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太湖开捕大闸蟹 环保压力促蟹农寻转型之路

24.09.2019  12:01
随着水质改善和养殖技术进步,大闸蟹的个头和品质正逐年增加。 钟升 摄

  阳澄湖、太湖同日开捕大闸蟹 环保压力促蟹农寻转型之路

  中新网苏州9月23日电 (记者 钟升)23日,农历秋分。阵阵秋风中,渔民们迫不及待地从水中捞起一只只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大闸蟹。当天,苏州阳澄湖、太湖两地的大闸蟹同时开捕。在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的当下,如何在大闸蟹养殖与环境保护间平衡,成为了考验蟹农们的难题。

  “秋风起,蟹脚痒。”在江南鱼米之乡的苏州,秋季最著名的水产非大闸蟹莫属。有诗云:“不是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然而如今在苏州,想吃到大闸蟹正成为一件越来越困难的事。

阳澄湖和太湖的大闸蟹于23日同日开捕。 钟升 摄

  随着环保要求的加码,2016年底阳澄湖的围网养殖面积压缩了一半,2017年阳澄湖大闸蟹的总产量从前一年的约2100吨猛跌至1200吨左右。

  作为阳澄湖蟹长期的竞争对手,太湖蟹的处境更为艰难。根据生态环境部对太湖水环境治理工作的督导要求,今年6月底前太湖苏州市行政区域内水域4.5万亩围网全面拆除,太湖围网养蟹成为历史。

  为了在环境保护与大闸蟹养殖间取得平衡,各方开始使出浑身“”数。

  阳澄湖青年养蟹带头人顾敏介绍,今年阳澄湖蟹农们普遍选用了大母本培育蟹苗,五母母本价格一度被炒到1000元左右一只。通过增氧设备等新技术的使用,“原本每亩五、六百的投放密度增加到一千只”。

  “今年高温天数少,大闸蟹容易脱壳,脱壳后存活率高。加上环境整治后阳澄湖水质持续改善,今年阳澄湖大闸蟹个头、品质均高于去年。”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副会长周雪龙预计今年阳澄湖大闸蟹的整体产量为1400吨,比去年的1300吨进一步增加。价格比去年增长约10%。

  在太湖,渔管部门于东太湖规划设置了15万亩人放天养生态修复区,根据渔业资源增殖容量放流河蟹蟹苗。今年首批共计放养了豆蟹、扣蟹苗近800万只,任其在湖中以天然饵料为食、原生态生长,开捕后由沿湖渔民持证入湖依法依规捕捞上市。

  从前期试捕抽样的情况来看,太湖人放天养生态修复区内大闸蟹长势良好,预计将为市场提供100吨野生太湖大闸蟹。规格蟹价格高于往年,预计将在160元每斤左右。目前,太湖沿湖各区也正加紧开展标准化蟹塘改造,明年太湖蟹的产量有望继续回升。

  在顾敏看来:“虽然环保要求令大闸蟹养殖水域不断缩减,但也促使蟹农改变延续了几百年的传统养蟹方法,开始把现代科学技术引入大闸蟹养殖。同时水质改善也令大闸蟹的品质提升。

  一些蟹农则视此为转型的良机。蟹农奚兴根从1992年就开始养殖太湖蟹。太湖围网拆除后,他利用七都镇建立人放天养生态养殖区的契机,向政府承包了372亩蟹塘。相比围网养蟹,标准化池塘养殖太湖蟹的条件和环境更易调控,成蟹量高于湖区。奚兴根预计今年自家蟹塘产量可达6万斤,“围网没有之后,收入反倒比以前更高了”。(完)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