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定力 务实理性 奋力开启江苏气象现代化新征程
4月21日,中国气象局和江苏省政府在南京召开了气象现代化试点建设总结会暨省部合作联席会议。
回顾江苏气象现代化试点建设与发展的五年,是牢牢把握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历史使命的五年,是敢于担当、咬定目标不放松的五年。
一张蓝图绘到底,江苏气象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
——气象防灾减灾效益更加凸显。根据江苏省统计局和民政厅统计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江苏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GDP比重较“十一五”期间减少了39.3%。
——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不断提升。全省公共气象服务满意度从2011年的84.6%提升到2015年的86.8%。在江苏社会公众中,92.0%对气象信息接收表示“方便”或“比较方便”,86.5%感到气象信息发布“及时”或“比较及时”,87.4%觉得气象信息内容“有用”或“比较有用”。
——气象现代化指标综合评分达到预期目标。在2015年全省气象现代化的5大类16项指标中,已经完成了13项,综合评分91.7,比2011年提高了18.6分,达到了预期目标。
构建政府主导工作机制,纲举目张推进气象现代化
2011年10月,中国气象局把江苏确定为全国气象现代化的试点省份之一。
如何确定现代化坐标,江苏省气象局广泛调研、深入分析,从3个维度勾勒出气象现代化:从江苏气象工作的实际出发为X轴,以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两个率先”奋斗目标为Y轴,以世界先进气象技术发展前沿、兄弟省市气象局发展的蓬勃态势为Z轴。江苏省气象局认为,现代化的本质是一种状态、一个过程、一个追求奋斗的目标,也是奋力推进江苏气象工作的有力抓手。
为此,江苏省气象局以构建政府主导的气象现代化机制为突破口,在全省范围内积极营造推进气象现代化良好的政策环境。随后,涉及全省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性文件雨后春笋般出台了。
2011年8月,中国气象局与江苏省政府签署《共同推进江苏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建设合作备忘录》。
2012年4月,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气象现代化工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审议通过《江苏省气象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六项重点工程建设投资方案。
2012年9月,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会议,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时任江苏省省长李学勇出席会议。会后,省政府《政办通报》印发会议材料供全省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向社会发布江苏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指标体系》,成为第一个发布气象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省份。
2014年4月,中国气象局和江苏省政府召开了第一次省部联席会议。
2015年7月,经省政府同意,省财政厅下发《关于做好新常态下地方气象事业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
此外,省人大、省政府先后颁布或下发了《江苏省气象灾害评估管理办法》《江苏省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条例》等法律规章。气象工作纳入省政府绩效考核,省委、省政府多项工作任务和文件对气象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其中主要涉及智慧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等。
在省级层面牵引下,市县两级政府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对气象现代化工作机制进行了丰富和完善。各省辖市政府印发了建设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或意见,并将气象现代化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考核;与省气象局签订推进气象现代化合作协议,成立以市政府领导为组长的建设领导小组。
以政府为主导的气象现代化工作机制逐渐形成,全省气象事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形成省市县三级政府规划牵引、政策衔接、项目带动、财政保障、指标考量等有机融合、内涵丰富的工作机制,构建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有序推进的工作格局,为推进江苏气象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各级政府对气象现代化投入资金是“十一五”的3.03倍,有力支撑了全省气象现代化建设。
