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医生患癌发病到去世仅14天,年轻人患胃癌更凶险

23.10.2015  08:16

许剑峰是一名心内科医师。

  昨天,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被一条不幸的消息刷屏——《天妒英才,上海36岁心内科主治医师因癌症去世》。他叫许剑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闵行中心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因“胃肝性腺癌”去世。从发现症状到去世,前后只有14天。“胃肝性腺癌”,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疾病?为什么这么让人猝不及防?

   这种胃癌为何如此致命?

  易发生肝转移,一旦确诊常是晚期

  根据媒体报道,10月5日,许医师在值班时发现自己肝脏有个肿块,3天后,被确诊为胃肝性腺癌,且已转移到肝脏、骨骼、淋巴。10月19日,他因抢救无效去世。

  胃肝性腺癌到底是什么样的疾病?南京鼓楼医院肿瘤科魏嘉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胃肝性腺癌是原发性胃腺癌,具有腺癌和肝细胞癌样分化。但是和普通的胃癌不一样的是,胃肝性腺癌预后差,特别是容易出现肝脏的转移。

  “一旦出现肝功能衰竭等,一些后续的抗肿瘤治疗都无法开展。”魏嘉副主任医师说,在胃癌当中,这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类型,临床上看约占胃癌病人的5%左右。但是一旦确诊,一般来说都是晚期了。

  有文献报道,转移是造成胃肝性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该病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30%、13%和9%。而普通胃癌的肝转移率仅为11.5%,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57%和38%。

   早期症状怎么发现呢?

  半数患者无症状,定期胃镜筛查最有效

  不过,这种疾病并非早期一点都发现不了。魏嘉说,也有可追踪的蛛丝马迹,有一种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这一指标的升高对早期诊断有意义。AFP也是原发性肝癌最灵敏、最特异的肿瘤标志物。

  胃癌有一些早期的症状,比如食欲减退、消瘦、乏力、上腹饱胀不适应、恶心、呕吐等;还可能会出现黑便或大便潜血阳性。但是魏嘉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对于胃肝性腺癌来说,并没有一些特异性的临床症状。

  另外,近半数早期胃癌患者没有临床症状,仅仅有类似消化不良的症状,如上腹隐痛、轻微饱胀、恶心、嗳气等。对于无症状或仅有食欲不佳等非特征性消化不良症状的早期胃癌,更是只有通过胃镜检查才能发现。对于早期胃癌,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内镜治疗,不用开腹就能完成手术。

  专家指出,对胃癌高危人群定期胃镜等检查,是发现早期胃癌的有效手段。所谓高危人群,是指患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溃疡等癌前病变的人群,长期酗酒吸烟以及有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的人群等。

   病例敲响警钟

  青年人得胃癌为何反而更凶险?

  南京市第二医院肿瘤科主任张全安博士表示,青年人胃癌以胃窦部及胃体部肿瘤较多见,其病理特点是病程短、进展快、转移早、预后不佳,“而且年龄越小,病程越短!”张全安说,临床上短的仅半年就去世了,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在确诊之时已有转移且较广泛。

  青年人胃癌为何更“凶险”,专家分析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青年人胃癌容易误诊,其中最为多见的是误诊为溃疡病,其次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也有误诊为幽门不全梗阻,确诊时多已属于中晚期,失去了根治时机。这一方面因为青年人胃癌常以上腹痛和消化道出血为多,故易误诊为胃溃疡;另一方面青年人胃癌早期症状常常比较隐匿,缺乏特异性表现,易与一般消化系统疾病相混淆。张安全主任说,胃癌发病率上升趋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良生活方式和长期超负荷心理压力是明显的促发因素。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和愉悦的心情,适时缓解精神压力,避免过度劳累,经常锻炼身体;注意戒烟戒酒,嗜好者应限量;腌菜、腊鱼、腊肉等腌制和烧烤食品尽量少食或不食,常食用新鲜蔬果;细嚼慢咽,避免粗糙的食物损伤胃黏膜而引发慢性炎症;养成按时进餐的习惯,睡前不宜饱餐。同时,根除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积极治疗易发生癌变的慢性胃病。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于丹丹

编辑: 金勇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
中国将与193个国家携手向宫颈癌说“不”
        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司获悉,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