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公园猫头鹰逐年锐减 改变习性频繁吃鸟
春天来了,北京的鸟类爱好者忙碌起来,每周他们都能欣喜地迎来天空飞来的老朋友。
不过,有着20多年观鸟经验的雷先生通过近两年在天坛的观察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猫头鹰吐出的唾余中不仅有人们都知道的鼠类,还出现了不少鸟羽。此外,天坛公园内的猫头鹰数量也在逐年锐减,这一切说明了什么?
天坛公园的猫头鹰逐年锐减
“天坛最常见的猫头鹰叫做长耳鸮,它们吃食时常常是整口吞下去,那些不能消化的残物渣子会被集成小块儿吐出来,称为‘唾余’。”爱观猫头鹰的雷宏告诉记者,观鸟时,只要发现唾余,那猫头鹰一定就在不远处了。近两年,他在长耳鸮的唾余中频繁地发现了鸟羽,这让他十分忧虑,以鼠类为主要食物来源的猫头鹰为什么会吃鸟呢?
鸟友们还发现,以往每到冬季,天坛葱茏的松柏树中总会飞来不少猫头鹰,但这两年来天坛过冬的猫头鹰数量也在逐年减少。雷先生告诉记者:“我最初观鸟那会儿,天坛公园呆一天能看到二十几只长耳鸮;可是去年呢,我整个冬天一共才看到3只。”北京的动物达人杨毅也有相同的感受:“七八年前,天坛公园还有十几只长耳鸮;过了两年就变成五六只;现在只能看到一两只了。”
猫头鹰开始频繁吃鸟
“北京灭鼠工作做得彻底,猫头鹰没的可吃,所以只能吃同类。”针对这一现象,许多人作出了自己的推测,认为食物的匮乏是猫头鹰越来越少光顾天坛的根本原因。
动物达人杨毅告诉记者:“猫头鹰的饮食结构中本来就有鸟,配比大概在10%以内。”这一点,北京师范大学动物学副教授、鸟类专家赵欣如有实验为证:“上世纪90年代,我请学生到天坛把长耳鸮的唾余取回来,用清水溶开,发现没消化掉的食物中包括羽毛、骨骼、兽毛。这说明,猫头鹰吃鸟并不足为奇。我们小时候学的一些童话或寓言故事,往往把复杂的生态关系描述得简单化了,这为科普带来了不少麻烦。大多数人认为的‘猫头鹰吃鼠不吃鸟’,就是一个例子。”专家们分析道,唾余中出现鸟羽并不奇怪,但是频繁地出现鸟羽,而非鼠类骨骼,确实与城市中“老鼠少了”有关。
对于光顾天坛的猫头鹰数量的减少,赵欣如分析道:“这首先要监测猫头鹰繁殖地的数量变化,如果那里也减少,那么天坛的生态环境就不是根本原因;如果繁殖地种群数量没变化,只是来天坛的猫头鹰少了,那就要研究天坛的生态环境了。”
如何留住
城市上空的老朋友
在当前情况下,我们能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尽力留住天坛的“飞行上宾”呢?
赵欣如告诉记者,保护天坛的长耳鸮,人们应先做“减法”。“在白天,猫头鹰常是闭着眼睛休息,有些人在拍照时用扔石子、大声喊的方法,想拍猫头鹰睁开眼睛的照片,受干扰的猫头鹰很可能再也不愿回到这棵树上,甚至远离天坛公园。”关注自然摄影的赵欣如建议,“记录大自然本身就是最好的拍摄,闭着眼睛的猫头鹰一样很美。”杨毅也告诉记者,曾有人在天坛发现猫头鹰被断了的风筝线吊死了,所以市民放风筝时最好离天坛柏树稍远一些。
赵欣如还建议,应找到长耳鸮在中国境内的繁殖地,并重点监测其密度变化、何时会光顾和飞离天坛、集群时能达到多少只。“如果能开展有效的环志追踪研究,查清长耳鸮分布规律,这对于了解长耳鸮生存状况和制定保护计划至关重要。”
针对天坛的生态环境,杨毅和雷宏都建议,在不妨碍防火等工作的前提下,可在猫头鹰常出没的小范围树根下多栽种一些灌丛,“猫头鹰更熟悉和热爱有草被与灌丛覆盖的环境。”(殷呈悦傅聪摄)
原标题:北京天坛公园猫头鹰逐年锐减改变习性频繁吃鸟
稿源:中新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