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大沙河畔"蝉鸣小镇":林下种金蝉拓宽乡村振兴路

19.03.2021  16:20

  中新网徐州3月18日电 题:探访大沙河畔沛县“蝉鸣小镇”:林下种金蝉拓宽乡村振兴路

  中新网记者 朱志庚

  “我家金蝉从去年开始见利,57亩金蝉收入40多万元,一年就收回前三年的投资。”春分时节,在江苏省沛县鹿楼镇梁集村,林下金蝉种植养殖户梁祖信对自己的致富项目颇为满意,刚刚他又从金蝉种苗孵化基地订购了5000把蝉卵枝条。

  金蝉,沛县人又叫它“嗲了龟”或“知了猴”,是一道传统药膳上品,也是一味常用中药材,在全国各地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早有食用金蝉的习惯。林下养金蝉如今正在沛县“走红”,成为一项新的富民产业。每年六月中下旬是金蝉出土季节,当地农村傍晚的田间地头尤其是树林里,便活跃着成群结队的摸“”大军。庞大的市场需求,抬高了金蝉的价格,一些嗅到商机的“能人”开始探索人工林下养金蝉。

  鹿楼镇地处黄河故道大沙河畔,70%的土地属于沙性土壤,大沙河两岸林木富集。目前,鹿楼镇果树种植面积达到4.2万亩,柳树、杨树、榆树等各类林业面积3万余亩,为发展林下养金蝉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

  “一根枝条上可以孵化出近百只金蝉,每亩地可产金蝉2万多只,亩收益均可达到万元以上。”鹿楼镇分管农业的常务副镇长梁振介绍,近年来,鹿楼镇党委、镇政府因势利导,积极鼓励农民养金蝉。鹿楼镇目前已发展林下规模套养金蝉面积3.5万亩,成立金蝉种植专业合作社30多家,种苗孵化、技术服务、金蝉收购及销售的产业链初具规模。

  今年刚满38周岁的梁祖信,林下养金蝉已经有4年多。原来他家的几亩责任田全是沙土地,庄稼收成少得可怜。2018年春天,看到周边不少村民养殖金蝉发了家,于是他决定承包邻居家的土地50亩,加上自家的7亩责任田,全部栽上柳树用来养殖金蝉。

  梁祖信说,他每年在五六月份种下新的金蝉卵子,六七月份收获前几年种下的金蝉,收获金蝉一般能持续40天左右。“每年我在家种养金蝉也就2个多月时间,其他时间就外出到常州干家装,每年收入也能有10多万元。

  和梁祖信一样,为了保证质量,多数农户选择从金蝉种苗孵化基地购买种苗。目前鹿楼镇有多家孵化基地,其中沙河果都园内以及518国道大沙河桥东侧的两处孵化基地都是由金蝉繁育“能人”贾中亮投资建设。合作社的商标名字也很接地气,叫“金蝉哥”。贾中亮是鹿楼镇政府通过“三乡工程”引进的金蝉种苗孵化“土专家”。

  “春分前后,天气回暖,是金蝉种苗孵化最为关键的时节。”在518国道大沙河桥头的金蝉种苗孵化基地大棚里,贾中亮正与两位农学专家一起交流。这两位专家是鹿楼镇“三乡工程”邀请来的高端人才,一位是西北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博士后倪士峰,另一位则是江苏省农科院亚夫沛县科技服务站负责人赵伟研究员。

  高温高湿的大棚入口处,工人们正在整理“预冻”后的带蝉卵枝条,分拣成高、中、低三个级别。大棚里面数排一人多高的钢架,摆满了一筐筐蝉卵枝条,颇为壮观。掰开一根卵枝,众多芝麻粒大小的白色蝉卵清晰可见。大棚两侧挂满“蝉卵帘子”,一排排地挂在架子上,人行其间如同进入迷魂阵。

  整理“上架”的枝条在温室大棚里还要杀菌消毒、加温加湿,开始孵化。孵化好的带卵枝条将在五六月份分发到众多种植户手里,一把把地挂在树上或者放置在树下沙土地上。喷水湿润后金蝉幼苗就从卵枝中爬出来钻进沙土地里,一般会扎到地面30多厘米以下。在地下培育两年后,金蝉才会钻出地面爬上树。贾中亮说:“一般一棵树下能养殖300多只幼蝉,按去年一个‘知了猴’7毛钱的市场价,农民在一棵树上捕捉的‘知了猴’能卖200多元钱。

  2018年,贾中亮承包何庄村河滩面360亩发展林下金蝉。村集体和村民对360亩林地以800元/亩的保底价格入股外,对承包大户的纯利润再进行分红,按照承包种植户、村委会和村民6:2:2参与利润分红。仅此一项,每年就给何庄村集体增加收入6万多元。此外,村民在承包园地打工,每天每人可另外获得60元不等的薪酬。

  鹿楼镇党委书记韩方兴调到鹿楼镇虽然仅有两个多月,但是他已经走遍鹿楼镇全部24个行政村。“希望把贫瘠的沙土地变成当地乡村振兴的‘金土地’。”韩方兴说,鹿楼镇借助黄河故道二次开发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大沙河两岸丰富的林果资源大力发展金蝉养殖,力争把大沙河两岸打造成“农业大花园”和“农民大乐园”。农民不仅可以在树上“摘果”,更能在树下“掘金”,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完)