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全面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日,为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太仓市苏州吟诵(唐调)、双凤龙狮制作及妈祖祭拜仪式将申报江苏省第四批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
苏州吟诵(唐调)
吟诵,是我国传统的诗词文诵读方式,一脉相承了数千年,直到上世纪初受新文化运动冲击才戛然而止,而太仓市著名教育家、经学家唐文治先生正是着力挽救传统吟诵的代表人物之一。
唐文治先生1907年创办了现在的上海交通大学,1920年又创办了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多年辗转易名与合并,成为现在的苏州大学。直到1949年,在这两所学校里,唐文治一直用吟诵的方法进行着国学教育,为国家培养了王蘧常、唐兰、陈中凡、蒋庭曜、钱仲联、戴逸、范敬宜等一大批学术精英。他的读书调,被当时的人们称作“唐调”。有史以来,以个人名字命名吟诵调的只此一人一调,唐调因此被誉为“近现代吟诵第一调”,唐文治则被誉为“近现代吟诵第一人”。
唐文治长期为学生尤其是国专学生教授“读文法”,曾编《读文法》作为教辅用书。1934年,上海华东电气公司为其灌制古文诵读唱片发行。1948年,上海大中华唱片厂为其灌制诵读唱片二集15张、诵读古文30篇,并有英文翻译,广为发行,风行一时。唐调传人中有不少国学名家,如钱仲联、冯其庸、陈以鸿、范敬宜等,影响遍及海内外。其文学、音乐、社会价值,尤其是文学价值为世所重。
唐文治吟诵方法取决于吴汝伦和曾国藩传授的读文法,而吟诵的声腔和韵律取决于江南吟诵调尤其是太仓调。目前唐调传承逐渐受到各地重视,但人们普遍关注桐城派的吟诵方法,而没有关注到唐调的声腔韵律,这无疑是片面的。事实上,由于不熟江南吟诵调,不通太仓方言,有些唐调爱好者明显觉得学习过程遇到障碍。太仓是唐文治先生的故乡,太仓调对唐调的影响是深远的,太仓也曾出过不少“唐门弟子”。如今,太仓“唐门弟子”已相继谢世,明确存世的仅季位东先生一人,且已90多岁高龄。会唐调的老人正逐渐凋零,作为唐文治先生的故乡,太仓对唐调的保护和传承可谓迫在眉睫,也可谓责无旁贷。
2012年,唐调被确定为太仓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唐调与苏州吟诵调组成苏州吟诵(唐调)项目,被确认为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苏州吟诵(唐调)又将申报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可以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唐调吟诵将为更多人所了解、掌握,让这一经典文化在太仓市传承下去。
双凤龙狮制作
双凤镇历史上是河网泽国,地势低洼,水患成灾。清道光年间湘军攻陷太平天国天京(今南京)后,部分被遗弃的伤弱兵卒及他们的后裔流落于此,另外,苏北盐城阜宁、射阳,河南开封、罗山等地的灾民及乞丐也纷纷落户双凤。农闲期间,他们传承上一辈流传下来的舞龙扎狮技艺,外出卖艺、讨饭,双凤舞龙扎狮风俗由此形成。1998年,双凤镇被文化部命名为“龙狮之乡”。
双凤传统的龙狮制作,外观笨重、工艺粗糙。制作狮头,需先用木块拼出一个1尺见方、7寸高的方形木块,用刀锯雕刻斫成一个狮头模型,打平磨光。然后用一张2尺见方的牛皮放在锅内煮两小时,煮熟变软后,绷紧牛皮,在眼鼻凹进去的地方用小钉钉住,经太阳暴晒,变硬后去除模型木块,然后装上用零碎牛皮制成的耳朵,上油漆,描绘鼻眼,颈圈装铜铃、毛发。没有牛皮,也可用铁皮敲打而成。还有的人会用旧麻布及猪血糊在模型上,干后挖去泥巴,即成为狮头,但这样制成的狮头易变形、易破。制作狮裤狮被多用红布,外面罩一层旧渔网,网线要粗,四周用碎红布接上即成。
龙的制作分龙头和龙身,方法与狮的制作大体相似。龙身上的鱼鳞片用锅灰、红土、锭青土颜料手工描绘,后人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对用料、工艺及外观造型进行改造,采用新材料如人造丝、绸缎、绒化纤毛、人造丝、兔毛、羊毛、马尾毛、光片布、LED灯等制作龙头龙身。
传统的双凤龙狮制作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充分显示了民间的智慧,制作龙狮的材料,都是就地取材于生活、生产中的日常用品,如毛竹、土布、麻丝、猪血、渔网、牛皮、石膏等,然后用编、扎等较原始的手段,因陋就简,制成生动活泼的龙狮产品;二是充分体现了民间的审美观,如追求形象的夸张、色彩的艳丽、造型的古朴憨厚,制成的龙狮充满了乡土气息;三是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因为龙狮大都用于庙会,要体现一定的威严感,需“正而压邪”。
