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人” 理应有好报

14.01.2015  13:46

  零点快评

  据媒体昨天报道,曾经先后16次救人的宿迁老人曹振昌,患上肿瘤而陷入了无钱医治的困境。目前在媒体的协助下,曹振昌已经住进了江苏省人民医院。

  从青年到暮年,跨越50年的16次生死营救,年逾古稀的曹振昌用善举托起人性。正是他有过多次见义勇为,令人万分感动,现在已有社会力量陆续为老人送上关怀,医院为老人的救治工作开辟绿色通道,江苏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已送去5万元慰问金。这一切表明,我们对见义勇为行为的肯定和对见义勇为者的尊重。

  一个充满正气与和谐的社会,不可缺少见义勇为。让见义勇为的“好心人”得到应有的“回报”,也体现了社会的文明程度。正因为如此,鼓励见义勇为的同时,对见义勇为者应有一套完善的关怀和保障机制。曹振昌老人因为受到媒体关注,爱心逐渐向他汇聚。可是,这毕竟是“意外”收获的温情,倘若有完善的关于见义勇为者的保障机制,在他们遭遇困难时可以从正常渠道给予制度化的帮助,“好心人”会因为制度护佑而无后顾之忧。

  当然,进一步看待“好心人”没钱看病这件事,还需从根本上解决看病的艰难。包括“好心人”在内,全社会的每个人都需要健全的医疗制度保障生命健康,而不是不幸生病时,不得不依赖社会力量的帮助。今天,虽然医疗制度的改革正在逐步惠及广大老百姓,但是,“看病难”和“看病贵”仍没有根本解决。 梅剑飞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