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湖面惊现近千只野鸟 鸟类专家:它们可能是小鸊鷉

06.01.2015  16:03

  聚集在太湖湖面上的野鸟 太湖办工作人员供图

  昨天上午,微博上一组拍摄于无锡太湖大堤的照片,引起不少网友的关注。这组照片取景太湖大堤的芦苇荡旁,可见近千只黑色的野鸟栖息在湖面上,格外壮观。据照片拍摄者、无锡太湖办的工作人员介绍,这是近年来首次在大堤附近看到有这么多野鸟聚集,但由于距离较远,不能确定野鸟是什么品种。胡姗姣

  太湖上聚集大量野鸟

  “4日下午3点半例行巡湖的时候,发现有大量的黑色野鸟聚集在大堤西侧的芦苇荡旁,距离岸边有三五百米远。”据太湖办工作人员介绍,因为距离较远,他们也不能确定野鸟是什么品种,后来有一艘船开到附近,惊走了这些野鸟。

  “本以为它们就这样飞走了,谁知道今天早上一看,它们又回来了。”太湖办的工作人员说,昨天上午10点,他们再一次巡查到附近时,发现这群野鸟又飞回来了,有的体态优雅地浮在水面上,有的则歪着脖子把头藏在翅膀间休息,而靠近岸边的芦苇丛正是它们觅食栖息的避风港。“没敢惊动它们,我们拍了几张照片就离开了。

  太湖办的工作人员表示,这还是近几年来他们第一次在大堤附近看到如此数量的鸟类聚集。

  “根据检测数据,太湖水质近年来是逐年在变好,不过这些鸟儿为什么聚集在这里,还要请教专家。”工作人员说道。

  野鸟可能是小鸊鷉

  这些到底是什么鸟?为何聚集在太湖边,是否和近年来太湖水环境逐年变好有关?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太湖大堤,可惜没有看到这些鸟儿的踪影。

  随后,记者联系上无锡市动物园的鸟类专家谢先生,看了太湖办工作人员拍摄的照片,谢先生表示,由于照片拍得模糊,他也不能完全肯定这群野鸟是什么品种,但据他猜测有可能是一种本地水鸟,叫小鸊鷉(pì tī),这种鸟在春夏食物较多的季节都是单独活动的,而到了冬季食物紧缺的时候,则会群聚在一起并四处游移寻找食物,之所以会聚集在大堤附近,最大的可能是那里出现了大量食物,“可能是最近两天天气转暖,太湖里的鱼儿浮上水面觅食,或者附近有人放生水生动物,所以吸引了它们前来觅食。

  谢先生说,如果真是小鸊鷉,像照片中这样聚集上千只也是比较少见的。

  ■小知识

  小鸊鷉(pì tī)是鸊鹈目鸊鹈科的鸟类,体长约56cm。枕部具黑褐色羽冠;成鸟上颈部具黑褐色杂棕色的皱领;上体黑褐,下体白色。善于游泳和潜水,常潜水取食,以水生昆虫及其幼虫、鱼、虾等为食。通常单独或成分散小群活动。繁殖时在水上相互追逐并发出叫声,有占据一定地盘的习性。繁殖期在沼泽、池塘、湖泊中丛生的芦苇、灯心草、香蒲等地营巢。

  多数为留鸟,少数迁徙。在中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繁殖的鸟类多数为夏候鸟,春季于3月初至4月中旬迁到北方繁殖地,秋季于10~11月往南迁徙。少数个体留在当地不冻水域越冬。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