坚持以业务现代化为核心,不断提高现代化建设水平
如何让气象现代化呈现出实实在在的成果和效益,江苏省局有着深刻的思考:要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找准切入点,在气象事业发展中找准关键点,在具体推进过程中找准结合点;要坚持用气象现代化的目标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集中资源,以精细化预报体系建设为核心,以气象信息化建设为保障,夯实观测基础,提升服务效益。
精细化预报业务是气象部门的核心竞争力。江苏省局针对常规要素和灾害天气预报,按照“三体系一平台”工作思路,完善无缝隙集约化业务体系,发展客观化精准化技术体系,健全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体系,打造省市县一体化业务平台,持之以恒加强精细化预报业务建设。
—— 无缝隙集约化业务体系建成。人们可以知道所在地周边3 公里、重点区域1 公里的天气;两小时内可以知道每10 分钟预报,2 小时至24 小时可知每小时预报,1 天至3 天可知逐3 小时预报,3 天至1 周可知逐6 小时预报,形成标准化常规天气要素全序列无缝隙精细化预报产品链。
—— 客观化精准化技术体系得到完善。着眼于提高灾害性天气精细化预报水平,研发了概率预报不确定性指标,研究了自适应频率拟合法、动态时间归整算法等新方法,研发了气旋强度客观定级等新技术。
—— 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体系更加健全。建立完善了预报产品和数据库等标准规范以及江苏省灾害性天气预报等级用语和预警信号标准、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业务管理办法等,逐步实现标准规范、检验评估、考核准入全覆盖。
—— 省市县一体化业务平台搭建完毕。坚持一致性与开放性相统一,融合多源各类信息及产品,在建设中倒逼省市县优化预报业务布局,同时提供丰富完善的预报业务功能,实现“ 集约化、标准化、智能化、一体化”,有力支撑精细化预报业务建设。
2014 年南京青奥会开闭幕式气象服务保障有力检验了这些成果。开幕式当日奥体中心19时21 分前后开始下雨,22时累计雨量达2 毫米,这与前期的预报结论一致。在闭幕式上,提前1天的预报结论为19时至22时小时雨量在0.2毫米以下,对闭幕式有轻微影响;实况显示,20时至21时30分,自动站累计雨量正是0.2 毫米。
“ 天作美、人努力,不平静的天气中有感动、有震撼。”南京青奥组委会这样点评。在大力推进气象预报精细化的同时,加快推进气象信息化建设也是江苏省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信息化“ 三步走”战略,按照统一数据环境、统一基础资源池、统一数据加工流水线、统一系统集成建设的“四个统一”思路,基本构建了统筹集约的信息化业务体系,分步推进全省基础数据环境中心建设。
气象现代化的最终归宿要体现在更加及时、有效、贴心的气象服务中。江苏省局始终强化“智慧气象,精致服务”的追求,通过五年建设,省市县三级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更加健全,在各类气象灾害防御服务保障中,该局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气象服务的渠道更加畅通,气象预警服务信息实现“ 报得准、收得到、看得懂、用得上”。
此外,一系列专项服务延伸到各个领域。环境气象服务AQI 预报值评分93.00 分,AQI 等级预报 综合评分68.09 分。省局连续多年向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报送大气污染气象条件、雷电、太湖蓝藻、酸雨年度监测评估报告。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更加健全,农村气象防灾减灾气象服务贡献率为1.81%。交通气象服务实现灾害发生前2 小时以上发布预警,提前半小时以上发布临近预报,以浓雾为主的交通气象灾害临近预报准确率达93%以上。
开放合作,深度融合,构建气象科技创新体系
气象科技创新是气象现代化的第一动力。
《气象法》明确了气象事业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的基本定位。江苏省局追根溯源,将科技型属性摆在首位。在推进气象现代化过程中,理应把气象科技创新作为优化事业发展结构、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
江苏省有着特殊的资源禀赋,汇集了全国最丰富的气象教育科研资源。构建开放合作、柔性互动、有机融合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江苏省局在思考和实践中努力找寻着最佳“支点”,为气象现代化建设注入活力。在分析了如何支撑省级及以下层级的气象业务发展、如何让省级直属业务单位既相互独立又有机补充、如何发挥南京气象教育科研资源丰富的优势、如何完善科研项目申报立项使其体现指令性与指导性相结合等有关省级气象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问题后,以问题为导向的解决方案浮出水面。
自2011年起,江苏将全省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凝练成3个词“ 主体、载体、机制”。五年来,围绕这3 个词,一系列改革措施应声落地。
