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头条):科技创新为镇江发展注入新活力

01.10.2016  02:06

  不久前,“2016镇江-上海科技合作周”在上海举办,镇江市130家高新技术企业与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0多所高校达成合作意向近30项。
  据介绍,与高校共谋合作,共图发展,是今年镇江科技兴市的重头戏。4月1日,镇江举行“2016镇江市—宁镇扬在地高校院所科技合作对接会”,来自南京镇江扬州的50家高校院所发布高新技术成果3691项,企业发布技术创新需求377项,镇江市政府与宁镇扬6所高校签订全面合作协议,36个科技合作项目集中签约……
  构建城市与大学融合发展的新机制,利用镇江本地及上海、南京、扬州等周边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推进产学研结合,实现创新发展,是镇江市委、市政府的坚定选择。镇江市委书记夏锦文认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必须加快建设名副其实的人才高地、创新高地和产业高地,下好校地企三方对接“先手棋”,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米”,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氧剂”。
  校企联姻,助推传统产业“涅槃”
  在江苏沃得农业机械有限公司产品展厅,一台联合收割机格外引人注目:这台收割机喂入量大,既能收割玉米,又能收割稻麦,只要换把刀具,就能收割不同的农作物。  据介绍,这款收割机备受市场欢迎。作为一家民营农机企业,沃得2004年起先后与多家科研单位合作,收获科技成果10多项,其中“油菜联合收割机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获2013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公司副总经理胡必友说:“校企合作科技创新是致胜的法宝。”
  靠着校企合作,技术和产品跃升为行内老大,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从上世纪90年代初与江苏大学的合作到2015年和东南大学联合开展“微电网协同控制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大全集团正是凭着与科研单位的紧密合作,发展成了年销售额174亿元、中国电气工业排名第一位的大型企业,实现了企业的“凤凰涅槃”。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政府一手托两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镇江市科技局局长周必松介绍说,这几年,镇江市连续9次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创成了国家高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跻身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进步综合实力保持全省前五,科技创新成绩斐然。5年来,镇江先后出台支持科技创新政策文件30多个,奖励产学研合作项目110项,组织专题性产学研活动240余场,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800多项,政府成了产学研合作的好“媒婆”。
  科技金手指,为高新技术产业“点石成金”
  数年前,鱼跃医疗还只是一家生产血压计、听诊器、轮椅等常规医疗器械产品的企业。2010年,鱼跃医疗通过“自主创新研发”“海外技术引进”等手段,拓展到制氧机、呼吸机、电子血压计等新领域。借力资本市场,2015年鱼跃并购华润医疗器械业务,成功进入高端数字影像和院内手术器械领域。通过借助互联网技术设立的“大医生”“万里云”两大医疗互联网服务平台,鱼跃还成功从医疗器械制造商转型为医疗品牌、平台、服务商。2016年,鱼跃集团医疗器械销售额有望突破50亿元。
  “这是三通管,这是异径管。”拿着自己企业的产品,华阳管件的副总兼研发部长丁月霞备感骄傲:“在全国4000多家管件企业中,华阳管件铝合金空分管道及管配件产量、质量稳居第一,超低温LNG液化气海洋运输船管件排名前二。”早在1995年,华阳就取得中国第一家核电管件生产许可证,但由于技术门槛高,国产化进程缓慢。2006年与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后,该公司成功开发出AP1000堆型核岛管配件等用于浙江、山东核电站的产品,并承担了江苏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项目,还获得了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科技“金手指”点石成金,帮助镇江一大批制造业企业跨越发展。2015年,镇江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48.6%,连续4年保持全省第一,科技进步贡献率60.5%。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今年2月26日,镇江出台“金山英才”计划,向海内外再伸“橄榄枝”:聚焦镇江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十三五”时期,重点引进和支持600名以上产业发展领域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团队,对世界一流、国内顶尖的人才团队,给予1000万元左右的资助。
  完善体制,强化“强氧剂”的“助燃力”
  不久前,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江苏科技大学镇江海洋装备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镇江发展研究院、扬州大学镇江高新技术研究院4家校地共建研究院揭牌,扬中电力电器、丹阳高性能合金材料、镇江光电子与通信元器件、镇江沿江绿色化工4个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授牌,同时授牌的还有校企共建省重点企业研发机构。
  推动建设校企合作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是镇江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抓手。为了增强科技创新“强氧剂”的助燃力,镇江市加快科技体制创新力度:建立“驻镇高校联席会议制度”,对重大事项进行讨论决定;成立产业技术研究院,从体制机制入手,试水改革“深水区”,破解科技项目到哪里去找,如何加快成果转化两大难题。目前,“南京大学镇江高新技术研究院”“东南大学镇江工业技术研究院”“江苏大学镇江工业技术研究院”“江苏科技大学镇江海洋装备研究院”“江苏省镇江航空产业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等研发平台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中。
  未来,镇江将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收益权和处置权改革步伐,完善奖励报酬制度,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科研机制。镇江市科技局副局长葛玉连表示,镇江将继续鼓励和支持高校院所对接市重点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强化科技合作,“引导他们把科技论文写到产品上,把科研成果转化到企业里,把创新效益体现到市场上”。
  本报通讯员 张 舒
  本报记者 董超标 刘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