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好的哥 连闯红灯急送心脏病人去医院
原标题:连闯红灯急送心脏病人去医院常州好的哥,患者家属想当面感谢您
的哥连车费都没收,还可能因救人闯红灯而扣分,患者家属也希望借此为他作证
新华报业网讯 近日,一位网友在常州化龙巷论坛发帖,寻找4月1日一位做好事不留名的好的哥。当天,这位网友的父亲突发心脏病,遇上这位好心的哥,一路连闯红灯,将老两口送到医院后就离开了,连车费都没收。“我们现在就担心他因为闯红灯被扣分,希望能够帮他证明一下,也要跟他郑重地说声谢谢。”老人的儿子华先生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尽管能调看到医院监控,但由于无法看清车牌,寻找这位好心的哥陷入僵局。
通讯员 小伟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靖宇
感人网事
为圆母亲心愿,网友发帖寻找好心的哥
“4月1日下午,我父母去二院检查,在丽华一村通往丽华路的路上乘的车,在丽华路儿童福利院附近,我父亲突发心脏病,这位好的哥一路闯红灯开到二院抢救大厅,我母亲当时非常慌张,没有记住车牌号,这位好的哥也没要车钱。”发帖人“萍中霞瑛”表示,遗憾的是,父亲当天抢救无效去世了。办完丧事后,母亲一直惦记着这位好的哥,让她无论如何一定找到这位好的哥。
“上午去二院调看了当时的监控录像,可惜的是监控无法看清车牌号,只能看清这位好的哥的身影。出租车管理中心,110,电台都求助无果,母亲在悲痛中一再嘱咐我,得找到这位好的哥当面感谢!请万能的巷友帮我完成母亲的心愿!”
记者调查
发现乘客异常,连闯红灯直奔医院
根据帖子上留下的电话号码,记者联系上了老人的儿子华先生。华先生告诉记者,父亲今年77岁,身体一直不好,去年还安装了心脏起搏器。“医院通知,4月2日下午有专家会诊,母亲就想带着父亲去二院看看。”华先生说。老两口住在丽华新村,2日下午大约1点20分,他们从家里出门,到马路边打车。走了七八百米后,两人上了一辆出租车。
华先生的母亲回忆,上车后父亲坐前排,她坐后排。当车辆行驶到儿童福利院附近时,父亲突然伸手抓住了座位右上方的扶手。母亲问了一句:“你干吗抓扶手呀?”随后,父亲就把手放开了。此后母亲再跟父亲说话,都没有任何回应。母亲使劲摇了摇父亲,发现他的头已经歪在一边,失去了意识,使劲掐人中也没有反应。母亲央求的哥开快一点,尽快开到医院。
坐在一边的的哥也已经发现了乘客的异常,于是加速行驶,一路闯了好几个红灯。不到20分钟,出租车就开到了二院,直接驶进了急诊大厅。然而不幸还是发生了,父亲最终因抢救无效去世。
棕色棉袄、40来岁,这是仅有的线索
华先生表示,办完丧事,母亲一再嘱托他要找到那位好心的哥,当面感谢。“唯一的线索就是的哥大约40来岁,当天穿一件棕色棉袄。”
“我去二院看了大楼各个角落的监控录像,都看不清出租车的车牌号。”华先生说,但大厅里的录像还是反映了一些内容。当时,车开到急诊大厅后,两个护士随即赶了上来,想把父亲从车位上抬出来,但护士力气太小,折腾了几分钟都没能挪动父亲。此时,大厅里一位路人小伙赶了过来,用劲环抱住父亲,将他抱到了抢救病床上。
华先生查看监控后,他又想到车辆开进医院肯定要通过停车场收费口,他跑到西门保安室。两名保安告诉他,巧合的是,当天正好是他俩值班,确实看到了一辆出租车载着急救病人来医院。“当时司机一边开车一边朝保安室大声喊‘有急救病人!’”保安回忆,于是他赶紧放行,没有收费。然而正是因为没有收费,因此收费口也没有拍下车辆照片,华先生遗憾地又错过了一次找到的哥的机会。
如果闯红灯被扣分,希望为他澄清
“这些寻找中发现的点滴细节,让我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感动,原来有那么多人都在帮助父亲。”华先生说,如今一家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这位好心的哥,“的哥一路上闯了好几个红灯,肯定扣分扣得厉害,我们要为他澄清,不能让做了好事的好人心寒。”华先生告诉记者。
记者与二院取得了联系,医院工作人员表示,华先生所说的事情确实存在,但是监控实在看不清车号。
常州市运管处金科长听说这位匿名的哥救人的事迹后表示,将尽快与各个出租车公司取得联系,提供线索。“线索比较少,但我们会尽力配合,帮助华先生找到这位好心人。”金科长说。
多说一句
感谢好的哥,并向所有好人致敬
没有高大上的人物角色,没有过分动人的情节,在这起看似不起眼的好人好事中,一方面,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热心的哥的凡人善举,同时也看到了医院从保安到医护人员,甚至不相识的陌生小伙,一群平常百姓的热心肠;另一方面,尽管老大爷不幸医治无效走了,但大爷的家人始终惦记着感恩,找医院看录像、发网帖求助,千方百计寻找那位好心的哥,这种知恩图报的心念也让人赞赏。
生活就是这样,很多事情并不惊心动魄,并不跌宕起伏,也没有我们期望的戏剧性转折,但却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们身边,因为这触手可及的真实更容易触及人心最柔软的部分,相信每一位读者都会和笔者一样,为这真实故事中所有的平常好人所感动。
我们希望通过报道,找到那位好的哥。向这位好心的哥致敬,亦是对所有乐于助人的好人们最好的精神褒奖。这也是我们不惜笔墨报道“寻找好心的哥”的初衷。
宋学伟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