,大大小小的书店、图书馆遍布城市各个角落,各个学校乃至各个单位的图书藏量也非常可观,况且,很多市民自己家中也有丰富的藏书,二楼南书房先期投入图书2000册,从数量上来说很显然并不构成什么吸引力,因而,最关键的是图书品质以及“24小时”所蕴含的阅读风尚。

  在一个消费与碎片阅读唱主角的时代,提倡多元阅读方式,提倡有分量、有底蕴的阅读,显得尤为迫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24小时书房”对一座城市来说,就像一点灯光,尽管微弱,却能够起到某种指引的作用。

  创办这样一个24小时阅读空间,当然要考虑生存之道,值得欣慰的是,陈烨对此有一些设想,比如说文创、艺术沙龙等等。目前,二楼南书房已经设计完成了一套明信片,共27张,图案是手绘的南京各处经典地标和美景:中山陵、明故宫、浦口老火车站、梧桐树……陈烨还考虑做一些艺术推广,为今后的文化活动提供支撑;推行会员制以及相关服务项目,从而消化运营成本……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陈烨对商业项目似乎还保持着某种“敏感”,不过,我们都知道,商业并不是文化的“天敌”。陈烨要把这个24小时阅读空间持续不断地办下去,并且越办越好,当然要有商业项目的“滋养”。当然,最重要的是不能本末倒置。

  陈烨和他的伙伴们计划启动一个项目——扎根于社区当中的“书千”,“带1000本书到你的身边”,让更多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阅读的乐趣。对很多人来说,也许,你多读一本书就是对二楼南书房最大的支持。而社会各界对这样一个新生事物,当然要多一些理解,更多的时候要多一些“雪中送炭”,比如说政策扶持,比如说捐书、提供志愿服务等等。二楼南书房的口号是“不灭的理想,不关灯的书房”,对南京这样一座大城市来说,二楼南书房的那一抹灯光,更多的只是一种象征意义,不过,这一抹灯光却需要我们的精心呵护。

  本报记者贾梦雨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