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安全度夏第八年

07.12.2015  08:35

  11月27日下午,省太湖办在溧阳召开关于太湖治理工作的媒体座谈会,宣布太湖连续8年实现安全度夏。

  今年是个特别的年份,它既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改革发展的规划布局之年,同时又是太湖治理国家总体方案近期目标完成之年。正因为此,太湖第八次实现安全度夏,意义非同一般。

   藻情总体可控

  太湖水质继续向好

  据省太湖办副主任张利民介绍,1-10月份,太湖水质为Ⅳ类,湖体平均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同比基本持平,处于轻富营养状态,其中,高锰酸盐指数同比略有上升,但仍处于Ⅱ类;氨氮、总磷同比分别下降11.8%和3.3%,分别处于Ⅱ类和Ⅳ类;参考指标总氮同比下降7.6%,处于Ⅴ类。上述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近期(2015年)目标要求。

  流域65个重点断面水质达标率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15条主要入湖河流有7条河流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其余8条河流水质为Ⅳ类。

  安全度夏期间,太湖蓝藻发生强度有所波动,聚集面积、平均藻密度同比相对偏高,但仍属可控范围,没有发生大面积湖泛,也没有对饮用水安全造成威胁,太湖地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到国家要求,各水厂供水水质全部满足或优于国家规定标准。

  这一切来之不易。今年以来,太湖流域各地和省有关部门坚决执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贯彻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第九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克服不利条件影响,全面落实各项工作措施,从而保证了太湖连续第8年安全度夏,实现了国务院提出的“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目标。

  现在,让我们目光回望,在这个夏季,太湖发生了什么……

   专业打捞蓝藻

  全力防控“湖泛

  6月中旬的一个午后1时许,无锡蠡园街道喇叭口蓝藻打捞点,50多岁的周国良正站在打捞平台上巡视。

  “今天虽然热,但偏南风是第一天出现,基本没有蓝藻。”自从2007年被招募来捞藻,这位当地农民已总结出蓝藻集聚的规律,“一是温度35℃以上,二是偏南风连续出现两天。

  每天工作8小时,政府每天给付每人80元,每年从4月中旬一直捞到10月底……这样的捞藻,无锡已坚持8年。“目前全市共有96个打捞点,120多条打捞船,1000多名打捞人员。”无锡市蓝藻办主任陈旭清说。

  而位于常州武进的藻水分离站,此刻正在对打捞上来的太湖蓝藻进行无害化处理,利用加药气浮技术,促进水中蓝藻的聚集、上浮。藻浆池中如泼了绿漆般的富藻水,经过两级气浮池后,变成了肉眼看来已相当清澈的湖水。常州市武进区农业生态服务站负责人薛玲华介绍,“藻水分离的除藻率可达到95%以上,出来后的水完全达到了国家标准,可以回排太湖。”据介绍,藻水分离站自2009年建成以来,累计处理蓝藻藻浆4万余吨,分离产生藻泥1万吨。

  目前,太湖蓝藻处理基本实现“专业化队伍、机械化打捞、工厂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有效减轻了水体污染。今年以来,我省全面实施蓝藻、湖泛监测预警工作,累计报送各类信息900余期。武进区创新蓝藻打捞机制,通过公开招标委托专业公司开展蓝藻打捞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工作;宜兴市优化打捞人员年龄结构,提高打捞工作待遇,提升蓝藻打捞工作效率;无锡市完成三个藻水分离站改造,试点桃花山藻粉生产工程;省水利厅、太湖办及沿湖各地组织力量持续开展现场巡查,督促加强蓝藻、水草打捞。今年以来累计打捞蓝藻162.3万吨,水草16.4万吨。而自2007年以来,全湖已累计打捞蓝藻800多万吨。

  如何对打捞上来的蓝藻进行后续处置,避免二次污染,是太湖生态治理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为此,各地也进行了多种探索。

