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生,一定敢于挑战老师

15.11.2014  10:48

  建筑“诺奖”得主王澍昨在宁坦露心迹——好学生,一定敢于挑战老师  

  新华报业网讯 “全世界都演讲遍了,但回到母校,感到年轻学子们的浓烈热情,我一下子还有些紧张。”昨天,被誉为建筑“诺奖”的普利兹克建筑奖首位中国得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身着一件中式对襟加黑围巾,现身母校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演讲,受到90后学子们的热捧。

  “懵懵懂懂”上了大学建筑学

  “沿着心的方向走”,是王澍演讲的主题。话匣子从中学时代打开。王澍上中学时特别勤奋刻苦,成绩永远是年级第一名,但是沉默寡言,几乎不怎么说话。

  但“学霸”在高考时并没发挥好,成绩刚刚过线,不过还是“混进”了东大前身南京工学院。“当初之所以学习建筑学,其实很偶然。”王澍说,“我进大学之前,建筑学没有多少人知道。老师认为我应该上北大中文系,而我自己想上美术学院,家里人要求我选工科,因为工科意味着稳定的饭碗。”他没有反对,但附加了一个条件:选一个可以画画的工科。家里人打听后告诉他,建筑学专业可以画画。“高中班主任得知我选了建筑学,觉得我疯了,因为在老师眼里,建筑学就是砌砖瓦、盖房子。

  巧的是,母亲同事的丈夫是东大建筑系毕业的,而且那年还获了海外建筑奖。“因为这个偶然,我认定了东大,第一志愿是东大建筑系,第二志愿是清华建筑系,第三志愿是同济建筑学,这个填法的意思就是只上东大。

  床头堆成“小图书馆

  刚入学时,王澍跟很多同学一样不大会利用图书馆。一次,他看到同学从图书馆里借了一本好看的书,好奇地跑进去一看,顿时被图书馆浩瀚的藏书震撼。此后,图书馆就成了他阅读的天堂,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社会学、物理、数学、生物、现代文学、电影、喜剧,无所不读。

  从图书馆借阅的第一本书开始,王澍的价值观就不断被颠覆。“我借的第一本书是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当时被称为‘现代建筑旗手’的勒·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看了之后,觉得脑子轰的一下被颠覆了,书里提到的内容跟先生们教的完全不一样。”就这样,他不断地自我调整、自我裂变。

  不仅借书,他还酷爱买书,每周都会去书店。很快,各种书籍在他的床头堆成山。“感觉就像个小图书馆。”王澍说。他也很快成为同学眼中的“百科全书”,经常有同学到他宿舍里一起高谈阔论,在辩论中产生思想火花,并相互感染。“一次,我们讨论哲学,有个同学在旁边始终插不上话,后来半夜12点,我发现他一个人躲在楼梯口捧着黑格尔的哲学书狂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