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市镇好儿媳十年如一日侍奉瘫痪婆婆

01.01.2015  01:42

 

薛秀珍(右)为婆婆汪秀英剪指甲。 顾鹏摄

 

孝,乃百善之本。在季市镇利民村,薛秀珍被人称为百里挑一的好媳妇,她对婆婆的“”,在邻里之间传为佳话。

 

薛秀珍的婆婆汪秀英今年86岁高龄,生活不能自理已10年,期间更因意外摔伤瘫痪在床多年,但在薛秀珍的精心照顾下,老人一直以来穿戴干净、满面红光。

 

婆婆瘫痪儿媳挑重担

 

昨天,记者来到季市镇利民村。走进薛秀珍家,记者看到两位老太太在院子中相视对坐着,其中一位拿着剪刀为年龄较大、面前摆着助步器的老太太修剪指甲。两人直至剪完后,才发现记者的到来。“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我家秀珍待我比亲闺女还亲。”婆婆汪秀英对记者说。

 

薛秀珍是汪秀英的大媳妇,1965年与丈夫结婚后便与婆婆生活在一起。薛秀珍勤劳本分,又会照顾老人,深得婆婆喜爱,婆媳关系一直很融洽。2004年,汪秀英患上了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腿部经不起重压,以往里外都是一把好手的她变得一点活都不能做。丈夫、女儿在外打工,自此家务活全落在了薛秀珍一人身上,但她一点抱怨也没有。每次婆婆出行,薛秀珍都会陪在她身旁,东西都由她拎着。一家子虽不富裕,但还算平静。

 

2008年的秋天,汪秀英得知在外读书的孙女即将回家,欣喜万分。在下台阶时,汪秀英因腿部力量不支摔了一跤,导致腿部骨折以及脊髓受损,从此卧床不起。为了让丈夫腾出时间打工赚钱维持生活和婆婆的后续治疗费用,薛秀珍一人挑起照顾瘫痪婆婆生活起居的担子。

 

如照顾小孩一样照顾老人

 

照顾瘫痪老人,难度可想而知。洗脸、擦身子、喂饭、洗床单……这些是薛秀珍每天必做的事。

 

当时照顾她,就像照顾小孩子一样。”婆媳情深,薛秀珍对于照顾婆婆毫无怨言。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婆婆换脏衣服。为避免生褥疮,她每天要给婆婆翻身数次,用温开水帮婆婆全身擦洗一遍。怕婆婆寂寞,薛秀珍一有空就给婆婆讲村内外的新鲜事。每次给婆婆喂药,她都先试试水烫不烫,再把药放到老人的嘴里,让老人用吸管吸水把药吞下去。老人吃的每顿饭,都得由她和丈夫共同完成,一个扶着老人的头,一个用勺子一勺一勺地把饭菜喂进老人嘴里。一顿饭下来,则需要近一个小时。婆婆出院时,医生曾嘱咐薛秀珍必须每天坚持给老人按摩,这样能防止因瘫痪产生的肌肉萎缩。为此,薛秀珍每天干完活后无论多忙多累,都坚持给婆婆按摩二三十下。

 

在薛秀珍的悉心照料下,婆婆病情大有好转。去年春天,汪秀英已经能靠人搀扶下床。心喜的薛秀珍赶忙为其买来了助步器和轮椅,阳光充足的午后,邻居们总能看到薛秀珍用轮椅推着婆婆在村间道路上散步。这些年,薛秀珍为了照顾婆婆,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孝老爱亲方显女子本色

 

在邻里的眼中,薛秀珍不仅是一个好媳妇,也是一位好母亲。

 

薛秀珍的上门女婿是位木匠,早年一次意外后,被诊断患有囊肾炎,不能从事重活,且每年需花费近万元的医药费,这对于一个贫困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考虑到女儿生活不易,薛秀珍坚持不向子女索要汪秀英的医药费,反而有时把剩余的钱贴给他们。也因为这样,薛秀珍67岁的丈夫还在工厂里打零工,她自己也兼职村里的保洁员赚些零花钱。

 

薛秀珍从不在婆婆、女儿面前喊一句累、叫一句苦,以笑容面对家人,以鼓励支持家人,用她那并不宽厚的肩膀为丈夫承担经济压力,给予家人最大的精神支持。她多年照顾公婆与女婿的举动潜移默化之间也深深影响到了下一代,薛秀珍的外孙女曾经写过一篇作文叫《我的外婆》,薛秀珍读了外孙女的作文才知道她这么多年的一言一行都让孩子们看在眼里,文中写道“我有世界上最美的外婆,她是家里最累的人,但她能让我们感到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