  在太湖西岸太浦港口的紫峰农业生态园内,大片的竹柳正在蓝藻的“滋养”下茁壮成长。江苏紫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志君说,这是2012年从东南大学引进的竹柳种植技术,利用泵阀把太湖藻水浇灌到竹柳田内,竹柳发达根系消化吸附蓝藻中的营养物质,使下排水质达到国家排放要求。“还能利用竹柳快速成材可加工成活性炭或木塑品,变废为宝。

  由于监测预警、打捞蓝藻、生态清淤、调水引流等应急防控措施及时到位,有效应对了蓝藻的大量堆积死亡,因此今年没有发生大面积“湖泛”现象。所谓“湖泛”,是指在湖岸边、入湖口和湖汊聚集的蓝藻与发酵上浮的浮泥相混合,在厌氧状态下分解造成水质发黑发臭的现象。

   加大调水引流

  让太湖水“”起来

  “‘吃’得太多,‘动’得太少,这是太湖污染的两大病因。”省水利厅王嵘说,“入湖污染物总量超出湖泊自净能力,水体流动不畅,尤其像贡湖湾、梅梁湖湾和竺山湖湾,往往供水不畅,因此也是最容易暴发问题的水域。

  5月,在京杭运河以南武进港上的遥观南枢纽,新沟河工地上挖土机正在施工。“新沟河的主要功能是与引江济太其他工程联合运行,外排太湖梅梁湖水,促进水体流动。”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工程师张进松介绍。新沟河预计明年年底完工、新孟河工程也即将提上议程。今后,太湖的换水周期有望从2007年时的310天缩减到100至120天。”王嵘说,“我们通过水利工程的调度,彻底让太湖水‘活’起来、‘动’起来。

  为了改善太湖水体结构,促进湖区水体交换,增强水环境容量,保障水源地水质,我省在总结多年引江济太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持续开展调水引流工作,2007年以来,常熟枢纽累计引水182.3亿立方米,望亭立交累计入湖85.6亿立方米。同时,为促进水体流动,梅梁湖泵站常年抽排梅梁湖水体,累计抽水出湖67.5亿方。

  省水利厅闻亮介绍,调水引流取得了显著的资源环境效益:一是通过科学调控太湖生态水位,有效抑制蓝藻的暴发时间。2009年以来,随着水利部门加大冬末初春期的调水力度,着力提高太湖应急度夏水位,太湖蓝藻呈现暴发推迟、强度减弱的势头。二是通过优化入湖水体结构,促进湖区水源地水质持续改善。形成了从望虞河至贡湖,再分别进入梅梁湖和东太湖的两个流场,持续改善这部分湖区的水体质量,保证了太湖水源地供水安全,也保障了东太湖往下游上海、浙江供水的水质。三是梅梁湖泵站的持续抽水出流,直接减少了湖体中的内源污染。梅梁湖泵站常年抽排梅梁湖水体,不仅加快了梅梁湖的水体交换,而且把湖体内的污染物和蓝藻物质大量排出。四是通过望虞河两侧口门引水,显著改善太湖周边河网水质。望虞河调引江水,有一半以上的水量补充到了周边河网,加大了水流动力,促进了有序引排,增加了环境容量,加之控源截污和河道疏浚整治措施,有效改善区域河流的水质。

   两个“全覆盖

  坚决保障供水安全

  6月的一天下午2时许,无锡南泉水源厂。近岸处,用于增氧防止蓝藻发臭的曝气设施正在工作,翻腾起无数白色水花。“今年到目前为止,水质比较稳定。”南泉水源厂厂长说。

  无锡目前已采用“双源供水”。三个水源厂,两个在太湖边,一个取长江水。同时,建成全国首条“安全供水高速通道”,在三个水源厂与四个水厂之间架设起管道连成一体,其作用是,“万一哪一个水源地发生水质突变,其他水源可以实时替代,确保居民用水无忧。

  无锡曾经进行过多次“压力测试”,将其中一个水源厂停供24小时,结果居民完全没有感觉。

  在苏州吴中供水公司,一套“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设施正在运行。据企业负责人介绍,这套设施投资超过1.5亿元,该工艺对有机污染物去除率超过50%。

