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靖江-美食】​耄耋夫妻的“花团”手艺

02.02.2017  17:40


他们已过耄耋之年,却不断创新;他们步履蹒跚,却有一双巧手;他们用一块糯米、一支毛笔便能描摹世间百态……


晨曦里,新港城的农贸市场极为热闹,那个特别的摊位总会引得来往的人群驻足逗留。摊位并不起眼,但却好不热闹。来的大多因为上梁、贺寿、满月类的喜事,来者和摊主说个日子,定了花团的款式,付了钱就美滋滋地走了……


而农贸市场的对面,是古镇村落的一角,安静,闲适。小楼里缥缈的烟雾从笼屉边升起,随着笼屉打开,烟雾散去,孩子们眼睛绽放出光彩。围观的大人们也不免惊叹,为这精巧别致的技艺啧啧称奇……这就是新港城老手艺人薛月兰和丈夫陈玉明制作的花团,在桌上,是喜庆;在盘中,是艺术;在口中,是美味。


花团,是以糯米粉为原料,用水揉泼,由手工艺人捏制出不同的形状,染色蒸熟。花团大多刻画细腻,着色精美,既可以赏玩,又能品食。其喜庆的寓意,成为了不少家庭庆贺拜神的必选之物。过去,大户人家过年、过寿都要做花团来庆贺一番;可现在,这门“老手艺”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薛月兰和陈玉明坚守这份老手艺近30年。


说起做花团的手艺,87岁的薛月兰笑着说:“那也是从退休后才开始做的,算是半路出家。”薛月兰的母亲年轻时在村中也是出了名的巧手,婴儿的衣服、虎头鞋都做得精巧,村里有谁家结婚、谁家孩子满月总免不了要请她帮忙。薛月兰跟着母亲看到别人家五颜六色的糕点心中很是喜欢,常常回家后就用面团捏着玩,也练就了和母亲一样的巧手。丈夫陈玉明年轻时在上海做教师,有着较好的美术和书法基础。退休后在家人的鼓励下,和薛月兰一起制作花团。就这样,老夫妻俩将这门手艺一做就是30年。

要说这花团中,最抢手的还是鸡团。大多是孩子“过鸡”(周岁)用,周围四里八乡,谁家孩子快周岁了,第一件事就是去薛月兰家定一套鸡团。一套鸡团很是讲究,有捏制的鸡、鸭、菱、万年青、寿桃等,配上“长命百岁,聪明伶俐”的对联。可爱的动物形象,吉祥的寓意受到孩子和大人的喜爱。




年过半百 半路出家


做花团的工具简单,原料简单,但制作手艺可不简单,最见功夫就是“”这个环节。在捏之前,脑中就要有思路,有构图,形状大小都有讲究。一个主造型捏大了,其他的就放不下,不好看,也不匀称。所以制作时必须眼到、手到、心到。“做了快30年了,现在我们和这糯米粉都有了心灵感应,不用考虑构图,什么位置放什么,放多大,我眼睛闭起来也知道。”做花团这门手艺,讲究熟能生巧、巧能生精、精能升华。想要做出好看生动的花团,不仅制作的外形像,而且要兼备可爱的神韵,这得下一些功夫。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们的儿子开的雪糕厂生意红火,每年都会余下不少糯米。那时,夫妇俩已经退休赋闲在家,大半辈子节约的老两口,舍不得这好好的糯米粉就糟蹋浪费掉,决心试着自己在家做重阳糕。磨糯米、和粳米粉、拌馅心、上笼蒸……没想到第一次做出的重阳糕就非常成功。在全家的鼓励下,老两口将余下的糯米粉都积攒下来做重阳糕,手也越做越顺溜。在村里有了不错的口碑,上门专门订货的人越来越多。


有一次,村里的一户人家想为家中的老人过寿,老人的心愿是想要年轻时吃过的“四季花团”,知道薛月兰的手巧,想要上门订货。这让只做普通重阳糕的老两口犯了难。


薛月兰说:“当时做的时候心里也没有底。但是小的时候见妈妈做过,逢年过节去别人家也见到过,依稀有那些花、寿桃。”在丈夫陈玉明的帮助下,她做成了“四季花团”。售出的当天,顾客将“四季花团”放在筛子里,一路从村头抬到村尾,村里的乡亲们都上来围观,无不惊叹,从未见过如此精美的糕点,这让薛月兰一下子就出了名。


后来上门来定花团的人越来越多,薛月兰手巧,经过不断地摸索和练习,当时已年过半百的她掌握了寿桃、四季鲜花的捏制手法。一次外出吃饭,陈玉明看到了饭店的墙壁上画有一龙一风十分美丽,有绘画功底的他回家后立刻将它们描摹出来,和妻子薛月兰一起试着捏制龙凤花糕。一次成功后,他们渐渐摸索出鸡、鸭、鲤鱼跃龙门等数十种动物形象。雪糕厂余下的食品色素,陈玉明就利用起来,拿起毛笔给花团“饰面”,着上色的花团一下子就活灵活现起来,捏制的可爱形象便跃然而出。


传承 创新


花团既能看又能吃,为了符合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场合的需求,陈玉明在花团上的对联做了一些改变。刚满月、过周岁的孩子,写上“长命百岁,聪明伶俐”;过9岁生日的,就用8个寿桃,写上“好好学习,状元及第”;19岁、29岁生日的,就写“前程锦绣,富贵荣华”;如果是乔迁上宅,就写“创千秋伟业,展万里宏图”;90岁、100岁过大寿的,就做一套四季花团,用茶花、荷花、菊花、腊梅代表四季,再添上一个松鼠偷葡萄、蝶戏海棠,加上一株万年青,8个寿桃上写上“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做这些创新的目的,一是吉祥,二是为了唤起人们对花团的兴趣和喜爱,保护这门几近消失的老手艺。”陈玉明说。


花团是集民间工艺美术与美食与一体的独特手工技艺,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的冲击,花团的市场竞争力非常受限。陈玉明说,“现在孩子吃的东西多了,这些传统的糕点容易受到冷落。很多人并不能以此为生。一套完整的花团两个人要大半天才能做完,之所以90岁了还在坚守,是因为对这门老手艺的热爱,不舍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