制作龙狮是用于舞龙舞狮的活动,舞龙舞狮是一种集武术、舞蹈、技巧等于一体的体育项目,具有一定的观赏性。龙是汉民族古老的图腾,狮子外形威武,都是瑞祥之兽。长期以来,民间祈福、逢年过节或者其他一些庆典活动,都舞龙舞狮来助兴,因此龙狮制作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双凤龙狮的代表性传承人仇国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工艺,推陈出新,成为龙狮制作的集大成者,被誉为“江南狮王”。他制造的龙狮产品为国内外多个艺术团体所采用,出现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及美国总统奥巴马就任典礼等重要场合。仇国良为广东省中山市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特别制作的5568.46米世界特超长龙灯,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双凤龙狮制作作为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和支持。太仓市政府和双凤镇政府投资建立了“双凤龙狮艺术馆”、“仇国良龙狮工作室”,苏州(太仓)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也开设了中国龙狮艺术研发教育基地。为了培养更多具有一定艺术素质、热爱传统文化和手工制作的青年龙狮制作者,让双凤龙狮艺术薪火相传,双凤龙狮制作也加入了此次太仓市申报江苏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
妈祖祭拜仪式
浏河镇位于太仓市东部,濒江临海,东与崇明岛隔江相望,南与上海宝山、嘉定接壤,是江南地区的出海要津,也是古代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为长江口的门户重镇、江苏省最大的渔业基地。浏河天妃宫亦称灵济宫,始建于北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奉旨移建。浏河是元代漕运的始发港,每逢漕运必举行祭祀,元代柳贯《敕赐天妃庙新祭器记》、郑元祐《重建澛漕天妃宫碑》对此都有记述。郑和七下西洋时,也曾到天妃宫进香祭拜,其刊刻于天妃宫的《通番事迹碑》上有载:“舣舟寺下,官军人等,瞻礼勤诚,祈享络绎。”新中国建立后,天妃宫被改做粮管所,但民间对妈祖的祭拜从未停止。上世纪80年代,天妃宫得以重修,1992年,天妃宫被批准为道教活动场所,正式对外开放,同时恢复了妈祖祭拜仪式。
按照习俗,固定的妈祖祭拜每年举行两次,分别为妈祖的生日(农历3月23日)和得道日(农历9月9日)。祭拜前,由天妃宫管委会召集有关民间人士商议祭奠的方案和规模。祭拜有大致的流程,一般在鸣钟、奏乐中开始,主祭、与祭各就各位,虔诚地上香,行三跪九拜礼,诵读赞美妈祖高尚品格之祝文和宣卷,如《天皇经》、《天上圣母经》等,然后敬献花果,焚化祝文,在香烟缭绕、钟鼓齐鸣中行鞠躬礼。整个祭奠过程,雍容肃穆,瑞气氤氲。参加妈祖祭奠的信徒常常达到数千人,他们中,有太仓本地市民,也有来自周边地区甚至是台湾的客商。参拜毕,通常要举行庙会,并组织高跷、舞龙、舞狮、荡湖船等民间文艺演出。
妈祖扎根于民众之中,流传于闽、浙、江、粤、台及东南亚等地,延伸到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亿多信众和5000多座妈祖庙,影响深远。妈祖信俗具有海洋文化的特征,元代漕运,明代郑和下西洋,以及汉族民间出海之前,都要举行祭祀并在船上供奉妈祖,所谓“有海水处有妈祖,华人到处有妈祖”。妈祖文化有着积极向上的精神诉求,民间传说中的妈祖,热爱人民、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因此,妈祖信仰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和全球华人文化认同的标志,是海峡两岸人民的文化纽带,有着积极的统战价值、精神传承价值和传统文化价值。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与社会各界的资助下,太仓市耗资重修天妃宫,重塑妈祖金身及配神,装修庙宇、重刻石碑,使天妃宫恢复了旧貌,呈现出更加浓厚的妈祖文化气息。目前,太仓市天妃宫每年举办两次祭祀仪式,吸引了四方香客信徒,在海内外拥有较大影响。台湾北港朝天宫曾来太交流,并赠送了3具神像。热闹的庙会活动,也吸引了本地及周边地区的民众热情参与。
太仓市计划由天妃宫牵头,争取地方文化机构的合作,联合社会关心、爱护妈祖文化的人士,组建妈祖文化研究促进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资料收集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并将成果结集,出版书籍。同时加强与福建湄洲岛妈祖庙以及台湾北港朝天宫等妈祖宫庙的交流,搭建起海峡两岸妈祖文化交流的桥梁,共同推动妈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