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治理,如何跨越“7年之痒”
水质藻情稳中向好,但改善越来越难
浩淼万顷的太湖,是一颗镶嵌在长三角的明珠,也一直是江苏尤其是苏南地区人民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摇篮。2007年太湖水危机之后,太湖治理成为全国湖泊治理的标志性工程,不仅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也成为检验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尺。
昨天,省太湖办在苏州召开新闻通气会,宣布太湖连续7年实现安全度夏,并就下一步工作集思广益。而记者此前在太湖沿线深入采访中发现,7年来,在太湖藻情出现“稳中向好”变化的同时,太湖治理“边际效应”也日益显现。如何跨越“7年之痒”,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
“扔到水里”的钱没有白扔
每年5月-11月,太湖的水质藻情便格外牵动各界的心。而每年的这段时间,记者也会多次踏访太湖,记录太湖治理的点滴变化。
8月,在无锡南泉水源地,记者看到,汤师傅正熟练地操作着增氧曝气设施,确保水源地安全;11月中旬,记者采访了正在捞水草的贺福根,他是苏州吴中区专门聘请的“太湖保洁员”,每天像管马路一样管太湖……一批批污染企业被关停搬迁,一座座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行,沿湖各市实现“双源供水”、“自来水深度处理”两个全覆盖,曾经渔网密布的湖岛变身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7年来,太湖确实发生了太多变化。
数据是最好的说明。记者梳理发现,太湖流域三次产业比重已从2007年的2.2:60.6:37.2转变为去年的1.9:51.9:46.2。
与此同时,江苏坚持规划、资金、项目、责任“四落实”,从2007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资金20亿元用于太湖治理,并积极引导太湖治理从被动向主动、从政府主导向全民参与、从应急防控向综合治理转变。截至2013年底,省实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完成的总投资1083.1亿元、1602个项目,已完成投资1060亿元、1450个项目。
“扔到水里”的钱,没有白扔。最新监测结果显示,太湖湖体平均水质已经从2007年的劣5类提升为4类,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蓝藻集聚次数和湖体藻密度也呈波动下降态势;湖体综合营养水平则从当初的中重度富营养改善为轻度富营养;而输送了入湖污染总量七到八成的15条主要入湖河道,2007年时有9条处于劣5类,2013底已全部摘掉劣5类的“黑帽子”。
入湖污染仍大大超出环境容量
但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7年间,治太的边际效应递减之势也正在呈现,水质的改善越来越难。更值得一提的是,虽经7年整治,当下进入太湖的污染总量仍大大超出环境容量。原因何在?
首先,太湖沿岸产业密布、人口密集,虽不断转型,但企业排放的工业污水与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总量仍相当可观。与此同时,省太湖办主任朱铁军坦言,“大量承担着污水处理重担的污水处理厂,出水超标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
而太湖流域众多的分散式畜禽养殖场,也成为太湖的重要污染源。省太湖办副主任张利民透露,我省太湖流域的畜禽养殖折算成“标准猪”大约为640多万头,而研究表明,一头猪的排污相当于7个人,也就是说相当于4000多万人的排污。最近,省太湖办牵头调查了15条主要入湖河流上溯10公里两侧1公里范围内的畜禽养殖情况,发现共有违法养殖场114家,其中仅12家建有治污设施,而运行正常的只有9家。
按照我省的部署,分散式的小养殖场要尽快取缔。但是常州市太湖办主任王运先直言,“你要关养殖场,农民都跟你要钱,因为这是他的生活来源。全面取缔,政府财力难以支撑。”记者了解到,宜兴今年拿一条河试点,取缔了一批养殖场,财政补贴高达数亿元!
据中科院专家2013年的监测,目前太湖入湖污染总量中,总氮排放是容量的3.3倍,总磷排放达到容量的2.5倍。正因为此,张利民坦言,“太湖富营养化指标仍然偏高、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偏大”的现状在短期内尚不能根本改变,蓝藻的发生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延续。
2015年是国家治太近期目标的考核之年。但记者注意到,太湖部分水质指标目前看离这一目标尚有距离。比如,2013年太湖湖体总磷为0.07毫克/升,距离2015年近期目标0.06毫克/升还有差距。太湖作为苏南主要饮用水源地,其治理和保护工作确实是一刻也不能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