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如东新型社区警务模式服务群众“不打折”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社区警务工作面临诸多转型升级问题。面对新挑战新问题,江苏省如东县公安局科学搭建综合警务站、社区警务室、警民联系点“三级架构”,落实驻村警务辅助人员配备,规范和优化警务运行机制,构建起新型农村社区警务模式,优化社区基础工作方法,全面提升了社区见警率和群众满意率。
辖区调整后,如何服务好群众
在12个治安复杂地区设综合警务站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深入,如东县的40余个乡镇撤并为14个镇(区),有的派出所也随之撤并,最远出警、办事距离达到30余公里。
为了解决好服务群众这一问题,如东县公安局在12个治安复杂地区设立了综合警务站,继续做好接处警、纠纷调处、户口办理、证件发放等便民服务事项。同时,建立了安防体验中心,设立技防、物防、消防、交通、禁毒、防电信诈骗等展区,组织辖区干部、群众和学生进站体验,提高了防范宣传效果
城乡一体化,治安资源如何整合
社区警务室实现城乡全覆盖
每个警务区确定一个治安复杂村设立中心警务室,其他村设立一般警务室,与村居公共服务中心合署办公,已规划警务站的不再设警务室。社区警务室实行“1+3+X”的工作运行模式,即一名社区民警,三名驻村保安,“X”名联系点联络员、治安信息员、联勤联防队员、平安协会会员、平安志愿者等社会动员力量。社会动员力量由社区民警统筹本辖区力量调配,根据巡防等级、派出所综合勤务指挥室指令及本辖区警情等因素,科学分成若干个小分队,集中或分时段开展入户防范宣传、基础信息采集、治安防范巡逻等勤务活动。
同时,如东县公安局通过推进所队合一资源整合、专职巡防警务辅助人员队伍和“红袖标”义务巡防队伍等建设,完善所队协作机制,推动区域警力、民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效率最大化,促进“1+3+ X”社区人防综合体发挥工作合力。
在统一外观标识、规章制度、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先后建成社区警务室90家,其中特色警务室20家,标准警务室17家,实现了城乡全覆盖,并把如东中医院警务室、小洋口“四海之家”警务室打造成南通市级示范点。
便民无止境,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
警民联系点打造三公里服务圈
警民联系点有“商店型”、“企业型”、“群众活动点型”,每个联系点之间的直径距离不超过3公里,形成了便民服务的“辐射圈”。每个村都有公安便民服务联络员,群众办理户籍等业务只要在家门口把材料交给联络员即可,由联络员将材料统一交给社区民警办理。
行政区域调整后,如东县公安局最终在居民小区、工业园区、新农村集聚点、农村腹地小超市等部位灵活布建了345个警民联系点。
社区民警定期到联系点开展工作,组织群防群治,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宣传法律法规和防范知识,将“技防移动小超市”带到警民联系点,供群众观摩体验,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南通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