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英雄走好!
中国江苏网7月6日讯 7月1日上午,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高速公路一大队民警李春潮在京沪高速公路施工现场设置交通标志时,面对失控的面包车,奋力推开战友,自己却被撞倒在地。后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6岁的美好年华(本报7月3日曾报道)。昨天上午,李春潮遗体告别仪式在市殡仪馆举行,民警、辅警、各界群众3000余人到场送别。
管伟法摄
夹道相送条条横幅寄哀思
“向英勇殉职的民警李春潮致敬”、“人民的好警察,我们永远怀念你”……
昨日清晨,在通往市殡仪馆的道路两侧,公安民警和群众拉起横幅,噙着泪水,静静等候,空气中弥漫着悲伤的情绪。七点半左右,运送李春潮灵柩的车队缓缓驶来,人们的目光始终追随着灵车,齐送英雄走完这最后一程。
“好丈夫好父亲好朋友好人宛在亲人铭记,爱国家爱工作爱家庭爱心永留一生无憾”、“翠柏苍松堪慰逝后英灵,青山绿水长留生前浩气”……灵堂正前方两侧悬挂着的挽联诉说着李春潮一生的为人,表达了生人的无限哀思。鲜花簇拥着的李春潮静卧灵堂中央,如此安详,一如生前的模样。花圈环绕,庄严而肃穆。在低沉的哀乐声中,在场全体人员肃立默哀,向遗体三鞠躬,对因公牺牲的李春潮表示沉痛哀悼。
李春潮走了,他在生命的尽头,未留只言片语,却留下了年迈的父母、年轻的妻子和仅有13个月大的儿子。此时,李春潮的家人早已泣不成声。现场所有人无不动容,平日里总以“硬汉”形象示人的公安民警们也纷纷落下眼泪。
兄弟情深昔日同窗悼战友
在前来吊唁的公安民警队伍中,有22人袖戴黑纱,显出别样的悲伤,他们就是李春潮的大学同窗。
1998年,李春潮顺利考入湖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与他一起的还有一群同样满怀热情和理想的少年,而其中王志国则成了李春潮的同桌和室友。在校三年,他们如亲兄弟般同吃同住。2001年毕业,李春潮和王志国选择报考淮安公安,缘分让他们重聚,共同被分配到了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高速公路一大队工作。十八年来,他们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同分享共分担,战友情谊愈发深厚。“他一句话都没有给我们留,就这么走了。”说话时,王志国几度哽咽,断断续续地告诉记者,李春潮不幸去世的前一天,他们还在一起上班,李春潮仍关心着让自己多注意休息,谁想这竟是他们最后的对话。回想起这一幕,王志国似乎还不敢相信好兄弟已经离开的事实。
与李春潮、王志国一同考来淮安的同窗战友还有二十一名,他们分布在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各个岗位上。“是的,兄弟,我们理解你,你不舍得。可是,即使比这危险十倍,再来十次,你还是会这样选择……因为在你心中,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警察的血性,一家不圆万家圆是交警的担当。”同王志国一样,与李春潮并肩走过十八年风雨的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三大队潘献发在悼文中这样写道。他也代表二十二位兄弟向昔日的好战友宣下了最真的誓言:“你的父母也是我们的父母,我们会年年陪他们过年,再也不期待成空;你的儿子,我们也会视如己出,更会让他知道,他有一个英雄爸爸叫春潮。”
群众自发心怀感念别英雄
参加李春潮遗体告别仪式的还有很多群众,他们大多是从报纸、广播中得知李春潮英勇事迹的普通市民,自发赶来送心中的英雄最后一程。
“我们是从报纸上看到李春潮救人牺牲的消息的,他用自己的义举,挽救了战友的生命,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危难留给自己,这种大无畏的精神令人景仰,也值得我们学习。”灵堂外,的哥杨珂亚告诉记者。与杨珂亚一同前来的还有淮安“雷锋车队”的其他十余名成员,队长徐鸣说,他们在听说李春潮民警的事迹后,自发组织起来,为这位始终坚守在一线的人民警察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我们常年在路上跑,都是交通参与者。我想,我们会化悲痛为力量,共同为淮安交通的通畅、和谐做出贡献,以告慰李春潮同志的在天之灵。”
淮海晚报记者金冬
通讯员苏士金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