在主体建设方面,优化资源,聚焦核心,明确省直各单位主要发展方向围绕促进科研与业务相结合的核心目标,形成以省局各业务单位为主要力量的科技创新主体。省气象台、科研所、气候中心、服务中心等省直业务单位科研方向、目标更明确。
在载体建设方面,江苏省局提出“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即建设南京大气科学联合研究中心、建设重点实验室、打造气象科技创新团队。
2015年8月,江苏省局创建了“ 南京大气科学联合研究中心”,联合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院校,确定主要目标任务、建设研发骨干队伍,一个格局更加开放、机制更加灵活、流动更加柔性的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宁缺毋滥”是江苏省局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主要原则,多年来坚持“ 成熟一个建设一个”,团队建设分类更加明确,“重点团队”“培育团队”“合作团队”分层建设。这两年,江苏省局持续建设中尺度数值模式应用、强对流天气和大气环境气象三个“ 重点团队”,涉及多个研究方向的“培育团队”“合作团队”也紧跟其后。
机制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穿针引线”,如杠杆一般撬动着整个体系。五年来,江苏省气象部门先后修订多个科研管理办法,建立了以业务应用为导向,以分类考核、客观量化为主要特征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完善“ 项目分类体系”,探索“事后补助”资金管理方式。
2015年,气象科技创新的后盾更加坚实。省局气象科研经费纳入省财政年度预算,仅2015年,省级财政年度预算下达608万元。
至此,国内外、部门内外两种资源相互统筹,“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融合,部门与地方两种政策共同支撑,深入融合、协同创新的江苏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发挥出效益。
盘活资源,以用为本,人才对事业发展的支撑更加强劲
“80 后”博士刘端阳,目前正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从事大气物理和大气环境方向的科学研究。这是江苏省气象局连续4 年实施的“ 海外交流计划”的一部分。刘端阳年纪不大,却挑起大气环境预报及科研业务工作“ 大梁”。这次送培更是站在世界气象科技发展前沿,瞄准更高发展目标。从职场“ 新兵”快速成长为青年科技骨干,有刘端阳自身的努力,更有江苏省局多举措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而形成的强大推动力。
激活人才资源存量的“一池春水”,厘清人才资源增量的“源头活水”,人才能用得“活”。以人才优先发展之功,图事业发展之本,江苏省局对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更加清晰:新进人员坚持高标准,业务骨干瞄准高层次,干部队伍生态坚持严要求。
五年来,从毕业生录用到人才培养、使用、激励等各个环节,江苏省局都突出人才能力本位,着力将人才资源区位优势转化为部门的发展优势、竞争优势。一组组的数据,凝聚着过去的付出,也支撑着未来的发展。
——五年来,面向海外人才,985、211大学以及气象类特色重点院校招录的毕业生,博士占8%、硕士占52%。目前,苏南地区68%的县局有1-2 名气象专业硕士,苏中地区37.5%的县局有1名气象专业硕士,苏北每个县局均有1-3 名大气科学类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
——五年来,新增中国气象局“双百计划”人才3人,中国气象局青年英才2人,中国气象局创新团队成员2 人,省政府“333”人才培养工程5 人;新增博士研究生26 人,正研级专家10 人;研究生学历比例提高了8.9%,本科以上学历比例提高了19.6%。
——五年来,全省气象部门正处级领导干部以上,具有正高资格的占15.2%,副高占7.6%,博士占15.2%,硕士占24.2%;全省各级气象局长中本科以上占90.4,研究生占8.4%。
数字背后的“组合拳”耐人寻味。
——完善《江苏省气象部门事业单位新进人员招录暂行办法》,以岗位定条件、按规定设程序,改进招聘方法,完善招聘流程,做好招聘工作。
——制定《江苏省气象部门“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实施中国气象局首席预报员、首席服务专家培养计划,创立“名师导航”“北极阁讲堂”等系列活动,完善了“骨干人才国外访问计划”。
——以严格的标准和程序,做好领导干部酝酿、推荐、考察、任用工作。强化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不断优化全省气象领导干部的政治生态。充分运用巡视、内审、专项检查等手段,严管干部,强化问责。
全国气象部门人才队伍评估报告(2013-2014) 显示,2013 年至2014 年江苏省气象部门人才队伍素质提升速度居全国之首, 整体素质位于全国前列。五年发展让人振奋, 但江苏省局仍然清醒与理性。正如省局党组书记、局长翟武全所说的那样, 要继续深化对气象现代化发展规律的认识, 坚持主基调不变、主旋律不改, 在目标定位、路径选择、进度安排上实事求是、清醒理性,不好高骛远,也不降低标准、急躁懈怠, 始终以严的标准、稳的节奏、实的效果,持之以恒地推进,不断提升气象现代化的质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