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庙隐藏一篆刻达人 痴迷篆刻三十年为此曾辞去工作

12.03.2016  08:43

龙虎网讯 在夫子庙的西市中,有一间小屋,名为桐胜印屋。门外熙攘,屋内却是安静的,灵感来时,主人常闭门篆刻。人来人往,投缘者迎,无趣者拒,魏桐胜在此“隐居”有16年,痴迷篆刻已近30年。

1

印章不可乱盖,让他开始痴迷

1968年出生的魏桐胜回忆与印章结缘,他说那是高中毕业后在玄武湖的一次偶遇。“当时看到一些书法家在写字,有些市民在拿到武中奇老师的字后,便想把武老的各种字都往上盖,当时武老不乐意了,他表示印章是不能随意盖的,是有讲究的。”正是这样的一句话,让魏桐胜对印章产生了兴趣,究竟有什么讲究?回家之后,他便在书店里找书去了解,接触以后,沉迷其中。

高中毕业后的魏桐胜当时已加入工作,但空余时间较多,父亲的单位有一个年轻人刻章已有多年,魏桐胜便拜其为师跟着学习。“80年代末时,鼓楼广场大钟亭一带,有个艺术角,里面不仅有人卖字画,也有人刻章,我周末常在那里观摩、学习。当时工厂的工资不高,为了增加收入,我后来也在那里摆了一年的摊,能练习技法,也能给家庭增加一些收入,挺好的。”魏桐胜回忆,当时大多数人领工资需要私章,所以生意还是不错的。

最初的刻章纯粹是爱好,还能赚钱,心里挺高兴的,因为摆摊我接触到了一些书画界人士,他们需要的是有艺术感的章,我便开始研究篆刻。”魏桐胜篆刻的生涯由此而起。

2

沉迷10多年后,他辞职一心篆刻

篆刻是一门艺术,魏桐胜的业余时间变得忙碌了,每日练字、临汉碑,渐渐入门。1992年,南京印社曾办了一个业余篆刻学校,在全国都很有名气,魏桐胜报名参加,学习了一年。“1989年后,我就没有摆摊,工作之余就是专心练习篆刻,1994年的时候,为了房子,再次出摊,在山西路一带。因为摆摊不仅可以增加收入,更重要的是可以接触到书画界人士、篆刻爱好者,是一种交流。”魏桐胜坦言,白天工作、晚上摆摊确实很累,碰上下雨他就会暗自高兴,可以在家休息,或是刻一些自己想刻的章。

年复一年,这样的日子到了2000年,此时魏桐胜的篆刻已经颇具功底,恰逢工厂改制。“当时厂里每月工资是1200块,而我在山西路摆摊每月能有6000多块。”魏桐胜想,何不专心篆刻,把爱好变为职业,虽然未来不确定,但至少是自己想做的事。他放弃了厂内分流安排,那一年在夫子庙找了间小屋,开了印室,至今依旧。

3

篆刻无涯,不求有花但求快乐过

小屋内,魏桐胜潜心钻研篆刻,2003年加入省书协,2013年拜入篆刻名家韩天衡门下。“韩师傅曾说过,有人在春天开花,那是早花;也有人在夏天、秋天、冬天开花;但更有人永远都开不了花,但是至少快乐过。”魏桐胜对于艺术上的成就看得并不是太重,“每天都是一个新起点,艺术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有时取得小成就,也只是一段时间的欢喜,之后就淡然了。

记者了解到,自1996年后,魏桐胜参加国内各种比赛,获得了很多奖项。2006年在南京召开的世界历史名城会上,魏桐胜为各个城市所刻的印章,由出席的中外市长盖在了《名城博览会金陵》书法长卷上,后由南京博物馆收藏。

4

晨起磨墨如“散翁”,开门只迎投缘者

当代草圣”林散之是线条大师,正是魏桐胜所崇拜的。“经常研习他的草书线条并用于篆刻,而我的生活习惯也是受‘散翁’影响,5点起床磨墨,练字至8点。吃完饭后,就来到印屋,开门迎客。

如果留意这间印屋,会发现常常闭门谢客。台灯下,魏桐胜手持印台转动,频频下刀不断。“有时候来了创作的灵感,我是不想被打扰的,如果刻不完,就很难受。”魏桐胜表示,这间印屋,可维持生计即可。

如今网络经济的冲击,魏桐胜的印屋收入相比过去差了许多。但他并不在意,对于求印的客人,魏桐胜也有挑剔,投缘者刻,无趣不理解篆刻的拒。

夫子庙虽热闹,但魏桐胜的内心是安静的,“人来人往,熙攘之中,我只看到那些投缘之人,所以安静得很,也借此小屋结识了很多朋友,乐在其中。”魏桐胜说,接触印章已30年,但依旧只是开始,并将终其一生。

一份兴趣、一份寄托、一份淡泊,不一定致远,却明了魏桐胜的志。

来源: 金陵晚报   编辑:陶禹歌

滨江新城新增三个新型公交站台方便市民候车
昨天,市民刘女士乘坐公交车到市政府西大门时发现,靖江网
北大商学院镇江总裁班“牵手”城南挖掘商机
北大纵横商学院江苏分院镇江总裁班学员日前组团来到我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