  为坚决保障供水安全,省住建厅每年4月便及时启动年度太湖应急度夏防控工作机制,召开全省城市供水安全度夏工作会议,部署供水安全度夏保障工作,并做好太湖地区城市供水水质日报和月报的报送工作。组织编写印发了《江苏省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评价考核标准》、《江苏省城镇供水水源突发性污染应急处理指导手册(试行)》、《江苏省城镇供水厂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运行管理指南(试行)》,指导各地提升供水安全保障工作水平。同时,修订了江苏省城市供水服务质量标准,今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将大力促进供水服务水平的提升。

  我省还建立并升级了全省城市供水水质上报和监控系统,实现太湖流域试点城市的原水、出厂水和管网水在线监测实时数据和取水头部视频监控的实时传输;提升了供水企业水质检测能力,按照不同供水规模建设相应等级的实验室。近两年对太湖流域14家城市供水企业水质等级实验室的现场检查显示,太湖流域水质检测能力和水平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据介绍,“十二五”以来,我省以“确保饮用水安全”为目标,指导督促各地实施备用水源地建设、区域联合供水和自来水厂深度处理工程改造,巩固以太湖为水源的城市“双源供水”和“自来水厂深度处理”两个“全覆盖”,加快构建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连年实现了供水安全的目标。截至2015年三季度,太湖流域已有21座自来水厂实现深度处理,总规模达660万立方米/日;以太湖为水源的13座自来水厂中,已有10座水厂全面实现深度处理,规模为330万立方米/日。

   13轮专项检查

  严格控制污染排放

  6月,无锡太湖新城污水处理厂的中控室。这样一组数据:COD,23;总磷,0.17;氨氮,0.2。

  “我们厂在2007年进行了提标改造。这些指标,全部优于国家最高标准一级A。”厂长谈振娇说。新建、提标、完善管网……8年来,无锡在污水处理上取得了难能可贵的“两个相当”:70多座污水处理厂的日处理量超过200万吨,相当于全市供水量;8000多公里污水管网,相当于全市道路总长。

  无锡太湖办主任顾岗介绍,2007年蓝藻暴发后,为了治理太湖,无锡关停数千家污染企业,直接投入资金近500亿元……作为一座中等城市,这些年无锡为太湖“也是拼了”。

  而为了太湖“安全度夏”,今年4-10月份,省环保厅启动了13轮太湖专项检查。

  省环保厅流域处副调研员任兵介绍,执法人员深入一线,重点围绕太湖流域重点区域、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入湖河流,针对化工、印染、涉重金属排放企业、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等重点行业企业以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运行情况、畜禽养殖污染控制情况,展开专项督查,对电镀行业整治进行回顾性检查。共开展13轮专项检查,检查排污企业647家,对183家企业提出督查意见,建议关闭企业5家、停产整治企业9家、限期整改企业78家、移送公安企业8家、立案查处企业45家、转交地方处罚企业38家。配合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对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进行现场检查,并会同省太湖办将发现问题通报五市政府,对整改情况开展后督查。

  与此同时,省环保厅还建立健全太湖流域水质异常波动处置三级联络员制度,形成了信息及时捕捉、快速传递、省环保厅协同督导、责任地方及时排查处置的良性机制。针对相关断面,及时将水质变化、污染原因通报相关市、县环保部门。加强断面达标责任落实,有关问题及时通报相关地方政府,约谈扬中市油坊镇政府,召开常州三山港区域水污染整治交办会,建立预防与处置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化解环境隐患。全年共有效处置太湖流域重点断面水质异常波动56起,将水质波动化解在萌芽阶段,避免了重大污染事故和跨界纠纷的发生,促进了重点河流水质改善。

  

连云港11部门共商冬季污染天气应对措施
  为进一步做好冬季污染天气应对,环保厅
江苏省解除重污染天气蓝色预警
受冷空气影响,截至12月4日15时,环保厅
江苏拒绝为污染企业买单
   制定赔偿金使用管理制度  明确磋商和诉讼规则环保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