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药物过敏差点丢命
08.04.2016 10:35
本文来源: 新华报业网
两年前,因为有点感冒发烧,怕耽误工作,王小姐吃了些抗生素加退烧药。虽然不适症状消失,但皮肤渐渐出现很多出血点,并且从下肢逐渐扩散到全身,月经量也明显增多。到医院一查吓一跳,王小姐的血小板不到常人十分之一,血小板少到一碰就冒血点,医生诊断其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在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王小姐先后接受了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但效果不明显,体质反而变差。去年底,一次上呼吸道感染让她出现严重气喘、咳嗽、发热。到江苏省中医院急诊就诊时,被诊断为两肺重症肺炎、肺部真菌感染,一度出现呼吸衰竭,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幸好抢救及时,又经血液科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情平稳后出院。
因为长时间使用激素类药物造成王小姐体质很弱,为了减轻治疗的副作用,省中医院血液科陈健一主任医师在抗感染治疗基础上,为她开了中药煎剂,并减少西药用量。在坚持服用中药一年多后,王小姐发现自己血小板完全达到正常水平,体质也明显改善。
“患者出现血小板骤降,应该与之前服用的抗生素、退热药以及病毒感染有很大关系。”陈健一主任解释说,抗生素类药物是半抗原,如果遇到特殊敏感体质的人会引起抗原抗体免疫反应,也会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引起血小板破坏,导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另外,病毒感染也可诱发自身免疫紊乱,产生血小板抗体。
陈健一表示,轻度的血小板减少通常表现为皮肤偶有青斑、淤斑,重度血小板减少表现为很容易出血,如皮肤黏膜出血、鼻腔出血、口腔出血、女性月经量多等,严重的会引起咳血、消化道出血,甚至颅内出血等。因此一旦发现皮肤上有青斑、淤斑、出血点,建议及时就诊。通讯员孙茜记者张红
编辑: 刘明
本文来源: 新华报业网
08.04.2016 10:35
故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