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低效棉田“调”出高效益
24.11.2016 21:36
本文来源: 农业委员会
天气不给力影响收成、价格偏低、市场无活力、不敌进口棉、劳动力成本高、生长周期长、品质一致性差、机械化程度低等原因,造成棉花产业萎缩。上个世纪90代,棉花每斤能够卖到7块多,但现在的市价普遍在3块多,缩水了一半多,这一方面是由于2014年国家取消了棉花收储政策,另外则是受国际棉价的冲击。据了解,到2015年底,全国棉花库存量在1700万吨左右,而每年的棉花需求量在800万吨左右,除去进口量,每年消化国产棉约600多万吨,现有库存量相当于国内两年的需求量,形成了供远大于销的局面。此外,由于国内与国际价格机制差异,国内与国际棉价价差相距较大,如今国际市场上的棉价相较于国内来说,每吨低了近1000元。
植棉效益长期处于低位,棉农辛苦一年却连成本都收不回,不少还在坚持的棉农也开始动摇。大豫镇徐征村18组村民王志兰说:“我家有11亩田,以前其中8亩田种植棉花,现在只有2亩种植棉花,有天气的原因,也有市场行情的原因,价格低,我就不愿意种植。”大豫镇农技站站长丁建平介绍,种植棉花用工量大,开始要整理土地,然后育苗,到棉花收获结束需要整整1年的时间,今年前期天气连续的干旱,在棉花刚刚结铃的时候遭遇连续阴雨,使得棉花烂铃,造成棉花减退减产。不种棉花了,土地却不能荒着,大豫镇的老百姓们或自己探索或学习外来大户,越来越多的棉农将目光转向了替代作物,开始算细账,一门闸村村民周忠和记者算了一笔帐:“前年种棉花一亩地能落个700多块钱,除掉300块钱农药、种籽、人工费,就剩下400多元。今年我不种植棉花了,改种西兰花菜,收益率比棉花优越的多,平均每亩有千把块钱,而且培育时间也短,3个月就有收入”。
不仅农户们调整种植结构,使自己的腰包鼓起来,各村也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2014年,通过招商引资,陈二松来到徐征村种植大棚大葱、莴笋、白菜等农作物,他所流转的950多亩田地过去都是棉田,现在却都架起了钢架大棚,由于市场行情把握得准,去年单大葱这一种蔬菜,他就赚了80多万元的纯收入,而曾经的棉农在流转大户手中获得流转费的同时,还能到他们的田地里打工,收入远远高于植棉所得。“土地流转能带动村民致富,村民每亩土地的流转费800元,然后反过来给他打工,一年最少有1.5万元,无形之中每年自家能收入近2万元。”查晓飞介绍,目前徐征村有优质蔬菜基地1000亩,苗圃式造林面积1000亩,粮食种植面积2000亩,淡水水产养殖面积2000亩,全村60%的耕地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农作物结构的调整不仅惠及了村民,也促进了村子的发展。“我们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把土地流转出去,村里拿到了土地流转的服务费,我们1年也增加了30多万元的村营收入,我们村里这几年修了桥,造了路,而且每年都在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查晓飞说。
与徐征村的大棚农作物种植不同的是伯安村,该村通过农作物结构调整变成了一个林果飘香的苗木大村,近3年来,全村苗木种植面积增加了1000多亩,总面积达到近2000亩,主要种植女贞、海棠、樱花等品种。“原来我们伯安村的苗木只占耕地面积的10%左右,现在已经达到了35%,我们已经和投资的老板开始沟通了,老板已经和江苏旅游局签订了合同,准备进一步在我们村发展一个集苗木种植和旅游、养殖、观赏于一体的项目。”村党总支书记宋红兵说,零散的棉花地变成规模化的苗木基地,有效缓解了效益低、劳动力紧缺造成的抛荒问题,下一步,村里计划继续扩大苗木种植面积,引进连体智能大棚,发展高科技农业。
丁建平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全镇减少的7万多亩棉花种植面积主要调整为5类经济作物,包括西兰花、玉米、大葱、药材以及苗木。其中西兰花在过去的20年里增加了10倍,从2000亩达到了2万亩,玉米也从过去的3000亩变成了4万亩。“5年的时间,大葱也从没有到现在的15000亩,我们的绿化造林搞苗圃式造林也达到1万亩,药材达到5000亩。”丁建平说,目前大豫镇的农作物结构并不是最终形态,还需要更多好的思路和想法,品种结构的调整更应该坚持“防止盲调,防止抛荒,因地制宜,稳基调散,研判市场,选准作物”的原则。此外,他还鼓励有条件的种植户们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投入,通过高新技术和先进的设施来减少外在因素对农作物的影响,从设施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方向发展。
本文来源: 农业委员会
24.11.2016 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